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未公开的话题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著名华人林达光。这次谈话轻松愉悦,宾主之间没有客套,一问一答,你来我往,闪耀着思想的火花。

我们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寒暄之后,吉布尼说:“我们想,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多少年来对美国来说是关闭的,现在要这样高速度实现现代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挑战,确实像重新开展一场革命似的。”
  邓小平说:“确实是一场新的大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我们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就是因为它是压迫人民的,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个问题现在是比较清楚了。过去‘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
  接着,邓小平说了一段很长的话,具体谈到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
  他说:“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本来是可能的,但过去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于是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程推迟了,特别是耽误了10年。中国60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这10多年,正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不是按年来计算,甚至于不是按月来计算,而是按天来计算。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國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60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现在我们算是学会利用这个国际条件了。”
  吉布尼问道:“美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看社会主义中国的时候,把它看成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一模一样的。那么中国开始的时候是否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思想混乱,即完全模仿和学习了苏联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不是采取一种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点点头,笑着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对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采取赎买的政策,不是剥夺的政策。所以中国消灭资产阶级,搞社会主义改造,非常顺利,整个国民经济没有受任何影响。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中国要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与苏联不同。但是,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在这些方面我们改革起来还有许多困难。”

外资改变不了社会制度


  吉布尼接着问:“我看到中国人民的积极性正在被调动起来,是很了不起的,但是不是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候,虽然中国仍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范围之内,在继续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也发展某种形式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说:“这个只能是表现在外资这一方面。就我们国内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国内还是全民所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也还可能包括一部分华侨的投资,这部分也可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形式,但是绝大多数华侨都是带着爱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祖国这个愿望来的,与纯粹的外国投资不同。人们有这样的怀疑,中国这样搞四化会不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肯定地说,不会。现在,我们国内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资本家还有,他们的成分已经改变了。外资是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占有它的地位。但是外资所占的份额也是有限的,改变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

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话音刚落,林达光问道:“您是不是认为过去中国犯了一个错误,过早地限制了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方面限制得太快,现在就需要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指引之下,扩大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用?”
  这个提问,引起了邓小平的思考。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 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
  邓小平的这个内部谈话在当时并没有公布,在党内也没有传达,更没有公开报道,就连《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在1983年7月出版时,也没有收录。直到1994年10月此书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再版时,这篇谈话才以《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为题增补收录,得以公开面世。
  作为邓小平理论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竟然整整沉睡了15年之久,足以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每一步都惊心动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摘自《党史博览》)
其他文献
今年来,石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多项措施进行大招商、招大商,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至6月,共洽谈落地项目75个,总投资445亿元;另有42个项目正在洽谈中。  据悉,今年来石狮以开展“实业项目落地年”活动为抓手,加大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地力度,力争引进和落地亿元以上规模的产业项目100个以上,突破大项目投资。为推动工作目标的实现,专门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
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重大弊端,是山头林立、党同伐异。一个人是否可信,是否能在政治上委以重任,很大程度上不是根据他的才能本领,而是看他是否是自己圈子里的人。这种用人上的圈子意识,不仅普通人摆脱不了,而且连睿智杰出的政治家也无法摈弃。诸葛亮为何器重马谡  诸葛亮对马谡的器重与任用,非常典型地透射出这种经营自己势力、打造自己圈子的政治意识。诸葛亮与荆襄宜城马良兄弟关系十分密切。《三国志》本传裴松之注透露
近年来,福建中烟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从党组(党委)、党支部、党员方面着手,探索“党建 ”的工作模式,打造看有形象、听有内容、学有经验的特色党建品牌,作为党建工作提档升级的有效途径。一、提高“三个认识”,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福建中烟各直属单位党委紧紧抓住管党治党“牛鼻子”,强化理论学习引领作用,着力提高“三
艺要精,贵在专。从古至今,大国工匠无不始于静心、成于专注。滴水可以穿石,就在于它瞄准一个方向,驰而不息;铁杵能够磨成针,“功夫深”的背后更是一种恒心在支撑。专注的精神,是笃志钻研,是凝神深耕,是沉潜用心,这是处事之法,更是为人之道。古语有言,“书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这一“痴”字,便是专注的别名。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到底是决策重要还是执行重要?这是企业管理当中的一个经典话题。前滚石中国总经理薛中鼎举了一个例子来阐述这一问题。  薛中鼎的女儿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读书,暑假在纽约找到一个工读的机会。她很兴奋,计划与朋友同住。到了纽约,她才发现公司地点离她所喜欢的曼哈顿要转车三次,单程就费时两小时,而且公司附近没有公寓出租,没有地铁,也没有公交车。  为了解决上班的交通问题,薛中鼎只好拜托20多年不见的老友专车
正方:目前有春节与十一两个黄金周,但春节到十一有大约八个月,时间间隔太长。要是恢复五一长假,一年中有三个黄金周大致均匀分布,可以更加便利大家长途出行,并分流春节与十一长假客流量。多一个黄金周,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刺激消费,尤其是可以提振与长途旅游相关的交通、酒店与景点等消费,促进中西部与内地经济发展。2008年,五一由放假三天变为放假一天,由黄金周变成小长假;增加清明、端午与中秋三天假期,再调休形成小
科学决策的一个境界,便是把决策水平和运气分开。假设摆在你面前有两个选项:选A,成功率是65%;选B,成功率只有35%。科学的决策是坚决选A。如果你选了A之后却发现结果是B正确,你能说当初不该选A吗?扑克选手能做的是选赢钱概率大的选项。至于结果没成功,那只是运气问题。头脑清醒的人必须能区分决策和运气。  人们总是事后诸葛亮,认为如果结果不好,当初肯定可以有更好的决策——可是如果你经常打扑克,你就知道
有一天,我遇到一位网约车司机,一攀谈,他居然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现在做金融相关的职业,顺便开个车。  我就问他,你原来学画画,那幾年的学习经历,对你现在做其他工作,有什么帮助啊?  他说,还真的不一样,学画画那段经历,导致我看什么都不只是看这个东西本身,而是看它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比如画一个瓶子,受过美术训练的人会观察:太阳在哪儿,太阳光打到瓶子上是什么效果,瓶子后面那堵墙把光反射到瓶子上,又对瓶
老刘出差回来就赶上开会,他抢先坐到了离领导最近的位子上。散会后,大家都说老刘积极。老刘却说:“親切呀,听了领导的声音,我终于又找到了昏睡的感觉。你们不知道,我出差在外一直失眠。”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已经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常态。但是,“层层陪同”的困局仍在上演。在一些基层干部的观念里,“不把领导陪好,顶上乌纱不保”。而很多可有可无的陪同,挤占了基层干部本就紧张的时间,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影响了工作。  报道援引中部某县王县长的例子称,他曾经“一天接待9拨领导”,而早在2012年底,有媒体同样报道了一个类似案例:内蒙古某县城以温泉著称,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