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715203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都是以客观冷静、细腻敏感的语言来展示任务形象的,将人们精神层面的困境揭示的淋漓尽致。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包括变形是孤独的顶峰状态、儿子在父子冲突下的孤独、活着是孤独的旅程等。
  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前言:
  古罗马神话中,丘比特的箭所到之处,人们会在瞬间萌生爱情,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而“现代守夜人”卡夫卡也有一箭,但是它的箭矢上却有着浓厚的黑墨,箭头上分明刻着“孤”、“独”两字。一旦被箭射中,那么会立即染上致命伤——孤独。这些人既不会就此死去,也不会有获救的可能,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慢慢地恶化,直至生命终结。
  1、变形是孤独的顶峰状态
  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的孤独是变形的先决条件,而变形是孤独的顶峰状态。如果主人公对自己的上司和所做的差事不抱敌意或者是他不理睬自己的父母,毅然的结束它的差事,进行公开的反抗,那么都就不会出现变形的可能,也就不会产生孤独的感觉。格里高尔的内心是孤独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工作上,他承受着孤独的折磨,文中的描述是这样的:“我所做的差事是多么的累人,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还要经常碰上各种烦恼,担心倒换火车,吃到劣质的食物,所交朋友也都是泛泛之交,没有知心朋友”。
  在回到家里之后,主人公仍然不能摆脱孤独的阴影,他的妹妹是唯一能够让他感到温暖的人。作品中的描述是这样的:“不论是家里人,还是格里高尔,大家都心照不宣,家里人接过他的钱,而格里高尔愿意交付这些钱,可是却怎么也不能让格里高尔生出温暖的感觉,只有妹妹能够让他感到亲近”。在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下,格里高尔自身苦不堪言,始终忙碌于两点一线之间,这使他失去了非常多的生活乐趣,其中就包括他的爱情。在墙上挂着的贵妇图,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人都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性和自然性。自然性主要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社会性主要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一般来说,人主要的活动就在于家庭和工作,人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跟自身关系紧密之人,一旦这些发生异变,那么就会将人孤立起来。《变形记》中主人公就是处于这种状态,所以他的孤独无人能解,唯有自己。
  2、儿子在父子冲突下的孤独
  卡夫卡《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家庭是以他的父亲为中心的,而格里高爾与他的父亲有着不可调和冲突,在这个冲突下,主人公被孤立已经成为事实。《变形记》小说以主人公变形之后的生活为主线,期间还有着主人公对以前生活点滴的回忆。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我们不难发现,格里高尔眼中以往生活的幸福、宁静、稳定、温馨全部都是他在自欺欺人。为了给双亲还债,它没有时间欣赏路边的风景,终日奔波,在家里还很少与人交流,他坚信再有5-6年就可以为双亲还清债务,如愿的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但是他的想法大错特错了,父亲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暴力、厌烦和拳头。
  例如:来催促主人公工作的协理,被他的甲壳虫相貌吓得大惊失色,随即逃跑,而此时作为父亲不但没有去追回协理,相反举起报纸和手杖一边恐吓一边跺脚,将主人公赶回屋子里。在面对突发事情时,他的父亲不是想着与儿子一起面对,反而站在了其对立面,由于在变形之后,主人公的身体较宽,无法及时退回房间内,被它的父亲袭击,导致满身鲜血淋漓。按照小说的正常发展,主人公生理上属于动物,受伤之后,所流出的血应该是粘质脓液,但是作家在文中所用的却是“鲜血淋漓”,这样凸显了主人公儿子的身份,同时也说明了父亲对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爱惜之情。然而儿子仍然想着去体谅家人,无奈却又被父亲用苹果砸中,陷入后背,这成为主人公绝食、失眠,走向死亡的重要因素。这也让主人公看清了在家中的地位,他除了是家中的经济来源,其余的什么都得不到,这种父子冲突中,孤独是主人公唯一的归宿。
  3、活着是孤独的旅程
  《变形记》中主人公不仅是由于孤独而变形,同时在变形之后变得更加孤独。变形之后,起先是将其关在窒息难耐的斗室中,只有一墙之隔却将他与家人的沟通直接切断,这直接使得主人公与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紧接着是与他相伴多年的家具被家人全部搬走,随后是废旧的杂物,他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于是主人公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独自的待在某一个角落,一动不动,在此期间,孤独的感觉越来越沉重。罗瑶曾说过:“在主人公变形之后,他具有人和虫双重的身份,因此,他所承受的孤独也是双重的。反之,也可以认为主人公既不是人,也不是虫,他脱离了人与虫的世界,体验着孤独和绝望”。
  主人公是虫形态的人,他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性和尊严,父亲的暴怒打击、母亲与妹妹将他喜爱物件强行搬走、吃的东西越来越差、房间也没有人打扫,甚至妹妹的一句话取消了它成为家庭一员的权利。而作为具备人类行为的虫,却没有虫类的特性,身体笨拙,对虫的饮食不习惯,多次挨饿。更加让人不明白的是,主人公经常会站在人的角度去想虫的问题。主人公以甲虫的角度看待问题时,总是看到各种人类社会的丑陋嘴脸,这使得主人公更加的恐惧、孤独。
  结论:
  综上所述,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变形之后,孤独、恐惧、绝望比之以前更甚。经过上文分析可得,主人公变形前后正是其孤独感最强烈的时期,这种孤独无人能解;在父亲的威压下,儿子的生活苦不堪言,逼着主人公走向死亡;主人公即使活着也是在孤独中寂静、沉默,直至死亡。因此,论述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能够体会到人间百态。
  参考文献:
  [1]张青华. 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孤独与反抗[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王韬,隋欣.浅谈卡夫卡《变形记》的艺术内涵[J].艺术研究,2015(01):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苏轼被贬黄州后,心境更为洒脱、平和。在乐观的心态下,创作了清新明朗、朴实无华的农村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其农村词在对农村生活进行描写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人生观照,展现了乐天知命的达观心理。以农村题材入词不仅具有开拓性意义,同时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苏轼;农村词;开拓性  作者简介:高云飞(1991-),女,汉族,吉林敦化人,吉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艺美
摘 要:《艺术的故事》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是贡布里希教授(E.H.Gombrich)的主要著作之一,什么是艺术?从史前文化到现代主义艺术史的发展流变过程经历了什么?在本书中都可以一窥究竟,作者采取图例与史实并用,对比与分析共存,他广阔的艺术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结合,使得整个艺术史的主线脉络在读者心中铺陈开来。本文以书中所述的艺术史发展进程,对当时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表现内容等进行探析。  
摘 要:“三言”作为明代话本小说的杰出代表,冯梦龙用大量笔墨对以往被文学作品忽视的商人群体给予了细致描绘,其中吴地商人尤显突出。从这些商人的经商历程中让我们深切感知到明代吴地商业的繁华,同时也从各个层面了解明代中叶吴地商人们的经商之道。  关键词:三言二拍;吴地商人;明代商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2  明代最杰
摘 要:托尔斯塔娅将语言和文字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在表达方式上,她利用语言的不同安排,创造出不同的文字世界,在文字运用上,她采取不同角度,赋予它们新的语言定义。她的作品基本是在缅怀过去的气氛中铺陈其情节和构建起文字世界:她运用大胆的数字和技巧与多样化的题材丰富作品的情节,改变作品里任務与对话的单调表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叙述角度;修辞多元化  作者简介:孙艺丹,女,汉族,天津人,四川外国语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校极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参与式研讨课:“大学音、体、美专业英语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和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中国文化传播的大学英语音、体、美专业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S[2017]GHB)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这部励志的小品电影,有别于其他印度电影的唱歌跳舞风格,讲述漂亮传统的家庭主妇莎希(Sridevi饰演)由于不懂英文而得不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拾取其中几个主要观念进行简介,以展现传统中国的价值体系和国人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善;诚;仁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一、“善”  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这是毋庸置疑的。古代的训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即有“
摘 要:《地球之眼》重点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人物因不同人生选择导致命运的起伏,从而揭示了人在面临选择时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本文将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中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结构主义;二元对立;《地球之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2  《地球之眼》这部作品向
在我年幼的时候,从心底里就恐惧打针,吃药这两种比疾病更使我痛苦的治疗方法。医院是使用这两种“酷刑”的指挥所,以至于儿时的我每每路過儿童医院,就本能的表情严肃,双手握拳,后背挺直。这一系列的条件反应到我五六岁时才得以改变。  那年冬天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轮流病倒,我也没能幸免。由于我的不配合,使病情急骤恶化,后经人介绍了一位中医,用很神奇的治疗方法——在穴位上滴上中药,再用专用小罐作用于穴位,几天后病情
摘 要:在20世纪乡土抒情小说的创作中,沈从文和迟子建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迟子建继承和发展了沈从文的文化立场和创作风格。他们都是都市文化背景下乡村生活的歌者,他们的作品充满着知识分子深厚的责任感。  关键词:沈从文;迟子建;乡土抒情小说  作者简介:王永芳,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
摘 要:绘本以插画为表现重点,是儿童求知、智力增长发育、对世界认知的重要途径。绘本的插图设计以儿童为本位,结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从儿童的心理去考虑,利用插图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让儿童通过自身无穷的想象力和感悟力理解绘本传递的无穷的信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关键词:绘本;儿童;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