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结构模式,以适应当代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对学习的要求。另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是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地把握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的收获和进步的程度发挥到最大化,这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显著标志。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有效地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是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但事实上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刚从教不久的年轻教师,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他们常常会因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苦恼。那么,怎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想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来谈一谈个人见解。
  一、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早已在教师心目中形成这样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要了解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不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爱好、背景和基础,不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相情愿,往往费力不讨好。只有把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我们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了解学生的过程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许多人不愿干的工作。但要上好课,就必须做好这项工作。要做一名好的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需求,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去组织教学。因此,我认为,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制定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龄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有的教师授课,常常把教参书上的目标确定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参书上的重点、难点就是自己授课的重点、难点。这种不结合学生实际,一切照搬的本本主义,是当前一些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弊端。教参书制定的目标、难点、重点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而我们授课的每一个班级,仅是一个点,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个性。地域、民族的差异性,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等都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照搬本本,照本宣科,否则,只会事倍功半。一个班级内的几十名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基础往往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到面(全班),又要照顾到点(学生个体差异)。必须树立这样一种理念:不求每一位学生同样发展,但都要发展;不求每一位学生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有进步就好。对于基础好、智商高的学生,目标可以适当高一些。对反应慢、基础差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降低目标,让他学有所获。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进步就行。如果都要求同样,当目标过高无法实现时,有的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会受到打击,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三、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新课改要求已经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情境、协作是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课堂结构模式时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势必会发生一些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要变成“畅所欲言”,学生的“纹丝不动”要变成“自由活动”“师说生听”要变成“自主探索”。那么在这些的背后,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使自己的课堂失去效力,要组织有效的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积极参与是指心理上、情感上对参与的体验,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消极、被动、应付地参与。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自始至终体现出了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不是少部分人参与,而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全员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离开学生的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因此,我认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四、充分展示学科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又一重要手段
  我们的每一门课程,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有其自身的魅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对所教的学科有较全面的理解,能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向,能认识到所教学科知识与学生成长的关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且教师本人要有把这种认识和理解具体化、生活化的能力,问题要有趣味性——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作出适当的选择: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富有情境的课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不断建构一方美丽的精神乐土;富有情境的课堂,能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在学生的心田上绽开绚丽的花朵;富有情境的课堂,能让生命的精彩在课堂上涌动。
  在教学过程要适当地展示学科魅力,让我们传授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使学生养成追求新知识的习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成效。其次,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美国纽约有一所中学,被誉为“天才的摇篮,哈佛的熔炉”,它的学生大部分能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这就是著名的道尔顿中学。为什么这所中学会有这样的名气?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的理念是:孩子的初期教育条件中,最重要的不是增加孩子的知识,而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中国也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说,把兴趣还给学习本身正是我们现在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因此充分展示学科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又一重要手段。
  五、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不过这种沟通和交流带有一种明显的目标趋向,只有保证这种沟通和交流的顺畅有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才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顺畅更有效呢?真诚的情感投入是前提,教师对于学生要充满爱心,要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并且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情感上和身体上与学生平等。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有课堂上有效的沟通和有意义的交流。这种沟通不是强迫式的,这种交流也不是对答式的,而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结果,只有情感融合的交流才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去,我们强调师道尊严,认为教师是学生的长辈,对学生可打、可骂、可责备,可以代替家长行使权力,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今天,新课改树立了师生是课堂中的平等对话者理念,既体现平等,也充满民主意识。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努力构建一种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课。学生年少、很感性,他们常会因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一门学科,也会因厌恶一个教师而厌恶一门学科。因此,我们要想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就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又一手段。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过去的许多东西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产生新的变化。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3]姚梅林.学习规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蒯超英.学习策略[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1.
  
  (遵义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批改是教师积累作文教学资料、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手段,是教师有效控制作文进程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良好途径,因此要十分重视。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在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充满感情,会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对待学生有血有肉的作文时,同样应以饱满的热情,体悟学生的情感律动,用心灵和他们对话。在评判学生作文得失时,多一点鼓励,充
为了预防和治疗因静脉输液而致的静脉炎,将59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50%硫酸镁湿热敷处理,观察组用康惠尔透明贴粘贴于患处进行治疗。比
当Community Lending公司数年前计划大力进入新领域时,公司高层认识到州与州之间的雇佣规则千差万别,要掌握这些并非小菜一碟。为了使工作展开更流畅,该公司就聘请专业人士来负
你有哪些渠道可以买到保险?最常见的可能就是各家保险公司的直属代理人和代理公司;还有就是银行、机场等兼业机构,会销售像储蓄性生产品,或者短期交通意外伤害险等;另外就是通过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方式变得更加丰富,教学资源也更加多彩。在高职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中,使用移动APP程序能够为网络资源的运用提供平台,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年龄:73岁专长:西方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项目优势: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携手,中西合璧。课程融入北
开展卫生法规课程教材改革建设对于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卫生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于该课程教材改革的现实价值分析,提出高职卫生法规课程教材的建
本文从社会整体以及学校阅读层面提出了青少年阅读的意义、现状和问题。阐述了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论述了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强少儿阅读工作的研究和推广。
一进入春天,很多人就特别容易犯困,睡觉睡不醒,工作没精神。不少人为此很是烦恼,甚至心理压力很大,尤其是上班一族,感觉实在难熬。对付春困,单纯依靠增加睡眠时间是解决不了的,还必须配合科学的饮食及合理的运动。  饮食需找准“目标”  1.牛奶:牛奶中的钙能清除紧张情绪,还可缓慢地被血液吸收,有利于人们休息和睡眠。  在喝奶时可以在加热的牛奶中加入茶或咖啡,也可放入提神的薄荷叶,薄荷有助于血液循环。另外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共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