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理解涉及到语言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运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一、抓阅读训练,优化阅读效果
  1.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教材中的课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师要利用好手重的材料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注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学生能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要先让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快速阅读,并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要求学生按段落结构自己去研究主要语言点,找出段落中存在的特殊语言现象,并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和相互讨论,以求弄清弄懂。整个精读过程也是由学生自己去操作,从而改变那种课堂从泛读到精读,由教师一个人唱独台戏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2. 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培养阅读能力,必须课内外结合。进行课内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拓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由于我们的教材阅读量较狭窄,难于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每学期我都在班上倡议学生订阅《中学生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等报刊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通过课外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内容的选择上我因人而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三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第一层次的学生阅读比较简单的故事,词汇的难度为最低;第三层次的学生是阅读词汇量较多,而且较难,但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含义的文章;第二个层次介于两者之间。每周都可以进行阅读比赛,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的阅读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输出,第二个层次的监督第一层次的,第三层次监督第二层次的,教师负责监督第三层次的学生,这样使各个学生都能参与,既锻练了学生的能力,扩充了他们的背景知识,又使学生增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师要向学生多提供题材广泛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可以从报刊、杂志上复印剪贴,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注意要多提供一些有关跨文化差异、热门、科技话题方面的材料)同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互换阅读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至少阅读两篇共约300-500个词的短文。这样坚持下去并形成习惯,既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抓阅读指导
  1. 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读出声;有的学生用手指、笔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学生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有的学生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读现象严重,在阅读时,眼睛经常往回看,重读一个词、短语、一个句子,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的意义。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逐步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眼脑同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回读现象,同时要努力扩大自己的视力范围,进行宽视幅阅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意义,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最多的语言信息,将整体阅读和理解放在首位。
  2.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精读即分析性阅读,泛读即综合性阅读,精读是阅读质量的前提,泛读是速读过度的保障。精读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而泛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阅读技术的演练场,泛读是对精读的加强和补充。由于中学课文只有100多篇,数量有限,词汇复现率低,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少,英语基础知识有限,语法知之不多,语感建立不佳难以达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知识基础,还应了解所说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修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等
  3. 指点学生“依纲”阅读
  这个“纲”就是文章后面所提出的理解题。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相应的阅读理解题,既可以作为理解检查题,又可作为本篇阅读材料的提纲。一般的学生都是先阅读短文,再看问题,回头看短文,然后答题。可指导学生先看问题,后读短文,再做选择答案,这样做可使学生在阅读前做到心中有数,阅读时能分清主次,做到有的放矢。只要坚持做下去,学生的阅读速度定会大大地提高。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过于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致使中职艺术类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地位不高、边缘化;课程管理及教学体系杂乱;课程实施缺乏有效资源等状况都影响了其健康发展。但随着职教理念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及重要内容,是实施中职美育、
班主任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需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每位班主任的心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班主任讲求方方面面的管理艺术。从教多年来,我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这期间,学生在进步,我也在成长,我坚持把自己的收获不断地积累下来——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
问题    当今社会,我们究竟还需不需要英雄?要不要英雄主义?  有人认为,“英雄主义只是空洞的符号,其精神实质与时代相悖。”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是物质高度发达、自我极度膨胀的时代,也是信仰多元化、需要对“崇高”不断“解构”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然对未成年人进行英雄主义教育,明显已经落伍,脱离了思想发展的快车道。  有人认为,“英雄主义是从政治角度的立场选择,而非人性的道德选择。”这种观点认为
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人们的习惯包括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举止言谈习惯等等,然而各种习惯之中,学习习惯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人在一生当中,不论工作,不论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他的生命才能放出异彩,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满意的成功,在生活上也会脱离低级趣味。古今中外无数先例说明,人们的生命价值的比赛,往往开始于学习的比赛。
〓〓课堂教学是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而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表明,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式关键和重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本文以深港朗文版BOOK6 Unit3 My day Part B公开课为例,尝试探究建构有效性的对话教学课堂。  〓〓一、 热身活动,导入对话教学  〓〓深港朗文版BOOK6 Unit3 My day B,本节课的教学重要句型是:When do you? Iat. 学生会用Part A的8个短语(get up,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have lunch
通过采种在林区苗圃地育苗,总结出粗榧种子采种时期和育苗培育技术,为粗榧在周边地区引种栽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