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说法》看接受美学的运用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转型期,普法的重要性凸显,相应的普法节目应时而生。《今日说法》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接受美学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把“读者中心论”作为制作该栏目的第一要义,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追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
  【关键词】《今日说法》 接受美学 受众需求 期待视界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要保证社会生活和谐、平稳、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制,普法工作无疑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新闻媒体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央视《今日说法》于1999年1月2日开播,每期15分钟,至今已有十余年,该栏目重在普法、推动立法、监督执法,为百姓办实事。该栏目采取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秉承可看性强,条理分明的风格,努力把新闻元素和法律元素相结合,使节目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和社会互动面。较高的节目品质再加上对受众需求的满足,使得《今日说法》赢得了较高的口碑和荣誉,担负起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和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双重使命。该栏目之所以成功,还得益于它准确的受众定位与“受众本位”思想。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又称为接受理论或接受研究。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动态过程,抛弃了过去只重视作者、作品之维,而丧失了文学的接受和影响之维的做法,提出“读者中心论”——认为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是文学作品产生效果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传播者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少了接受者的认可,传播就不会有什么效果①。接受美学主张的以读者为中心、走向读者的观点恰和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理论相吻合。因此,任何一档栏目要产生社会效应,首先必须被受众所接收。法制节目也不例外。《今日说法》从节目内容、节目风格、节目编排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受众需求,以求达到社会效应和自身价值的双赢。
  接受美学把读者的作用看得十分重要,认为“文学作品的诸价值在读者身上的具体实现,是文学效果,是文学多元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达到。”②然而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们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很可能不会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续太久。《今日说法》努力践行关注民生、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满足了受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在节目内容的制作方面,《今日说法》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接受能力,为观众收视节目的方便,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由新闻事件引申出法律知识。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每期节目素材都是来源于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受众对法律更持久的兴趣。在牢牢锁住固有受众,保持他们对栏目较高忠诚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受众群体。
  《今日说法》在节目风格上,贴近普通受众,严肃中渗透着对群众的关爱,幽默中透露出对违法犯罪的愤恨。2002年8月改版后《今日说法》提出一句响亮务实的口号: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改版使整个节目比以前更富曲折的故事情节;更细致的人物刻画;更详尽深刻的法律阐释和更浓厚的人文关怀。在法律已经渗透到生活各领域的今天,《今日说法》用法制眼光透视热点事件和社会现象,对法律知识十余年的宣传普及,使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让受众明白在生活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主持人撒贝宁、张绍刚更是以独特的主持风格、丰富的法律知识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和认可,也为这个非黄金时段的栏目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其次,《今日说法》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不同阶层的受众群。该栏目从众多的案件中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在向受众介绍案件的经过、案件的侦破过程的同时,邀请法律专家将法律知识和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条文进行讲解,给人以启示,让观众知法、学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如今年初 《今日说法》的一档节目介绍家住郑州的付先生刚买的房子由于装修工疏忽致漏水,使楼下业主家的卫生间墙壁被泡坏。楼下业主提出,恢复其卫生间原貌,否则赔2000元。但装修工不愿赔钱。本案涉及的法律知识较多,关系较复杂,因此在节目中,主持人和法律专家由浅入深分析案件,指出因楼上漏水给楼下造成了直接损失,应作出赔偿。因为付先生和装修工要承担连带责任,同时楼上业主可向装修工追偿。清晰明了的分析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也解答了他们类似法律知识的困惑。十余年来广大受众已把《今日说法》当成普及法律知识的窗口和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今日说法》的报道广度力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是指读者在接受活动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意向。观众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③因此,在收看电视节目过程中,如果观众的收看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界一致,观众就会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如果节目大出意料之外,超出了观众的期待视界,他们会感到振奋。走向受众,就要注意到受众的千差万别,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期待视界”,对传播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且,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理解是“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同时,观众具有的不同的“期待视界”,原因在于:首先是个人差异。个人心理结构不同,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不同等,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其次是社会类别的不同。年龄、种族、收入居住地等社会类别相同的人,大体上选择相同的传播工具、接触相同的内容,并做出近似的反应。第三是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的社会关系如职业、教育、以及非正式群体等,对他们怎样看待传播的信息有重要影响。《今日说法》播出的的法律案件,不仅能满足观众的获知心理,更能帮他们充实法律知识,每期节目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如今年10月份的一期节目讲的是买车男子修理厂“试车”一去不返而车主向修理厂索赔的事。有的人支持车主的做法,认为修理厂监管不到位,而有的人则认为车主的要求不合理,不应理会。经过主持人和法律专家的讲解,让车主和更多的受众明白了在发生此类事件时车主和修理厂都有相应的责任,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今日说法》作为一档家喻户晓的电视普法栏目,它在保持独立、冷靜、理性的同时,把“读者中心论”作为栏目的第一要义,力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站在公平、正义的立场上,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该栏目对接受美学的应用和深入理解得到了受众最大的肯定。
  
  参考文献
   ①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339页
  ②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268页
  ③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第169页
  (作者:河北大学0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其他文献
有毒物质侵权会造成精神损害在内的非财产性损害,法律的适用应对被侵权人的救济持开放态度,宜通过解释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完善毒物侵权中具有特殊性的精神损害赔偿,并
一位80岁的失明老太太从4层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出门买菜归来的保姆见状,抱着老人痛哭不已。据保姆说,因为她准备要回家过春节,老人不让走,晚上还为这事哭了,没想到发
人情世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人情世故能够帮助我们缓和与其他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比较容易让其他人感到与我们交往的愉悦感与建设性。这里我列举出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用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人情世故:  ——即使不是对大人物,我们也要用请教的态度、口吻,而不是傲慢的姿态与别人说话。因为人不可貌相,很多实用的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活与工作中。  ——在吃饭的场合做主动点菜者,最好别请主
大陆法院对台送达民事司法文书究竟应达到何种标准?一般认为,如果大陆法院对台湾地区当事人的送达符合大陆法律规定,则不构成送达错误。近期,台湾法院在其司法实践中对大陆法
一家通讯公司的人事主管讲了这样一件事:人事主管经常要到人才市场招聘人才,发现有一个人经常出现,那个人的态度始终是谦恭的,最后总是说:“我一直希望加盟你们公司。”  可是,这个人只有大专文凭,而公司招用的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他根本没有被录取的机会。到了第四次,主管直言告诉他:“公司的录用标准其实是硕士生。”主管的意思很明白,让他不必向公司投递简历了。  但他仍是说:“我一直希望加盟你们公司。”主管
本文以2014年-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求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能够
【摘要】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媒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为之服务,在新闻报道内容日新月异的当今,形式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受众心理的分析,探讨了旧的新闻评论的短处,总结出适合当今受众心理的新形式。  【关键词】新闻评论 形式 创新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
为获得可用于稻麦周年地区土壤流动的离散元仿真模拟参数,该研究利用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EEPA接触模型对稻麦周年地区黏重土壤进行相关参数标定,以土壤材料参数(土壤颗粒间静摩擦系数、恢复系数、动摩擦系数、土壤剪切模量及土壤泊松比)和接触模型参数(黏附力强度、接触黏附能和接触塑性比)为标定对象,以室内试验及不同参数组合下仿真得到的土壤休止角为响应值,基于响应面优化标定土壤离散
利用气相色谱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植物源的4种食用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进行表征分析,基于表征数据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并在此基
◆误解之一:中国人个个都很勤劳。然而实际上,大多数中国公职人员的工作热情远不如美国同行。在许多中国行政机构、国有企业里,人浮于事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此外,中国西部的人们似乎比不上沿海地区的人们勤快,因此中国的沿海城市比较富裕,除了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之外,和生活在当地的人们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误解之二:大多数中国人生活上近乎穷困潦倒。尽管从收入来看,中国人的确比美国人低得多,但实际上就衣、食、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