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协同育人中的农田类劳动教育资源类型分析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card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资源协同。社会支撑资源、土地资源、劳动技能资源、教育技能资源以及现代农技资源在农田类劳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协同构成五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社会支撑资源是精神基础,土地资源是物质基础,劳动技能资源是技术基础,教育技能资源以及现代农技资源是实施的知识技能体系。
  关键词:农村学校;协同育人;劳动教育资源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强化综合实施”,“形成协同育人格局”。7月教育部也强调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推动建立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
  在劳动教育中如何把劳动教育资源协同起来,尤其是如何把农田类劳动教育资源协同起来,河源市陂头镇中心小学深入开展了《关于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协同共育”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对农田类劳动教育资源协同进行了广泛研究。
  一、劳动教育的资源协同
  协同是指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导致事物间属性互相增强、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相干性即为协同性。
  劳动教育中的资源协同是指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相关资源之间进行协调、协作,共同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劳动教育向预期方向逐步发展的过程。
  河源市陂头镇小学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充分注意到资源协同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积极发掘有利的教育资源,努力协同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劳动教育成为以学校为主导,居民、社区、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教育的一项教育内容。
  二、农田类劳动教育资源的类型
  教育需要一定的资源,劳动教育更是需要资源。通过对农田类劳动教育资源的剖析与研究,我们认为社会支撑资源、土地资源、劳动技能资源、教育技能资源以及现代农技资源等五种资源起着主要的作用。
  (一)社会支撑资源
  社会支撑资源是指存在人们观念之中的对劳动价值认同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态度。只有在社会价值再分配的过程中,劳动价值和劳动者价值得到真正的体认,学校的劳动教育才会真正有效。所以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党和政府对于社会支撑资源进行建设、发掘与倡导,从精神层面进行价值引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支撑资源是劳动教育首要资源。
  连平县陂头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粤北农村小学。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务工。农业劳动仅被看作維持生计的一种方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党委政府努力推进乡村现代化产业发展,使农村农业的劳动者收益逐步显著提高。“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在逐步形成。这成为我们开展劳动教育有利的社会支撑资源。
  (二)农田土地资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田基本上为家庭承包确权。土地使用权归家庭支配。学校进行农田类劳动教育,农田土地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学校采用与农户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在他们土整、种植、管理、收获等过程中,学校统筹安排学生参与他们的劳动过程。通过协商协同,我们学校在零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土地这一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
  (三)劳动技能资源
  农业生产劳动是以一定的农业生产劳动经验技能为前提的。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开展劳动教育,这些劳动技能资源是宝贵的。于是学校聘请一批经验丰富又热心教育的农民作为校外劳动教育指导员。一方面请他们为学校教师进行劳动技能辅导,同时也由他们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农田劳动。他们丰富的农田劳动经验得以展示,既让学生得到有效正确的指导,也让他们自身产生了价值感。
  (四)教育技能资源
  教育技能是学校教师最擅长的技能。教育技能资源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充分利用教育技能对学生进行劳动知识传授。但校外劳动教育指导员对这些教育技能并不擅长。学校便组织校外劳动教育指导员进行教育技能培训,让他们也学习一定的教育技能。从而使校外劳动教育指导员也逐步拥有一定的教育技能。
  (五)现代农技资源
  教师拥有教育技能资源,农民拥有劳动技能资源。这些在劳动教育中尚不能形成最大效能,还需要现代农业技术资源的介入。这不仅是劳动教育,而是现代农业的职业生涯体认。学校与陂头镇农业技术指导中心进行沟通,请农业技术员就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劳动教育指导。通过农技人员的指导,学生对于现代农业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现代农业形成憧憬,对于现代农业劳动也形成了一定的情怀。
  三、农田类劳动教育资源协同的关系
  这五种资源在劳动教育中相互协同,共同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社会支撑资源从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意识引领,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基础。土地资源是劳动教育场所,是劳动教育实现的物质基础。劳动技能是劳动教育最基本的技能,构成了劳动教育的技术基础。教育技能资源是劳动教育实现过程手段资源。现代农技资源是农业的现代发展方向,为学生形成劳动观念以及现代劳动技能提供技术引领。教育技能、现代农技共同构成我们劳动教育实施的知识技能体系。
  【参考文献】
  [1]徐海娇,柳海民.遮蔽与祛蔽:劳动的教育意蕴——基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价值澄明[J].湖北社会科学,2017(6).
  [2]陈理宣.论知识教育、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及其整合[J].教育学术月刊,2017(3):16—21.
  [3]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7):89—94
  (派出单位: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受支单位:河源市连平县陂头中心小学,广东   河源   517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同课异构”是近年来各地都比较热衷开展的教研活动,它对提升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及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學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焦耳定律”同课异构为例,从如何渗透实验素养,如何从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分析论证和评估实验误差等方面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如何有效整合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同课异构;焦耳定律;科学探究能力
期刊
摘 要: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结合省情实际,把村级建制调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乡村治理的重大改革。夹江县于2018年率先安排部署这项工作,2019年6月全面完成村建制优化调整改革的相关工作,实现了人口集中、资源整合、要素聚集。同时,也面临着乡村社会治理的新问题:一是村社管辖范围扩大与便民服务的矛盾,二是治理体制不顺畅与村民自治的矛盾,三是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与队伍建设的矛盾,四是集体经
期刊
摘 要: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教学细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是如何打造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而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及时捕捉每一个教学细节,在细节上做文章,让学生尽享细节之美,让课堂教学在生成中绽放精彩!  关键词:细节;关注;课堂教学;绽放精彩  “泰山不拒细壤,故不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
期刊
摘 要: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各国之间文化相互竞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作为教师的重要责任。小学数学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数学历史、名人故事以及趣味题目,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激起学生对数学兴趣,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前言:数学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的教育背
期刊
摘 要:水是传统村落发展的命脉。用水方式与村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它折射出乡村秩序建构的方式,反映了民众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与思考。眉山市仁寿县镇龙村经历了从“一湾一井”到“一户一井”再到“自来水入户”三种用水方式的变迁,当地社会结构变化是引发其用水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阶段用水方式的形成反映了不同阶段村落传统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折射出村落内生秩序的变化趋势。现阶段,“自来水入户”的用水方式使得镇
期刊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多媒体课件正是由这些因素所组成,《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并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发
期刊
摘 要:课堂游戏对教学效果有良好促进作用。 课堂游戏从课堂游戏参与主体角度分类,可以分为师生互动式、生生合作式以及人机交互式。课堂游戏可以在以下情境中使用,即新课导入、难点突破以及练习巩固等情境。  关键词:课堂游戏;小学数学  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游戏式教学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课堂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學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知识的自主构建。  一、课堂游戏的内涵价值  
期刊
摘 要: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写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丰厚的语言、文化及生活积累,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并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积累意识;留心生活;指导方法  引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意识 ,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教会学生积累方法,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课程架构的重要内容,姑且不说写作板块在中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客观地评价,写作能力也是最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是我国文化赖以不断发展的基石,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播、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结合文化的发展进行渗透教育,以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帮助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现实文化环境、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等,探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总结归纳实践中产生的问
期刊
摘 要:对于物理教学上的简约,主要是教学内容要更简单更精要,课堂教学要更条理更厚实,教学方法要更灵活更精练,重难点处理要更高效更艺术。对于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实施中做到简约教学。简约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物理知识发生规律和学生自主认识规律,以“质疑”为核心通过简约的教学过程汲取知识,引导学生在类似的知识中主动发现新知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本文就何为"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