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大专英语的教育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语言成为沟通的重要桥梁,英语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更是发挥着巨大作用,英语教学成为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英語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打好理论基础,更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本文笔者将对大专学院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专英语 教育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12-01
  一、大专学院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大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大专是大学专科教育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历层次之一。在中国,大学专科教育主要由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承担,部分本科高校亦开设有专科。
  众所周知,大专学历是比较低的,那么英语学科的基础相对来说就比较薄弱,在英语各方面的技能都有所缺陷,距离学校和社会的要求就有了一定的差距,很难达到学校和社会对大专学生们的要求,这就直接地给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增添了无形的压力和困难。换一种说法,就是大专学生们的英语基础较差,他们对英语的掌握不到位,词汇量较少,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在用英语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方面有很大的困难,总地来说,就是大专院校的学生们英语学习的综合水平较差。
  (二)大专院校英语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很大一部分的大专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原因,就在于当前的大专院校英语教育模式存在弊端和缺陷。有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思想受高中时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够接受大专的英语教育模式。再加上大专教师对学生们实施的教学方式都是相同的,但是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和基础都是参差不齐的,有高有低。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基础较高的学生们学不够,基础较差的学生们跟不上教师的步伐,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变得相当被动。
  二、提高大专英语教育质量的策略
  教学是一项双向活动,教师进行传授,学生进行接收,因此应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考虑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方面
  1.完善教师队伍,提高基本素质
  大专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高层次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本质区别,高中英语教学具有普适性,也较为简单,高层次大学英语教学相对更难,对学生要求更高,而大专学习更有针对性,因此其英语教学也可有针对性地开展,而这离不开高素质教师。因大专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较为一般,老师上课难免存在消极情况,仅是想尽快完成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教学反馈。大专英语教师应针对现存问题不断创新思路,提高大专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可以模拟专业有关情景进行英文交流,这样会使英语课堂别开生面又卓有成效。
  2.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永恒不变,而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的编写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变化,每年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尝试和摸索出一些适合自己班级教学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学习专业报刊杂志上介绍的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时吸取他人的优秀的教改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只有采取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和进度。
  教师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安排,既不能前松后紧,也不能前紧后松,在安排计划和教学进度时,不必完全遵照教学大纲上的要求,可以灵活紧凑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到期末时,还要注意安排1至2周的总复习,并且要进行强化模拟测试,让学生认识、熟悉考试题型,便于回顾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从而更能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知识,考试时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4.课堂内外相结合,开展丰富的课后活动形式。
  英语是人们进行沟通的工具,仅仅靠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是很难扎根在学生心里的,英语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熟练进行听、说、读、写,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老师需要在课外开展一些各色各样、有趣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复习英语,提高英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例如英语周、英语交流会等等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后内容,还能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锻炼英语。像在英语周的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篇英文文章进行交流,并在一周结束时利用一节课让大家相互分享,交流心得。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也会让学生学好英语的。
  (二)学生方面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英语课程的学习,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重要性。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正处于人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掌握其规律进行教学。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尤为重要,只有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爱上学习,主观上愿意去学习,他们才会学好英语,教学质量才能大幅度提高。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重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大专英语教学在大专教学中的地位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显著,新时期不同的环境也对其提出了新要求。英语教学的本质在于语言的运用,大专英语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口语交流上,使学生能流利说出所思所想,甚至进行学术、技术交流。而这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学生的积极性、进取精神,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大专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牛菲.提高大专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5(02):61.
  [2]秦景莉,张津,高伟.浅谈如何提高大专英语的教育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95.
  [3]许淑卿.浅谈大专英语教育的有效性[J].科技资讯,2014,12(30):201+203.
  [4]许楚娟.大专英语专业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4):167-168.
  [5]李季.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大专英语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94-95.
其他文献
【摘要】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将教学实践模式运用到幼儿舞蹈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正确的启迪和引导,幼儿的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极大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幼儿在舞蹈方面的认知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幼儿舞蹈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摘要】根据PEP新教材中的单元话题,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单元中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整合出阅读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分为话题体验课、词句练习课、情景对话课、阅读提升课和阅读交流课等不同课型,有计划推进单元话题的阅读教学任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 单元话题 整体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11-01  一、
【摘 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改革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中,傳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下,渐渐失去了对品德学习的兴趣。本文针对探究差异教学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以保证其教学价值为基础,并针对该方法如何在教学中应
【正】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历史。自古以来人们无不向往着有所发明创造,实际上,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具有某种创造的潜力。本文试图揭示发明创造应具有的心理特点。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在高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中生进行音乐学习时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提高高中生的鉴赏能力,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采取一定的策略,加强对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下文将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鉴
【正】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及共发展的规律。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把生产的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包括在内的,其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
【正】当人们潜心奋力于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时,愈来愈觉得它的实现是那么任重道远。“改革开放”的重锤可以将现代化道路上的种种表层障碍尽快扫除,却难以一挥而就地使现代化活
大直径筒仓是一种新型的粮食仓库,上前对它的设计及建造都没有较成熟的理论可循。为了给实际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结合筒仓受力的实际情况,分8种工况对筒仓强旬度进行也研究,分
自信,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自幼随父亲长大,父亲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他很少批评我,似乎在父亲的眼里,我总是特别乖,就算我爬到墙头上跑来跑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