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运动试验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肺运动试验可在运动状态下客观、准确、定量、整体地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脏和肺循环功能状态,从而在评价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方面显示出很好的优越性.目前心肺运动试验在国内开展较少,现就心肺运动试验的主要指标在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心房重构,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心房颤动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现
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术已经成为心房颤动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术后成功率在70%~80%,持续性心房颤动和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手术成功率在40% ~ 80%.非阵发性心房
碎裂QRS渡群是心脏病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反映心室除极异常的心电学指标.研究发现碎裂QRS波群与冠心病、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不全诊断、心脏再
传统右室起搏改变心室激动顺序,容易导致心室激动不同步、心房颤动及三尖瓣反流,而希氏束起搏能够沿着正常传导系统下传,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是目前最理想的生理性起搏
心房颤动的发生源于心脏电生理改变和心房结构重构的共同作用.心房纤维化将影响心房有效不应期、动作电位时程和细胞膜离子通道表达,因而是心房颤动的易损基质;另一方面,心房
二尖瓣反流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或合并症,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技术在目前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需要更多相关的临床研究以推动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患者中接受介入治疗者比例迅速增加,而最近公布的多个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未得到介入加药物治疗的阳性结果.纳入研究对象的选择偏移可能是
经皮冠脉介入术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而药物涂层金属支架则是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术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由于金属支架的种种弊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了介入治疗领域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建立理想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其病理生理机制,从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