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久以来,数学教学就属于小学教学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应用题位于教学内容里面具备较大比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构成成分。故而,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予以改善,不但可与新课程改革所提需求相符,也能对小学生逻辑思维、判断能力予以培育。因而,小学数学教师需有效借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开展教学工作,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展开了探索、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微课
  当前,微课已被大面积适用到教育领域,其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具体为萦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实施短小、精悍的教学活动,不管是在引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抑或者授课等阶段均具备显著效用,特别是应用到小学教育中能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故而,小学教育需与学生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性、需求有效衔接,合理应用文备课创设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及质量。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及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1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如下。
  1.1科学化
  该原则注重微课内容的设计需依次推进,需与小学生成长特性有效衔接,设定适宜且健全的内容,并对内容设计的逻辑严谨性等持续优化、改进,从而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加以培育。
  1.2系统化
  该原则指出小学数学微课内容设计时,教師需对系统化特性的体现给予相应关注,给微课、教学内容的统一性给予支撑,且微课不但需具备微视频,也应拟定和其对应的教学计划、学生学习任务与合理的课后评价等内容。
  1.3突出性
  该原则表示在短小精悍这一基础上,微課需把学习重点、难点有效体系那,确保教学内容、表述的科学合理性。不管是题意讲解抑或者解答方式等均应优化设计,从而把微课教学的价值有效展现。
  1.4将学生当做重心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微课设计时需对学生个体特征有效思考,各阶段、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均应将学生的学习发展当做制度奥,从而给小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给予有力支撑。
  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分析
  2.1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
  在对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期间需对教学重点、难点有效把握,此次研究便以长方形、正方形问题类应用题为例,具体如下:
  第一,应对小学生学习需求有效了解。因小学生在长方形、正方形特性上不具备较好认识,题意理解具有误差,计算过程匮乏规范性,会促使结果不够准确,加之个体特征具有较大差异,故教师需在充分知晓学生学习需求后方可更好的设计微课内容。
  第二,对学习内容有效分析。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当做关键内容,计算过程当做学习重点。
  第三,明确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需对小学生对两者特性的认识和掌握予以强化,促使其明确长和宽的概念,并可把周长计算方式有效应用到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去。
  第四,微课教学。小学数学教师需对长方形、正方形相关问题予以整理、解答,把周长计算方式面向学生细致讲述,促使其经由小组探讨、巩固,而后将解答流程予以规范。同时,教师还需把微课教学需用到的课前预习资料、微视频等准备工作落实,且在具体应用期间持续改进、优化。
  2.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微课的应用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需与实际情况有效衔接落实前期准备工作,把预习资料、学习任务单下发到学生手中,而后对其观看微视频加以引导。在学生将相应微视频观看完成后,对其经由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与预习资料、学习任务单结合实施探究式学习加以引导,其间适当融入某些长方形、正方向周长计算问题,并高度关注各小组学生的学习状况。
  其次,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需针对各学习小组探究学习其间遭遇的问题进行合理指导,且对此类问题有效整理、汇总,而后促使各小组指定代表对小组学习效果展示,经由教师实施全方位且合理的评价。
  最后,在针对学生问题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面向学生讲述重点、难点知识,为其处理学习探究期间的问题提供帮助,而后把课后复习资料下发到所有学生手中,促使其自主选择最契合自身特性的方式进行课后复习。
  经由科学有效的应用微课创设趣味、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但可以确保小学生解题能力予以提高,也可对其知识网络的构建予以优化,且基于微课教学,小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等均可发生质的改变,不断可促使其数学成绩提高,也可给其日后学习数学给予有力支撑。
  2.3微课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对微课内容设计时需依照小学生各阶段学习需求、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同时,制作微视频期间,教师应落实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微视频内容科学、完整,与小学生认知发展特性相符,且必须确保微课具有生动趣味性,以确保小学生具备较好热情学习数学。
  3结束语
  细致而言,各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用微课时,需先对其设计原则具备充分认识,从而合理设计微课及教学内容。并且,其还应明确知晓强化微课的应用,不管是对授课阶段抑或者效果的优化均具备较好的推进效用。仅有如此,方可确保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微课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具备较好效果,并经由此改善教学质量及效率,以对小学生逻辑思维及数学能力予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傅洪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分析[J].大科技,2017(32).
  [2]金乐.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7).
  [3]蔡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85):71-71.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Flash动画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年轻人现在在学习动画的制作。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计算机制作Flash动画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Flash;方法  现在,我们在网络上随处可以看到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Flash动画设计也是一个当前的热门专业,真正要做出一部分满意的Flash动画,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心力的。那么怎样学习Flash制作呢
摘 要:师生关系是职业高中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高中不和谐师生关系的现状及成因,探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对策,以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  关键词:职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职业高中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  当前职业高中师生关系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对抗型师生关系和冷漠型师生关系。  (一)对抗型师生关系  对抗型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因思想
摘 要: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与他人交流的基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让幼儿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往往会忽略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主要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策略,旨在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促进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的一门课程,从整个课程学习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不仅仅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课程,还发挥着其它的功能与作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作用,文章就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为主要的着力点,介绍了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集中进行策略分析,从而更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传承的关键,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基础。在小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打开孩子们的知识面,进一步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内容,在传统美德和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助力。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
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他未纳入试点范围的广大城乡老年居民热切盼望早日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地方政府、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要求尽快实现两项制度全覆
沁水县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之间,海拔500~2300米,年平均气温6.5℃,年降雨量516~756.4毫米,无霜期115~195天。为了开发高寒麦区,提高小麦产量,从1984~1987年,我们在贫困
摘 要:新课改已走过了好几个年头了,要求教师在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教师的发展等方面都要有所提高,不断总结与探究。本文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教学中,对初中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从教初中化学已二十个年头了,已经历过几次课改,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学校从教,接触的差生很多。我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很多,学生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如
期刊
材料和方法选取20个组合的F_2代种子,混合筛去瘦秕粒除去虫蛀粒后,分别放在-1.5~0℃和0~2℃的冰箱中浸泡,然后配制比重1.20、1.22、1.24、1.26的盐糖溶液和比重为1.10、1.20、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使儿童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那么,小组合作在品生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合作”这一活动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有生命力,它不仅使师生间、生生间能够很好的交流;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作用,便于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