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15例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15例脊柱脊髓开放损伤患者,男14例,女1例;年龄15~46岁,平均23岁.损伤部位:颈脊髓2例,胸脊髓11例,腰脊髓2例.刀刺伤12例,火器伤2例,木棍刺伤1例.术前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7例,D级4例,E级1例.4例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合并棘突骨折3例,椎板骨折8例,椎体骨折5例.15例均行急诊手术清创,根据损伤具体情况,行椎管探查、血肿清除、异物取出术.结果 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1例术后伤口感染,无脊髓感染;5例术后神经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0例,C级3例,D级10例,E级1例.结论 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需在充分地术前准备下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应了解是否有异物存留,手术探查减压,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减少污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耻骨联合分离对骨盆后环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8具完整骨盆及近侧1/3股骨标本,用夹具将其固定于双足站立骨盆中立位,在CSS-44020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加载至600 N.将应变片粘贴于骶髂关节两侧、骶骨前方和髂骨后侧选定的38个位点,应用WS3811型数字式应变仪依次测量完整骨盆、耻骨联合分离1 cm、2 cm和2.5 cm时选定位置的应变值.结果 骨盆皮质骨在600 N范围内呈弹
采用自体髌腱及胭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越来越多,但临床上仍不乏争议。
期刊
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4例,除2例行截肢外,其余32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在计算机导航下骨解剖异常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10月共对5例骨解剖异常的膝关节行TKA(导航组),手术均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进行.随机选取既往未使用计算机导航的5例行TKA患者作为非导航组,均具有正常解剖标志.术后3 d常规摄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α、β、γδ角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中
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其治疗方法较多.采用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其通过后路的撑开复位、三柱固定,可以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常规的后正中入路,通常需广泛剥离椎旁肌或强力的牵拉椎旁肌,使其部分失神经和压迫缺血损伤,术后腰背疼痛,从而影响手术的疗效。
期刊
目的 应用传统影像学监测技术结合骶骨斜坡位影像学监测进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临床研究、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 方法经术前牵引复位及肠道准备后,以C形臂X线机在骨盆入口位、出口位及骶骨斜坡位影像学监测下对37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30.8岁. 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4~23个月,平均9.8个月.其中基本解剖复位28例,7例遗留2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其原因大多为坠落伤所致,其次为斗殴和交通伤,轻型颅脑损伤的数量多于中、重型.TBI后脑组织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其中,bel-2家族、caspases、p53以及早期反应基因等在TBI后的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随着老年人群的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逐渐增多.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导致患者胸腰背疼痛、脊柱后凸畸形和活动减少,影响患者的呼吸、消化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期刊
目的 探讨首诊为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急诊收治的44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19~85岁,平均53岁.轻型颅脑损伤(GCS 13~15分)17例,中型颅脑损伤(GCS 9~12分)27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摔伤18例,坠落伤6例,不明原因2例.手术治疗18例,保守治疗26例. 结果25例(57%)死于脑疝,15例(34%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