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将探讨三国故事由历史进化到小说的过程中。罗贯中截长补短、踵事增华的创作技巧,以及提出《三国演义》中“集团”的概念。
  关键词:三国;集团;历史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3-91-94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中最优秀、最流行的一部(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导致有些学者在讨论三国的历史问题时,不举《三国志》中所记的史实,反而以《三国演义》的情节为佐证,对此,章学诚先生评道:“《三国演义》,则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所惑乱,如桃园等事,学士大夫直作故事用矣。”
  
  一、《三国演义》的“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赤壁之战等等,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以及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等,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就是“七分事实”。历史小说的创作,在涉及历史之时,原则上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可杜撰或捏造。否则,就不是历史小说了。但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不等于三国历史,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作虚构的,夸张的。不但历史上不存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献密计黄盖受刑”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等事件,即使是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也不是从《三国志》里照搬到《三国演义》中来,而是作者依据“尊刘贬曹”的思想给予加工改造,有的加以美化、神化,有的则加以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已是艺术的典型,就是所谓的“三分虚构”。《三国演义》为如何写作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基本经验,也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历史到小说加工的过程。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提到:“说《三国志》者,在宋已甚盛,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龙宜于讲说。”学界普遍认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将元朝的《三国志平话》加以改编,而《三国志平话》,则是源于宋代说书人讲述三国故事的底本。所以我们可以说,《三国演义》是经过漫长历史累积,揉合了《三国志》历史的真实性以及说书人“说三国”的故事性创作而成。
  三国的故事在《三国演义》成书前,早在民间已经广泛的流传,《三国演义》成书后,更扩大了其影响力。满清人关之初,《三国演义》被翻译成满文,是八旗将领必读的军事宝典。除了在中国,早在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日本人湖南文山就把《三国演义》译成了日文,这是《三国演义》最早的外文译本。此后三百年来,《三国演义》已经被亚、欧、美诸国翻译成各种文字,其中以日本、韩国受的影响最大。然而《三国演义》的大成功,却使得三国的正史——《三国志》,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忽略。
  从隋唐开始,三国故事就是通俗文艺中最重要的创作素材,《大业拾遗记》中记载隋炀帝在曲水观看的“水饰”中,就有三国故事造型。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中有这样两旬:“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流传之广泛,连儿童也相当熟悉。宋代苏轼《东坡志林》中提到:“王彭尝云:‘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由此可见,“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在宋朝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并非是《三国演义》成书后才形成的观念。元代戏曲的兴盛,使三国题材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的剧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等人,都创作过三国戏。
  在小说方面,宋代说书人“说三国”的底本未曾发现。现今发现最早的三国故事话本,是元朝至治年间(公元1321—1323)年建安虞氏刊刻的《三国志平话》,以及在此前后刊刻的《三分事略》。二书的内容、风格基本相同,应该是同一书在不同时期的两个刻本,而后代都以《三国志平话》为代表。《三国志平话》全书约八万多字,分上、中、下三卷,以刘蜀集团的兴衰为主线,全书叙述简略。文字粗糙,但是它却是第一本将众多三国故事串连在一起的著作,它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简单的雏型。《三国志平话》之后,就是经由罗贯中的改编润色而成的《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元年本)。《三国演义》面世以来,三国的故事就都以其为定本,后人虽有毛宗岗父子的评改本,但大致上不脱离罗本的《三国演义》。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分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三国时期六十年间的历史,最初是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行,至北宋始合刻为一,并改称《三国志》。前人论《三国志》之失,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帝魏及改汉为蜀;二、因索米不成,不为丁仪、丁赓二人立传;三、因私憾之故,讥诸葛亮。本文不讨论陈寿作史时的用心,只看《三国志》书写之法,《三国志》与前史不同者,即创为“逼护之法”。《三国演义》承袭《三国志》之事,遇护方向却截然不同,《三国演义》极尽能事地“尊刘贬曹”,虽然这种倾向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但也显示出了罗贯中在创作上的情感倾向。尽管拥护歌颂的对象不同,《三国志》的遇护之法的创作方式,对《三国演义》,已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国志平话》(以下简称《平话》)是讲史的文本,是说书人用来简单纪要或提示性的文字底本,所以《平话》的篇幅较《三国志》、《三国演义》都要短,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以时间先后为叙述主轴,人物散落各处。剧情浅尝辄止,没有过多详细的描述。话本的形式特征对《三国演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夹杂“诗曰”来作为串场,“诗曰”有些是前人作品(例如杜甫的《蜀相》),有些为前人诗文所未见,应为说书人的即兴创作(例如形容吕布的诗:一箭功成定太平,雄兵三万罢戈庭。当时骁勇无人及,至使清名后世称。);二、平话中带有浓厚的神鬼宿命思想,如《平话》一开场以阴间审案,说明了汉被魏蜀吴瓜分,实为“来报高祖斩首冤”,来报仇的分别是西汉开国功臣彭越、韩信、英布等人,所以“交韩信分中原为曹操,交彭越为蜀川刘备,交英布分江东长沙吴王为孙权,交汉高祖生许昌为献帝,吕后为伏皇后……”,而负责审理此案的则是司马懿,象征了因果报应及最后的结果将是三分归晋。
  
  二、《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塑造
  
  由于《平话》的内容过于简略松散,无章无节,故笔者仅将《三国志=》及《三国演义》的章回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比较:
  


  由以上图表可见,《三国志》以魏书为重心,《三国演义》以蜀汉的活动为重点,而蜀汉又以诸葛亮为其中心人物。本文就以诸葛亮作为一个范例,来演示《三国演义=》是如何分别截取《三国志》和《平话》的内容为己所用,而这又在《三国演义=》中造成怎样的小说效果。
  (一)诸葛亮的登场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 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国志平话,卷中》:“先主、关、张三人与徐庶送路,离城十里酌别,不肯相舍;又送十里长亭酌别。先主犹有顾恋之心,问曰:‘先生何日再回?’徐庶曰:‘小生微末之人,何所念哉?今有二人,……先主问谁人。”
  徐庶曰:“南有卧龙,北有凤雏,凤雏者庞统也;卧龙者诸葛也,见在南阳卧龙冈盖一茅庐,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可为军师。”先主听毕,大喜;与徐庶相别,却还新野。无数日,兄弟三人前往南阳卧龙冈去请诸葛有诗曰:“一言可以扶家国,几句良言立大邦。直北遥观金凤尾,向南宜视伏龙冈。话说中平十三年,春三月,皇叔引三千军同二弟兄,直至南阳邓州武荡山卧龙冈庵前下马,等候庵中人出来。”
  与《三国志》、《平话》相比,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则颇费周折。一般来说,诸葛亮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到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总共出现了69回。也有学者将诸葛亮出现的部分定为第三十五回到一百零五回,共71回。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中,刘备狼狈逃到新野,遇到隐者水镜,“水镜曰:‘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玄德急问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抚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问时,水镜曰:‘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暂宿一宵,明日当言之。”’,隔曰“玄德再问:‘伏龙、凤雏,果系何人?’水镜亦只笑曰:‘好!好!”’水镜的态度神秘,故意隐瞒姓名,诸葛亮也没有出现,但是已经埋下了很好的伏笔,挑起读者的好奇心,是十分成熟的小说写法。
  第三十六回,徐庶辞别刘备,没想到又“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闻徐庶之语,方悟司马德操之言,似醉方醒,如梦初觉。引众将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张前去南阳请孔明”至此方把水镜埋下的隐语写明。
  这一部分,罗贯中取《三国志》一段:“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来衬托孔明的身价不凡;取《平话》的情节,踵事增华成“徐庶回马荐诸葛”一段,写了刘备爱惜人才的表现,徐庶忠孝难两全的内心挣扎,在这些冲突之下。才把诸葛亮正式推到读者面前,罗贯中对史料与故事结合的编写能力,信手拈来。为己所用。
  (二)诸葛亮的辞世
  作为正史,《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辞世写的很简单、准确:“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平话》中对诸葛亮的辞世则一贯地加入话本的玄迷色彩:“军师附耳低言,说与姜维言:‘我太岁大小运行。’军师引手下三千军离街亭约百里……令人唤出一娘娘,当面问:‘此处属那里?’娘娘言:‘祁山祁州凤翔府,此乃是黄婆店。’又问今岁好大雨。娘娘言:‘卧龙升天,岂无大雨?’娘娘又言:‘官人勿罪。岂不闻君亡白帝,臣死黄婆?’军师思,果有此言。又问西高山甚名?娘娘言:‘秋风五丈原也,言毕,娘娘化风而去,不知所在。军师军屯于上。军师自思:前者老妇所言,实为不祥。”最后孔明果然死于五丈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去世的片段集中在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本回中有著名的诸葛禳星、魏延踏灭七星灯的剧情。既极力描写了诸葛亮的神通广大,亦透露出“天命不可违”的道理,比起《三国志平话》的神鬼预言,在思想及创作手法上皆更胜一筹。
  诸葛亮已经去世之后,在《平话》中写了一段“军师传书”给司马懿,说道:“吾死,汉之天命尚有三十年,若汉亡,魏亦灭,吴次之。尔宗必有一统。若尔执迷妄举,祸及尔也”。把司马懿给劝退,“以此司马各立边疆,不与汉争锋,还朝。”此情节被罗贯中编排人《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武侯显圣定军山”,对象转换为钟会。诸葛亮显灵对钟会言:“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人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同样描写死后有灵,罗贯中吸取了《平话》的一段,将时间延至蜀汉即将灭亡的时候,更显诸葛亮至死对蜀汉的拳拳忠心与对蜀汉人民的爱护之情,深刻鲜明地将“两朝开济老臣心”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三国志》的历史客观叙述。经由《平话》的民间艺术加工,再到《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此人物创造注入了自己主观的倾慕与敬仰,最终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的形象。
  
  三、《三国演义》中“集团”的概念
  
  《三国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以纪传方式,将三国事分散在人物传记当中;《平话》将三国各事笼统混为一谈,可以说《三国志》是以人物为出发点,《平话》是以剧情为重心。而罗贯中则是巧妙地结合《三国志》和《平话》,以“集团”的方式来描述三国事,这是《三国演义》博采众家优点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概念。
  “集团”的社会学定义为“集团是为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社会团体”㈠,《三国演义》的“三国”,其实就是刘备集团、曹操集团、孙权集团,“集团”的含义既概括了“三国”之人、事,还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为罗贯中叙述故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集团”对《三国演义》而言是最重要的依循,人物不以血缘为亲,而以“集团”为依归。譬如桃园三结义、曹操与夏侯悖、孙权与周瑜等的关系,对整个集团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有血缘关系的,如诸葛亮与诸葛瑾,分属不同的集团,虽然为同胞兄弟,但联系并不多。人物和故事跟“集团”的密不可分,而“集团”的发展也与个人关系息息相关。这样的叙述方法使复杂人物事件得以集中,再层层推开,剧情脉络清晰,而又能交互影响,使平白的叙述成为一个有机体。
  清史专家杨启樵曾提到对历史小说的看法:“令人诧异的是,(作者)一方面依据史实,做到无一字无来历,另一方面则完全脱轨,纯粹属于个人想象。当然这是小说,并非历史重现,因此添枝加叶、移花接木,自可允许。”其后又提到:“然而历史小说加工不能不有限度,故事中人物若是虚,容易发挥;若实有其人、确有其事,便会受到一定的拘束。”历史小说不同于一般可天马行空想象的小说,历史小说必需受到“历史中的真实”限制,全部根据史书的创作,虽有可信度,但却味同嚼蜡。《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在于罗贯中运用灵活的创作手法,利用“集团”的概念巧妙地结合历史与故事、人物与剧情,使小说中真实性与故事性兼备,在不影响史实的情况下,达到小说创作的成功,在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心理效用和教育功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清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兵败、在成都就义,当时目睹石达开之死的的黄彭年,在书信和日记中留下了记录。他的日记《黎雅纪行》已有抄本行世,书信则未见。最近在贵阳出现的黄彭年覆唐炯书,内容涉及石达开的途穷就俘与从容就义、清军背信杀降、黄氏对石迭开的评价,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键词:太平天国 石达开 黄彭年  中图分类号:k2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
期刊
内容提要: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之一,他出生于名门望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早就名满天下。他早年交游广阔,与当时的一帮名士朝夕对酒作诗,品评当世人物,颇有济世之志。后来,因得罪了小人,自已落得四处飘零,又由于农民战争及清军的蹂躏,他的大部分好友都散去或死去;明清易代,他又成了夹缝中的遗民。他虽然英年早逝,但短暂的一生却历经巨变沧桑。  关键词:侯方域生平明末清初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
期刊
内容提要:《诗经》中的农事诗实即一系列农事礼仪的仪式乐歌,其中,最重要的农事礼仪莫过于籍田典礼。考察《诗经》中的农事诗,作为籍田典礼的仪式乐歌的只有两首,即《噫嘻》和《臣工》,前者为籍田中发布开耕命令的乐歌,后者为耨礼结束时告诫农官的乐歌。  关键词:农事诗籍田仪式乐歌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4—5—11    周人是一个以“农德”为特
期刊
内容提要:文章从科举制度层面透析太平军军兴之因,用史实揭示了清廷通过大开捐纳和竭力恢复科举制的整合和控制功能,赢得了大多士绅的归附,打赢了与天国政权之间的人心和人才争夺战。但这也造成了官民流动机制的变异,清廷功利政治的泛滥。它拓宽了太平天国运动史的研究视野,对全面认识晚清政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 晚清 科举制 捐纳 士绅阶层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内容提要:明清易代之际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满清政府为定鼎天下所采取的用人政策,导致清初“贰臣”大量产生,并直接影响着贰臣们的生存境遇。世代传承的儒家所信守的忠孝节义观念,使得贰臣文人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心理负担沉重,人格心态矛盾复杂,进而导致其文学创作发生巨大嬗变。  关键词:明清之际 贰臣文人 心理重负 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
期刊
内容提要:在中国绘画史上,团扇扇面形制和花鸟绘画题材同时在宋代兴盛开来,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又共同促进了南宋“边角之景”绘画图式的形成。而且北宋画家便具备了“以小观大”艺术思想和表现能力,“边角之景”的出现可谓水到渠成。“边角之景”又带来了“大斧劈皴”,形成完整的南宋山水画风貌。这种绘画风格并不是特殊的时代产物,更不是“残山剩水”的政治写照。  关键词:残山剩水 团扇面 花鸟画 边角之
期刊
内容提要:黔中屯堡人多指认自己的祖籍是“南京应天府石灰巷”,家谱族谱中可看到各省都出现“石灰巷”的地名。在对南京自明代以来地名考察后发现。这是清代以后才出现的地名,兼与云南移民指认家乡为“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相比较。我们认为屯堡后裔通过对祖先“调北征南”光荣使命的颂扬,下意识地将调北填南、克军放避等“次等来源”进行改造,“征南将士”被看成这一族群的“共同血统”,这种身份意识强化了屯堡人的祖宗崇拜。帝
期刊
内容提要:汤序波编撰的《楚辞讲座》是汤炳正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为研究生授课的课堂讲记,该书集中体现了汤先生的治学态度、学术主张,是本楚辞学乃至学术研究的入门书。编撰者尊重讲稿原貌;洞悉学术脉络;力求完备周全为全书锦上添花  关键词:楚辞;汤炳正;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1222.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3-108-11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
期刊
内容提要:贵州驿道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是多层面的,既有作为驿道整体的文化价值,包括散落其间的不可移动和可移动文物自身的历史价值,及因驿道而产生的不同区域间交流、对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又有驿道赖以存在的生态价值和驿道沿线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旅游价值。  关键词:贵州驿道文化线路价值构成  中图分类号:1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4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回顾乾隆年间清政府高级官员之间关于是否全面丈量贵州土地的政策争论,试分析国家力量向边地伸长过程中国家视角与地方视角如何冲突和妥协。  关键词:清丈黔田 邹一桂 包柞永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3-12-14    一、“清丈黔田”之争    “七年(壬戌,公元一七四二)春二月,学使邹一桂还朝,疏请丈量贵州田。御史包祚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