砥砺思想明晰思路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选读》的学习有不同层级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文言知识,学习文章技巧,探讨文化思想。根据2009年高考要求,笔者认为,备考的重点应是第三层级。
  怎样才能比较全面而且准确地把握《论语》的相关思想?有对比,才能有认识。下面,笔者通过例题解答的形式,将《论语》思想与后代儒家思想作纵向对比,与同时代的道、墨、法家思想作横向对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论语》的思想精髓。
  
  一、关于“克己复礼”
  
  例1阅读《论语》选段,回答文后试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宋代理学家将孔子的“克己复礼”阐述为“存天理,灭人欲”。你认为“克己复礼”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这是一道将《论语》思想与后代儒学继承者的思想进行纵向比较的思想评析题。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判断两者的概念是否相同;二,判断两者概念提出的前提是否相同。如是,则可基本判定两种思想相同;如否,则可明确两者不同。此题题干中没有涉及概念提出的前提,解答时只要重点考虑两者的概念是否相同即可。
  宋代理学家的阐述很明显将“克己复礼”的思想进行了“扩大”和“拔高”,因此我们可以判定,两种思想虽有某种传承关系和相似之处,实质上却并不相同。
  
  参考答案: [判断] 不相同。
  [解释] “克己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存天理,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泯灭人欲。
  [辨析差异] 宋代理学家将“克己”理解为“灭人欲”是扩大了“克己”的内容。从“非礼勿视”等解说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仅仅是约束自己违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同样,宋代理学家将“复礼”理解为“存天理”,也拔高了“复礼”的含义。另外,“克己”“复礼”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存天理”“灭人欲”之间的完全对立的关系。
  [总结] 因此,“克己复礼”与“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有本质不同。
  一般来说,有关《论语》思想的评析题都是开放性试题,所以同学们在上题中回答两者思想相同或相近也可,只是答题的重点必须改为论述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对“人欲”和“天理”内涵的重新界定上。比如,认为“天理”即社会规范,“人欲”即违背道德规范的贪欲,如此一来,两种思想就有极大交集,甚至是完全重合。
  
  二、 关于“知其不可而为之”
  
  例2《论语》中有许多履历不明的奇士,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石门晨门、荷蒉者等,他们秉持着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截然不同的人生观——“知其不可而安之”。
  (1) 就其思想而言,你认为这些奇士应该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流派的代表人物?
  (2) “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知其不可而安之”中,你更倾向于哪种人生态度?为什么?
  本题要求将儒家思想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流派进行横向对比。
  参考答案:(1) 道家。
  (2) [判断] 赞成“知其不可而为之”。
  [正面解说]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和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驳斥对立观点] 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动乱就得不到抑制,而且会愈演愈烈。
  [总结]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将永远存在,所以只有“为之”才有希望。
  (或者:赞成“知其不可而安之”。乱世之中,靠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明知不可而为之,虽然精神可嘉,但实际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所以,“知其不可而安之”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
  
  三、 关于“爱”
  
  例3阅读《论语》《墨子》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墨子》
  儒墨两家都主张“相爱”,但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却斥责墨家,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你认为墨子的主张与孔子及其弟子的主张有何不同?
  前面已经讲到,判定两种思想是否相同,主要看其概念是否相同、概念提出的前提条件是否相同。此题中,儒墨两家“相爱”的概念是相同的。因此,答题时主要考虑两个概念提出的前提的不同。
  参考答案:[判断] 墨子与孔门的“相爱”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提出各自观点的前提条件有着天壤之别。
  [辨析差异] 墨子的“兼相爱”思想是建立在人与人普遍平等、取消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而儒家的“仁爱”“泛爱众”思想则以“孝悌”“忠君敬上”为前提,是建立在“尊尊”“亲亲”的宗法等级制度基础上的。两者的理论基础有着本质的区别。墨子的“兼相爱”思想甚至能从根本上颠覆孔门坚守的孝悌思想、宗法观念、等级制度。
  [总结] 正因如此,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才会对墨子提出严厉的谴责。
  
  四、关于“义利”
  
  例4对于义利关系,古人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说。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长久穷困)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完人)矣。”韩非子说:“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怨望)。”董仲舒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
  本题将孔子的思想与战国法家思想、汉代儒学思想进行横、纵两向的比较,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一般而言,“思想对比评析”题的答案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各种思想的不同点,二是各种思想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孔子、韩非子、董仲舒有关义利关系的叙述,存在着较大分歧。
  [辨析差异] 孔子强调重义崇德的价值观,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绝对地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强调利的重要作用,认为在求利动机的驱使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智、力量;董仲舒走向了韩非子的对立面,他排斥求利,认为世人行事应该只求义不言利。
  [评价优劣] 韩非子的主张把人们的求利思想合法化、绝对化,其做法在短期内可以提高个人(或集团、国家)的竞争力,但会破坏人际关系、败坏社会风气,从长远看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董仲舒的主张反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基本的人性追求,无限抬高道德追求的正当性,会使人产生追求道德目标不利于自身利益的错觉,从而丧失追求道德目标的动力和勇气,反而不利于道德教化。孔子的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协调了“义”“利”关系,更显辩证,因而也是比较恰当的。
  以上例题探究了《论语》与其他诸子思想的差异。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能更多地了解先秦诸子的基本观点及其优缺点,以充盈腹笥、砥砺思想。唯如此,遇到类似的考题才不至于无从入手。
其他文献
look,seem,appear三个词都可以表示“看起来、好像”,但有所区别。  首先,在意义上,三者的侧重点不同。  look意为“看来好像、似乎、显得”,强调直观感受,是“根据视觉印象作出的判断”,这种判断有可能与事实相符,也有可能与事实不符。  seem意为“好像、似乎”,强调主观印象,是说话人“主观上根据某种迹象得出的看法、结论或判断”,并暗含了“这种判断有一定根据,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意思
美国人爱洗澡是由来已久的,但最近一项来自欧洲的调查显示,跟巴西和哥伦比亚人每天超过一次的洗澡频率相比,美国人还是要甘拜下风的。有人认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可能让他们洗得“勤”了些,但是同样是相似气候条件的土耳其和西班牙人却不如他们,真的很难解释。一般而言,女士洗澡的频率要大于男性。可在瑞典,这一情况却得以逆转。同时,这份调查还给出了理想男士和理想女士在个人卫生方面的各项指标。  (编译自《大西洋月刊》网
口 述: 郭颖妍  2007年高考嘉兴市文科总分第一名获得者  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2007届毕业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  记录整理: 严晨安    Tips 1保持随和与认真  学习和为人都要smooth and serious,即“随和与认真”。“随和”有双重含义:在为人处事上,要尽量和气,与老师同学融洽地相处,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要放松,顺其自然,不要太执著于失败和错误。
主讲人:童洪星老师    悦读记·第九回:现代文“小阅读”应对方略(上)    在高考中,现代文“大阅读”一般是18分(2009年有可能提高到20分),现代文“小阅读”一般是12分(有些省份是9分)。从分值看,“小阅读”相当于“大阅读”的三分之二,不可小觑。由于“大阅读”是文字表述题,不管是答题的难度还是批卷的误差都较大,失掉一些分数似乎是正常的。而“小阅读”主要是选择题,得高分相对比较容易。  
也许上帝有意让我们在找到知音之前,先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这样,当我们终于遇到那个人时,就会心怀无限的感激,将其视为天赐的礼物。  当一扇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而我们却总是死死盯着那扇关闭的门,而看不到那扇已经为我们开启的门。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可以一起坐在门廊荡秋千,谁都不必讲话,离开时却好像彼此曾促膝而谈。  的确,我们常常在失去某样东西时,才意识到曾经的拥有是多么宝贵。同样,往往在得
Proverbs and Dictums    1. Courtesy is cumbersome to them that ken is not.   对不懂礼节的人,礼节总是累赘。  2. Courage and resolution are the spirit and soul of virtue.   勇敢和坚定是美德的精神和灵魂。  3. Cheerfulness is the bes
在美国白宫的网站上,被列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成员的只有三位:一位是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位是写《戴高帽的猫》的苏斯博士,另一位就是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  劳拉于1867年2月7日出生在威斯康辛州丕平小村北部7英里处大森林中的一个小木屋里,在家中排行老二,她上有姐姐玛莉,下有妹妹琳琳、葛丽丝和弟弟菲德烈克,姐姐玛莉14岁时因感染猩红热而失明,弟弟9个月时夭折。劳拉的出生适值美国
1000日元上的夏目漱石被猫治愈的不只是夏目漱石  出生在日本一个普通的八子之家的夏目漱石(1867—1916),后来成为日本著名 “国民大作家”。《我是猫》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作品。  1903年梅雨初晴的一天,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猫走进了夏目漱石的家。此时的夏目漱石正在遭受着神经衰弱的折磨,又痛失了人生挚友正冈子规,他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即使面对妻子和女儿也是动不动就发脾气。而这只小猫就出现在夏目漱
星头啄木鸟是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4-18cm,额至头顶灰色或灰褐色,一宽阔的白色眉纹自眼后延伸至颈侧。雄鳥在枕部两侧各有一深红色斑,上体黑色,背部至腰和两翅呈黑白斑杂状,下体间杂黑色纵纹。主要栖息于山地和平原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微评】 作者连续抓拍,生动再现了星头啄木鸟啄食虫子的完整过程。拍摄体现出动静、虚
沈从文在他的著名散文集《湘行散记》中这样评价湘西的美景:“美丽总是愁人的。”此言可以论景,亦可以喻人。沈从文的人生和作品,就有这样一种让人一见而生低回之意、哀婉之情的美丽。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年出生在荒僻但风景如画的湖南风凰县。他十四岁时秉承当地习俗入伍,二十岁时孤身一人闯荡北京,在最炎凉的世态中写出了最温情的小说,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创作了最辉煌的作品。他以湘西人特有的坚韧和才情,像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