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脏外科术后ICU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外科术后ICU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合理用药和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成人心脏外科术后ICU内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查找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13例,感染261例次。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株为主,最常见为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1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2.70%,其余常用抗菌素均为高耐药率。术前卒中史、术后二次气管插管、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卒中、机械通气>48 h、术后住ICU>72 h为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ICU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对抗菌素的耐药率较低;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呈高耐药率。应根据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依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短期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脓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217例老年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113例,平均年龄为(72.3±7.5)岁。脓毒症病死率为38.3%,其
目的探讨综合评估在预防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75例)和综合评估组(75例),常规组根据Morse量表评估风险实施常规处理,综合评估组采取综合评估评估法实施针对处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跌倒风险检出率、跌倒发生率、预防跌倒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跌倒风险检出率高于常规组(80.0%和45.3%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相关单纯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IDD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医院64例恶性肿瘤合并ID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64例患者中男、女各32例,年龄37~87岁,平均(66.0±12.6)岁,≥65岁组42例,<65岁组22例。常见症状为下肢肿胀或疼痛(53.1%)。64例患者中累及单侧下肢47例,双侧1
目的探讨肺动脉去神经术对肺动脉在神经系统以外的影响。方法8~10月龄36条健康比格犬,雌雄不限,体重8~15 kg,随机分6组(每组6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术后即刻组、术后1、2和3个月组、肺动脉高压组。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手术组进行肺动脉去神经术,分别在术后即刻、术后1、2和3个月处死实验动物,肺动脉高压组使用脱氢野百合碱诱导犬肺动脉高压的形成,2个月后处死实验动物。取犬的右心室和肺组织,用蛋白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机械再通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分析不良预后原因。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再通治疗且年龄≥80岁的患者,收集基线信息、影像学、再通治疗与并发症、临床预后等资料,分析不良预后的具体原因。结果共纳入20例高龄患者,年龄80~96岁,平均(83.3±4.1)岁。均行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再通成功(mTICI 2b-3)率为70%;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血液病,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作性血管内溶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静脉血栓形成。本例患者男,61岁,因"全身皮肤、巩膜黄染9年余,腹胀1月,腹痛半月"于2017年10月25日收入院,患者2009年开始反复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伴有颜面、眼睑及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气促,多次查肝功能均提示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201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高龄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的63例高龄(年龄≥80岁)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组(41例)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麻醉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组低血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甲状腺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结果患者LVEF、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研究组低于对照组[(37.3±2.4)%与(58.5±5.3)%、(87.4±8.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除胸壁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24例胸壁肿瘤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除治疗,其中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3例,肋骨纤维结构不良7例,软骨瘤2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髓外单发浆细胞瘤1例。3例术中C型臂定位,4例术中计算机导航定位。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切除肋骨肿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切除肋骨肿瘤可行
目的探讨高危Fontan手术患儿术前经皮介入封堵肺动脉前向血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6例Fontan手术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5.7±2.9)岁;体质量(19.8±5.5)kg。6例均行一期肺动脉环缩术(PAB),二期行双向Glenn术(BDG)并re-PAB。Fontan术前于心内科行心导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