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风味都通往人情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60563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开始,陈晓卿因为执导《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而广为人知,加入腾讯视频后,他的镜头继续对准美食,但与此前不同的是,《风味人间》的视野面向整个世界。开播后,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获得了9.4分的高分评价。陈晓卿满意节目的好口碑,但他并不喜欢针对美食的评分体系。他说:“所谓的高端餐饮,都是虚幻的心理暗示,让人觉得我得努力呀,挣钱呀,这样才能吃上更好的。”

食物中藏着世界与自我


  《风味人间》第二季,每集的题材都非常窄,切入点有甜味、有螃蟹、鸡肉、香肠,也有杂碎和酱料。“中国人的食物、烹饪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但又是非常独特的。”李勇说。从小切口起步,将视野放诸全球,用导演组的话来说,既是“找不同”,也是“连连看”,从中国的食物与外国的食物中,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纪录片的宣传海报上,食物被尽可能放大,人则还原到最古朴渺小的形态。头戴斗笠的小人或荷锄或撑篙,置身食物山水间。关于海报,陈晓卿和同事“斗争”很久。只放食物一定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但他还是执意把人的形象放入。他说:“我们做的所有片子都在讲人和食物的关系,通过人和食物的关系,来看这个复杂纷呈的世界。”
  从食物里面,可以看到人类生存方式的差异。这也是纪录片的初衷。“这种差异会来自于自然环境,干旱地区、湿润地区,这些地方生存的智慧是不一样的。也会看到这个世界很多元。食物与食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异曲同工,有时南辕北辙。”制片人张平说。
  第四集镜头下一闪而过的鸭脚包,是广州厨师王越印象最深的美食。这一幕就在后厨拍摄。“厨师说,当初是他的师傅会做这道菜,如今师傅都退休14年了。”现在市面上基本见不到鸭脚包,拍摄之前,王越也只在粤菜书籍里见过这道菜。“据书中描述,用厨房下脚料做菜的收入,有一部分会归厨师,所以衍生了很多类似鸭脚包这种经厨师们匠心巧手而成的经典粤菜。”王越说,食物塑造了我们,从起初人们进食只为了饱腹,到衍生出对口味、口感、健康等更多元的需求,食物背后有文化与故事。

人与食物相互塑造


  美食有根,通常难以复制。南橘北枳,美食本身如此,美食之于人也是如此。
  “吃谷物的人和吃肉的人,就不太一样。吃肉的人,尤其是游牧民族,好像都有很强的个性,独立作战的能力非常强,热爱自由。农耕民族更具有组织性,秩序感。不然连水渠都修不成。所以食物在塑造人的思维方式、行动特征。”陈晓卿解释。
  《螃蟹横行记》里,同样是拆蟹,美国人粗犷,只要大块的蟹肉,不在意细枝末节;而日本人拆蟹,又是细到极致的另一种处理方式。
  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食物塑造的,同時人也在塑造食物。
  陈晓卿觉得,食物永远和亲情、友情相关。“吃得开心是最重要的。”这是陈晓卿的美食理念,“你看蔡澜先生他们,很少去建立所谓的规矩,没有规矩就是最大的规矩。”
  张平也被人数次问过,印象中的美食之“最”是什么?她挑不出来。不过,有一道由土豆做成的角团令她念念不忘。“土豆我们都吃过,但角团会带给你陌生感,它很便宜,早餐三块钱一碗,很家常,是类似于年糕一样的口感。”她说,相较之下,取自蟹膏蟹黄的秃黄油是比角团更高级的食材,但两者并无孰优孰劣,每一种食物,都各有各的美好。
  陈晓卿说:“人们面对美食的时候,既有相互瞧不上的智慧,也有不谋而合与异曲同工。”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JIN)对伊马替尼(imatinib)所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其对伊马替尼在小鼠血液及睾丸中含量影响,研究其存效减毒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伊马替尼低、中、高剂量染毒组,金匮肾气丸低、中、高剂量拮抗组;染毒组和拮抗组小鼠分别给予66.70、100.00、133.33mg/(kg·d)的伊马
马尾松是我国松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主要用材、薪炭材和造纸材树种.也是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典型的针叶乡土树种。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湖北、安徽
在教育思想领域,颇受大众关注的是陶行知先生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理念。此教育理念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现行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既符合现
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竞争的激烈,一个国家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