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你会换房吗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07年的大幅上涨,2008年的楼市又进入了一个观望盘整阶段。那么在今年,对于那些有自住需求的购房者来说,你会考虑换房吗?其实我们认为,观望盘整期反而是购房的好时机,只要经过充分的比较和选择,就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换不换房成为热点话题
  
  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我们的编辑部也逐渐开始热闹了起来,电话铃声也是时时不绝于耳。打电话来的许多读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问题集中在了房地产方面。其中一个最为热点的话题就是:“今年如果想要换房,是不是可行呢?”
  时间刚刚跨入2008年,不知不觉小换房已经成了许多“有房族”共同关注的焦点。记者的一位朋友刘莘是一家公司的白领,近一阵来可以说是隔三差五地就要召开家庭会议,小小的圆桌会议上也是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今年要不要考虑换房。
  刘莘原来那套房子是在2002年买的,当时他工作还刚刚只有几年的功夫,所以经济上也并不十一分宽裕。买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结婚,最后选择了一套位于市中心两室户的老工房。婚后不久孩子出生了,他的父母也搬来和他们一起住。虽然居住空间紧张了些,但还算过得去。不过几年过去了,孩子也快到上小学的年龄了,于是现实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再居住在原来的房子里显然是“混”不下去了。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提升,刘莘在公司里已做到了主管的职位,夫妻两人月收入加起来早已超过了两万元。收入的快速提高也赋予了他们再次购房的能力,于是換房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不过,对于今年要不要换房的问题这个小家庭却出现了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刘车夫妇认为,虽然去年的房价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但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目前市场的成交量已经出现了下跌,一些楼盘的价格也出现了松动,所以应该做好购房的准备,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房子。而他们的父母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父亲的言辞尤其激烈:“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楼市出现了‘拐点’,一位开发商大腕也劝老百姓4年内不要买房,我看现在还是先咬咬牙等一等再说。”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当前的购房者中,“以旧换新”和“以小换大”者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需求具有相当的“刚性”。而面对现时波澜起伏的房地产市场,他们也时时感到迷惑。如何选择购房的时机,怎样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都是一个又一个堆解的问题。对此记者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观望和调整反而给我们购房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对干那些“换房族”来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就是一条在购房中可以借鉴的基本原则。
  
  利率成本上升已经有限
  
  首先,购房成本的变动趋势无疑是影响人们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除了房价之外,在当前政策调控的大背景下,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购房的税费;二是贷款的利率。从目前来看,购房税费的调整已基本到位,而且它对购房者的影响也是‘次性的。而对购房者影响最大的还是贷款利率,它对购房成本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对此许多购房者关心的就是,我国未来利率变动的趋势究竟会如何呢?从目前来看,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央行的确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但种种迹象表明。其上升的空间已被压缩。由此对于购房者来说,未来利率成本的上升已经有限。
  从目前来看,面对不断加大的通胀压力,央行加息的迫切性仍然存在,这可能促使央行在第一季度再度加息。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由于翘尾因素影响,通胀压力可能将主要集中于上半年,下半年可能就会缓解。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央行加息的迫切性和空间都在削弱。而在2007年,央行曾6度加息,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已经达到7.47%。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并不能排除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但现实条件下,加息的空间却已有限。从2007年12月20日央行宣布的加息方案来看,该次非对称加息的短期限存款利率上调较大,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5年期贷款利率甚至未调整。对于住房按揭贷款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加息周期即将结束的信号。
  从另一方面来看,美联储减息也或将减缓中国央行加息步伐。经过多次降息后,目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指标为3%,不断的降息显示美国已经进入降息周期。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了中美利率反向变动的预期,由此人民币升值预期显然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尤其是加息显然会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制约。因此多数分析人士相信。随着中美反向利差的进一步扩大,未来我国加息空间也会被压缩,这有助于缓解加息给市场带来的压力。
  
  房价长期上涨趋势难改
  
  其次,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预期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话题。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上升的势头将不会改变。而其中,除了像经济基本面、成本推动以及结构性矛盾等因素之外,居民收入和租金价格上涨的推动无疑最为直接。而从未来来看,这种趋势无疑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对房价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与中国近几年房价上涨联系在一起的,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日前表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午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而在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在另一方面,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正在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近年来有些地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跑赢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則为26.5%,比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多出10个百分点。作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可以把现在的收入和10年前作一下比较,也可以预估一下10年后的收入,从收入的变动曲线可以看出,我们对房价的承受能力是在不断增强的。另外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层面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恩格尔系数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37.7%下降到2006年的35.8%,下降了1.9个百分点,这无疑也增强了人们的购房实力。
  房屋的租赁价格与房价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近几年来,房屋租赁市场的价格也同样处在上升通道中。通过对一些代表性城市的房屋租赁市场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住宅租赁价格在稳步上升,各大城市住宅租赁市场在稳健中逐步走向繁荣。而近期春节过后,京沪穗等地租赁市场正在升温,显示出未来持续上涨的动力。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通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通货膨胀其实是不可避免的,而房地产作为实物资产,本身就具有抵御通胀的能力,对于这,点我们也必须要认识清楚。
  
  观望期是换房的好时机
  
  最后,楼市的运行特征究竟如何呢?从近几年市场的发 展态势看,记者认为阶梯式爬升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不断经历上涨、盘整、再上涨的循环。而日,其价格的上涨往往会相当快速,以一步到位的形式体现出来,然后在相关政策的作用下,进入下一阶段的盘整期。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观望盘整期反而是购房的好时机,而在快速上涨阶段,不仅容易因追涨而吃到“高价”,而且也很难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以上海楼市为例,在2005年房价到达一个高点之后,接着市场便进入了观望盘整期,一直延续到去年的5月末。而从去年6月开始,房价便进入了快速上涨阶段,高点出现在去年9~10月。之后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又进入了新的观望盘整期,而今年則是其进一步的延续。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房价的不断阶梯式爬升,我们的购房成本也不断地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在同一个台阶上房价虽然也可能会出现上下的波动,但总的价格水平已经比上一个台阶高出许多。
  不少人在市场观望期不敢轻易购房,根本原因是受从众心理影响。其实对于理性的购房者来说,观望期不但可以购房,而且是一个值得入市的好时机。一位业内人士曾这样打趣道:“自住型需求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经济条件,而不是去揣摩政策因素。‘国八条’之后,上海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是很少老百姓敢购房;‘国六条’之后,房价下降的城市寥寥,很多老百姓还要继续等待购房机会;但直到去年5月之后,很多人才明白过来错过了购房时机。”
  其实,在市场观望期内购房选择空间大,给了购房者较为从容的挑选余地。与此同时在房价上,观望期同样可能会出现调整的机会,从而给购房者更多的实惠。比如一部分持房者担心房价不稳定或前期投资的收益达到目的而放盘。由于大多数买家持观望心态,市场成交量减少,投资客为了将房产早点变现,所以就会采取降价手段。另外,一些开发商为厂加快销售和资金回笼,也会推出,些促销让利的措施。很简单的道理,在大家都不买的情况下,择机购房就少了很多的竞争对手,能够头到适合自己的超值房广。
  归根到底,对于购房者来说,最关键的是不要跟风,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买房自仕者来说,没有便宜和贵的房子,只有合适和自己能够承受的。在交易量紧缩、价格盘整的大背景下,购房者多走、多看,就有机会找到超出心理预期的房源。
其他文献
美国多次减息的效果如何?我们上周谈到3月初看效果。从目前各方面的情况看,效果应该还是可以的,因为美国道琼斯指数已经连续涨了几天。不过,还是要多看几天,才能下结论。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月27日在国会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美储局将采取及时行动,确保楼市下滑及信贷危机下致进一步削弱现已呆滞的经济。这实际是暗示尽管存在通胀上升风险,但美联储会继续减息,以拯救经济,这次我就淡淡美国减息问题。  去年美国
期刊
全球股市并未因美联储注资2000亿美元,改变下跌的趋势。尽管当日美国三大股指均上涨3%以上,还带动了全球股市的一天大反弹。因此,香港财经人士已在媒体上撰文,明白无误地告诫投资者,“熊”来了。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美国次贷引起的跌势,还将下跌多少?海外有人根据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的案例分析称,美道指可能跌至10900点,尚有1000点的跌幅;香港恒指可能跌至16600点,尚有6000点的跌幅。
期刊
反复无常的行情中,一些规模小,且以中小盘股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从中脱颖而出。小盘基金身小巧战,易调仓易变换组合,也正好切合了今年至今的小盘股行情。对投资者来说,以规模为主轴的选基思路仍然行之有效。    节后A股市场仍是惊魂未定。截至2月21日,233只股票方向的开放式基金中,仅仅13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正。基金之间的收益差距被进一步拉开。股票型基金中,表现最好的华夏大盘(5.38%)和最末位
期刊
佟女士和先生已经拥有4套房产,每月的收入也稳定、丰厚、不过他们打算提前退休、为此,他们要找寻更加理想的投资方式,以保障通胀压力下,资产仍能增值。    佟女士今年35岁,她与先生已经完成了一定资产积累。现在,他们的自住房价值460万元,佟女士说,这套房子够大了,住得也很满意,所以,不打算再购自住房。不过,三年前她和先生在三亚购买了一套35万元的小公寓 (目前市值70万元),主要是为了父母每年冬天度
期刊
如今投保方式越来越多,代理人、代理公司、经纪公司、网上投保、银行投保,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怎样才能投保更方便、服务更周到、费用更优惠?    从最初消费者需上门投保,到友邦推出的保险代理人制度,中国的保险消费渠道迅速发展,直至现在的保险代理公司、经纪公司,以及直接进入保险公司网站投保,在银行投保等等。可以说,投保的途径越来越多。面对纷繁的投保方式,消费者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各自的
期刊
对于购房者来说,房贷利率无疑是影响其成本的最为关键的要素。而从目前来看,在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央行进一步加息的空间正被压缩。由此从长期来看,购房者的利率成本上升已经有限。    央行加息空间正被压缩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国际利率的走向无疑也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今年1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0.5%,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指标现为3%。同时,美联储还
期刊
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但它绝对不是唯一的目的。但在无奇不有的A股市场上,大量上市公司似乎把融资看得远远重于改善公司治理和回报股东利益之上。  现在,是到了双方博弈市场底线的时刻了。    2008年2月,当人们依旧在期待春节和雪灾过后的股市能有所表现,至少能改变单边下跌的局面时,一场再融资“血案”却不经意间降临。  人们悲哀地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两个重点:第
期刊
爱情可以让相爱的男女走在一起,共同组建家庭;却不能保证他们对金钱和财富态度的一致。当你和伴侣出现金钱问题上的分歧时,该如何去解决?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中最常见的家庭经济管理模式,不过在现代家庭里这样的方式似乎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女性的经济地位显著上升,她们不仅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收入上也毫不逊色于自己的另一半。而另一方面,“打理家财”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和认可,理财不仅是
期刊
诞生于美国的“奥特莱斯”(OUT-LETS)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的意思,是由“工厂直销店”逐渐发展为专门销售过季、下架、断码品牌服饰商品的一种商业业态,又称品牌直销购物中心。  由于售卖这样的商品,再加上店铺装修追求简约,减少中间环节,节约开支,所以它们能够以超乎寻常的低价吸引消费者。商品折扣一般可低至5折以下。目前奥特莱斯在国内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真正符合国际上折扣专营店标准的屈指可数,大部
期刊
自渣打集团(2888)公布较市场预期为佳的业绩后,港股仿似呈现大地回春之象,此外,美股因欧美信贷危机暂现回稳而回升,皆有利香港股市的期指回升。恒指短期如能上破25000水平,并企稳在20天平均线以上,相信技术走势对市场带来的心理影响,更有助期指加仓活动转趋积极,再加上衍生工具发行商的对冲活动,相信短期有利恒指进一步回升。对于手上持有不少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港股如步入较大型的反弹浪,可趁机整理组合,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