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评价在数学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评价是高中数学课程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评价作用
  新课标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的有效操作,离不开评价的运用。评价反映了学生的成就和潜能,通过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正面激励,树立信心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个体的人,其思维的方式、方法、能力等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深度、广度,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结果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还要尊重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所获得的不同成果,即不仅要尊重学生正确的思维成果,还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中的合理成分,使学生体验到自我努力的价值,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室里各个角落的小黑板,展示各组的成果,并鼓励“小老师”自告奋勇地讲题,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主要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后作出价值判断。
  二、榜样导向,学会学习
  在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程序或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时,我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加上科学运用课堂量化评价,正确运用表扬的艺术,真正发挥表扬的积极强化、榜样导向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快速和谐地发展。
  小组建设初期,我们充分考虑到了每个组的好中差搭配。首先在水平相当的对子间讨论互助,如果出现差异,学生谁也不服谁时,小组长就会引导同学分析是怎样获得这个答案的。对于其他学生,要组织他们学会倾听、反思。小组长在这里就起到了榜样、导向的关键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激励性的点评,会使全体学生行动起来,指导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展现自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思维活跃且顺利获得一种发现时,学生会努力表达清楚,展示自己;而思维有障碍的同学,会积极倾听,及时吸纳,反思自我,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及时补充调整,从而更趋完善。
  三、甄别比较,增强动机
  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通过他评、自评、师评等,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有的学生往往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恰当运用相对评价,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前,把具体的行为标准提出来,使学生逐步明确数学学习的要求,科学运用课堂量化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一是课堂上是否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是否认真倾听,是否积极展示和点评;二是课后作业是否及时主动完成,课前有无预习,课后是否复习。学生自我评价后认为全部做到的加一颗星,小组长的评价很好加一颗星。针对学生这一周的情况,教师从总的方面给予评定,表现不错的奖励小组一个星星。每周的评价量表张贴一个星期,作为下一周学习行为的参照。
  这种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它有利于在全班群体内小组间做出横向比较,在相互比较中判断小组的位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提高“兵教兵”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二是强调学生个体的自我比较,是将现在与过去比,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因为每个学生都愿意在群体中得到认可,所以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改掉不良习惯,建立自信,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和谐发展。
  四、批评约束,促进养成
  当前,有的学生被长辈娇惯坏了,在家没有好的做事习惯,延伸到学习上也是一塌糊涂。这样的学生的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所以对学生的要求就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而是逐渐提高要求,采取“小步子前进”的原则,正确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实现批评的约束不良行为、形成良好行为的教育功能。主要是运用正面强化,以表扬为主。
  强化就是指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方法。事实证明,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关键是要运用得当。批评惩罚时要讲明原因,指导改正,切忌体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必须耐心反复地提出要求,反复纠正。量变会促使质变的产生,这样一直做下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会确立起来。教师要掌握批评的关键时机,让被评价者在更多的时间自悟中进步。
  既然评价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就必须让被评价者有更多的反思与自悟的机会,因为有反省才有进步。教师的告知不能替代学生的自省、自悟。只有发自内心的反省与感悟,才能真正懂得,真正坚持,并不断进步。
  结语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体会到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改善和提高,激发数学学习动机。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元对话,让数学课堂成为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弹奏出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相互启发与沟通的动人乐章。
  参考文献:
  [1]胡志红.浅谈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1).
  [2]陈正宏.浅谈高中数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12(0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对胆结石并胆囊息肉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0月,选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50例,随机抽取,分2组,研究组25例,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25
从生产的观点看.黄金产量仍在继续增长。这是联合金矿公司在其《1990年金》中的主要结论之一。西方世界矿山产金量达到了1653吨的新 From a production point of view, gol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起我院收治的14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幽门螺杆菌(Hp)均呈阳性,并按照常
摘 要: 习题讲评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课型.教师巧妙利用变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有效组织、开展习题讲评课,不仅能引导学生解决数学疑难问题,而且能在引领学生体验释疑解惑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内化数学知识和方法,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数学习题讲评课中变式教学的起点掌握、进程设计、教后回顾等方面,谈一谈如何使数学习题讲评课“变”得更有效、更有趣味性.
目的:研究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让我们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与思考具体学科或是具体领域的事情。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也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提炼,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高效性与可研究性。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数学课堂 生活化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实实施与贯彻研究性学习,是
摘 要: 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战场”。“激活课堂”,就是要将学生主体特性展示出来。本文从如何将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激活这一“角度”,就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论述了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激活课堂 教学策略运用  数学学科知识内涵丰富,构建体系复杂,具有显著的抽象性、严密性和深刻性。学生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构建“要素”,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策应者”和“合作者”。但很多高中生不愿进入数学课堂,不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出发对数学函数的解题路径进行探究,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初中数学函数解题中的注意事项,并就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函数 解题方法 注意事项  一、数形结合解函数习题  数形结合是解函数习题的常见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题目中的各项条件,在上述基础上合理作图,把函数与图像结合在一起,从而快速、高效解题,找
摘 要: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作业失真的原因,旨在探讨其改进策略,让学生在作业中得到锻炼,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作业 失真 改进策略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课堂上教学时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在作业时,相同类型的题目却常常出错;或者是作业时错误率很高的学生,作业本发下去后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课堂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方法和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实践经验.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任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