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改进学生教学作业“失真”之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作业失真的原因,旨在探讨其改进策略,让学生在作业中得到锻炼,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作业 失真 改进策略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课堂上教学时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在作业时,相同类型的题目却常常出错;或者是作业时错误率很高的学生,作业本发下去后却很快正确地订正好了……作业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出现了“失真”现象。
  而面对“失真”现象,老师们大多数归因于学生作业马虎、粗心大意,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笔者认为还有知识点本身、学生和教师自身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对作业设计得不合理。二是学生作业方式、方法不当,学生缺乏审题能力,对知识点的迁移不灵活,没有养成作业完成后检查的习惯。三是师生间沟通不当。只有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学生的数学作业水平才能接近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
  一、精选习题,避免因习题的不合理造成作业的“失真”
  1.习题的设计应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高中生学业压力较大,课程紧张,作业繁多,单调枯燥的作业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设计习题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作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做得轻松、主动。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几何图形等,设计精美的饰品等,并以立体的实物呈现出来。这项作业受到了全班学生的积极回应,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小组团结协作精神,做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通过这项活动作业,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认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2.习题的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同时要联系生活。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性,如果搞“一刀切”,则只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向上“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成绩差的学生能够体会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成绩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实施“慢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引导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高中数学中很多题型有时只是一字之差,而题目意思却大相径庭,学生很容易受到相近题型的干扰。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设计一些具有对比性的练习,或者经常变换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题型,学会比较,学会观察,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2.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
  学生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是利用原有知识的经验理解新学知识,如果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实现知识的迁移便无从谈起。
  首先,教师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还有困难,教师就应及时给予知识补充,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迁移。
  其次,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也是实现知识迁移的一条重要途径。苏伯尔认为,知识的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发生影响。因此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
  3.激励与指导相结合,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充满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学生养成作业后检查的习惯也是如此。如平时每一节课上都有独立作业的时间,有些学生做好了就会在座位上自言自语:“做好了,检查。”这时老师可以说“真好,某某某已经会督促自己认真检查了!”等激励性话语,刺激或影响其他同学。
  除了激励外,还要指导学生检查。如学困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粗心,易出现漏做题、看错题的情况,这时可以学生再读一遍,再校对一下数字等。
  三、多渠道沟通,倾听来自学生的真实需求
  1.留足时空,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倾听能力。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作业却错误百出;有些学生课堂上默默无闻,可作业能全对,但检测时又漏洞百出……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倾听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面对交流时学生发言积极的情况,首先老师一定要给予时间和空间,千万不能因为离主题太远而急于将他们拉回来,这时应走下讲台,顺势组织学生到黑板上写写画画,借助工具查查找找,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2.多元化的作业评价,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如果只练不讲、不改,那是无效的,还不如不做。而在反馈时要做到及时、有针对性。如果时隔太久,则学生已经忘记当时的解题思路;如果进行统一的讲解与改正,那也是盲目的,只是老师自己的想法。因此反馈时最好听听学生是怎样想的,然后根据学生的错题将下一堂课的教学进行适当调整。而对于正确的,要加以肯定,可以制定作业评价制度,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
  结语
  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和布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高中数学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设计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得到锻炼,巩固所学知识,并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此爱上数学课,爱上数学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存章.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07).
  [2]谢德阳.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2).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并分析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样本抽选自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诊治疗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样本量为66例,以治疗方案差异均分
摘 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课程改革推行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大多一线教师接受与采纳,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作为基础性学科的数学在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具备什么样的特点需要我们做思考与总结,以便能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贯彻与实施。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特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课程改革推行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大多一线教师接受与采纳,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作为
目的:分析对胆结石并胆囊息肉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0月,选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50例,随机抽取,分2组,研究组25例,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25
从生产的观点看.黄金产量仍在继续增长。这是联合金矿公司在其《1990年金》中的主要结论之一。西方世界矿山产金量达到了1653吨的新 From a production point of view, gol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起我院收治的14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幽门螺杆菌(Hp)均呈阳性,并按照常
摘 要: 习题讲评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课型.教师巧妙利用变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有效组织、开展习题讲评课,不仅能引导学生解决数学疑难问题,而且能在引领学生体验释疑解惑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内化数学知识和方法,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数学习题讲评课中变式教学的起点掌握、进程设计、教后回顾等方面,谈一谈如何使数学习题讲评课“变”得更有效、更有趣味性.
目的:研究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让我们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与思考具体学科或是具体领域的事情。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也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提炼,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高效性与可研究性。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数学课堂 生活化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实实施与贯彻研究性学习,是
摘 要: 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战场”。“激活课堂”,就是要将学生主体特性展示出来。本文从如何将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激活这一“角度”,就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论述了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激活课堂 教学策略运用  数学学科知识内涵丰富,构建体系复杂,具有显著的抽象性、严密性和深刻性。学生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构建“要素”,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策应者”和“合作者”。但很多高中生不愿进入数学课堂,不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出发对数学函数的解题路径进行探究,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初中数学函数解题中的注意事项,并就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函数 解题方法 注意事项  一、数形结合解函数习题  数形结合是解函数习题的常见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题目中的各项条件,在上述基础上合理作图,把函数与图像结合在一起,从而快速、高效解题,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