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虎啸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ks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山屯的老炮手耿壮山老了。
  岁数一大很多事情便找上来了,冷清呀病痛什么的免不了,可除此之外呢,老炮手还多了一个做惊梦,在梦中,许许多多动物活了起来……他经常大喊大叫,惹得炕下边的大黑跟着叫。
  没辙了,睡觉前老炮手把他那把双筒猎枪放枕头旁压惊,也不行,干脆,起身两手搭膝盖上盘坐直到早上吧。
  一连下了好多天雪,终于出太阳了。
  过去给他当二炮(助手)的大鲁牵着大黑过来了。
  扫了雪进屋里,说,师傅,还是把这狗还给你吧,至少能做做伴呀。
  老炮手盘坐那儿摆下手,前两天他把大黑牵给大鲁自有他的打算,他没说什么。大鲁看师傅脸色是想清静会儿,就知趣地牵着大黑走了。大黑不情愿走,直叫。
  风极硬,一股股的从窗框缝隙挤进来。老炮手抱着他的猎枪坐土炕上一动不动,浑浊眼神间或一闪。
  早些年,方圆百里谁不知道他耿壮山呀,常有人来看他猎获的老虎、黑瞎子,还有来要野猪肉、野鸡、兔子的,小屋没有冷清时候。
  那是过去了。
  老炮手脸上纵横的深纹扭几下,只见他慢慢下地换身整洁蓝衣服,束腰围,打绑腿,戴上狐皮帽,屁股绑了块猛兽皮推开了门。院子显然被大鲁打扫过了,老炮手面无表情围了小屋转,轻轻念叨了些什么,背上猎枪往屯外走。
  穿山屯大都是留守的老人了。他们捂着厚帽子扫门口雪。木锹划在硬地上的动静很好听。张二愣他爷直起身和老炮手打招呼,老人家有些奇怪:是呵,早不见老炮手背了枪出门了,一者国家禁止,再者,山上本来也没什么东西可打了。
  老炮手哼哈地回了一句什么继续走,雪厚,趟起来吃力,毕竟是八十多歲的人了,还加上一身难治的病。过砬子河的冰面上还滑了一下,他手撑着冰,过了河不远,在石砬子上休息。
  一群蓝大胆鸟在雪上嬉戏。
  哎,它们啥时候都不孤独。
  以前,我也不孤独的,以前到处都是野鸡、兔子的,傻狍子不时地跑来跑去。一扬枪,一股好闻的火药味散尽,你就只管去捡野味好了……“他大叔”“耿大爷”“老爷爷”,人们那时候叫得真热情呀。
  尽打生物了,一生没娶,也没别的亲属,留那么多野味没什么用,送给乡邻吧。
  老炮手的鼻子抽了一下,拿开烟斗,浑浊眼睛亮了一下。他看见岩石缝白雪旁,傲然开着一簇紫莹莹的达子香。
  砬子上还有这种花?
  多少年前的声音响起来了。
  “你喜欢这花吗?”
  “当然了,可我不喜欢你老去打猎,你为什么要打死它们呐?”
  “这个,我,我也是喜欢。”
  老炮手当时不太知道女孩子的心思,当时,他以为什么都来得及,以为青春永远没有止境。老炮手似乎散无目的地走哇走,不知不觉竟攀登到一段石壁顶上了。哪来的力气呀?青春的活力死而复生了吗?哪能呵。
  坐下喘气,远方的太阳烧红了天。
  他浑浊的眼睛试图穿透天边的层云。
  早年闯关东的时候……血气方刚,以为能打虎的人就如何如何了,想到这儿,老炮手身子禁不住动了一下,屁股上坐得正是小半张的虎皮哩。
  现在,早就看不见老虎了。那虎啸声,老炮手想找一个词形容一下,雄壮,壮烈?是这意思。
  那时,前边这山沟里就有虎。
  虎走路用厚厚的趾肉着地,可到了冬天,它难免在山里踏出雪溜子。
  我那次就在雪溜子设机关,地枪打中的可不是一般的虎,是头排虎,有六百斤左右呢。
  地枪打得不轻,它拖了血印子一路走,竟挣扎到这山顶上来了。奇怪,受了重伤却还要往高处凌风崖上走。
  老炮手起身向凌风崖走去,越走越高。
  到了那一处断壁,看一下,下面的深渊风雪弥漫。
  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老炮手和重伤的猛虎对峙。残阳如血,老虎蹲在悬崖边上,前爪着地,挺拔上身维持最后的尊严。看它瞪着大眼睛,用尽最后力气长啸……那一阵阵的声浪极具震撼力,穿越了时空和人们的心灵,搅动起一阵阵雪雾一样迷蒙的东西……很远的穿山屯都清楚听见了。
  大黑狂吠不止。
  大鲁跟它出院,见到张二愣他爷也在雪堆前愣神。
  你听见虎啸没?
  听见了,这怎么回事?
  多少年来头一次呀,问别人,也说听见了,好像听见枪声了呢。真稀罕。
  大鲁到底还算年轻,跟得上大黑的一阵狂跑,落不太远。大黑没往好几百米的高凌风崖顶上跑,它领了大鲁径直跑到山崖下山谷里了。
  听见大黑悲痛的低吼声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老炮手到死也不落威,竟然双手撑住膝盖盘坐青石上,背倚一棵斜伸过来的青松树干上,神色安然,石边雪上血迹早冻住了。
  大鲁冷丁想起来了,当年的那只老虎就是从山崖落下来在大青石上死去的呀。
  派出所来人勘查,认为老炮手可能是失足落下崖的,至于虎啸是怎么回事没人说得清,至今存疑。
  从那后没人听见虎啸了。
  选自《文学港》
其他文献
鹤群飞起的一刹那,他扣动了扳机。那只丹顶鹤被一支弩箭射中了翅膀。  鹤群飞远了,只有它挥扇着一双翅膀在草地上打着旋儿,一声声凄凉的哀鸣。他操起捕网,踩着水下的草根,一步步地向它靠近。  突然,他脚下一滑,双膝跪在沼泽中,一根尖尖的芦苇划破了他的脸,血流了出来,他的眼前一片迷蒙。  三天前,他也是这样跪在曾老板的面前。六岁的女儿躺在病床上,等着做心脏搭桥手术。然而,他交不起三万元手术费。  “不用在
期刊
一场鸡瘟,母火鸡和刚刚孵出来的一窝小火鸡差不多死了个干净,只剩下一只通体黑色的小火鸡。虽然鸡几乎一出壳就能自己觅食,不需要吃奶也不需要母鸡喂养,但寨子四周是原始森林,常有灵猫、黄鼬、狐狸这样的偷鸡能手溜进寨子来行窃,我住房的旁边还有小河沟和水塘,才出世没几天的小火鸡,在如此险象环生的环境里,失去了母鸡的庇护,失去了群体的照应,如果让它单独生活在鸡棚里,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
期刊
小车刚拐过弯,就看见路边躺了一个老人。老人呻吟着,血染了一脸,看不清面容。  我停下车,询问老人咋回事。老人说,遭小车撞了。小车风一样快,现而今不知飘到哪儿去了。  一听,我打算打火开溜。  开溜,不是我没有善心。五年前,我开小车也在这条路上跑,一个老人猛然站在路中间,非常着急地把我拦下,要我折回去救一个老太婆。老太婆被小车撞了,已经昏迷不醒,而肇事者早已逃之夭夭。还说如果打120叫急救车,怕是来
期刊
在水乡福镇周遭,有关段家兄妹的传说,几乎家喻户晓。说段家兄妹功夫高,会拳脚,老大段七会北极拳术,一对拳头呼呼生风,碎砖断石,非常厉害;老二段八的一十八路谭腿,更是神出鬼沿;而更让人叫绝的是老三段九妹,一条乌黑的长辫子,甩起来犹如一根鞭子,抽打到谁,谁都受不起。但他们兄妹高矮胖瘦长相如何?家居福镇何处?都是道听途说,谁也不晓得他们“真章”。  福镇邻县有一个卖缸客,姓许名炳富,自小拜过名师学过武,很
期刊
星子挂在天上,明月映在江里,快马飞奔在桃花林中。  马蹄声声,杂糅在桃花瓣间,浸染了桃花夫人冷寒的香,已经凌乱不堪。  可以看不见,却一定要知道那寒香无所不噬的魔力,一如传说中的桃花夫人。  准确地说,活人没看见过桃花夫人,却没人胆敢忽略她的存在。  绝峰大师死时,满眼惊喜之状,口水打湿了袈裟的前襟,下巴自行脱臼,如霜的长须捋成了锥子形;弃尘道长倒在腥红一片里,满眼惊恐之状,而全身无一处伤口,胸口
期刊
麦穗山庄的佃户唐喜想去县城参加乡试考秀才,可家里穷拿不出盘缠。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跟东家程老爷借。走到半路,一阵风吹来一块白纱巾,上面绣了个栩栩如生的持剑少女,唐喜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叠好揣入怀中。  鸡窝里能飞出金凤凰吗?程老爷担心唐喜考不到秀才不说,到时还要身背债务,便狠心拒绝了他。  唐喜失望地走回家,看到一位老婆婆在他家门口昏倒了。凭经验,他觉得老婆婆是饿昏的,连忙把她扶进屋,熬了一碗米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进北京的经历。下了车,扛着个很沉的提包出了车站,围上来几个男女,问我:“住宿吧?”他们的旅馆价格便宜,条件也好。我不相信他们,我想找个大一点的宾馆,大宾馆不骗人。  我忽然看见旁边的墙上写着两个大红字:宾馆。旁边画着一个箭头,指向左边,箭头上边写着100米。100米处就有宾馆,就去那儿住。  我扛着沉重的提包,顺着箭头指的方向走。到了100米处,箭头拐进了一个胡同,胡同的墙上又画着一个
期刊
湘西的邪人谷令人闻风丧胆,邪人谷里的人武功高强,还善于下蛊。邪人谷里住着师兄弟三人,老大“天邪”苗破天,老二“地邪”石辟地,老三“水邪”邱恨水。  数年前,江湖十大门派联手围剿邪人谷。大洪山伏虎观的天谴道长也参加围剿行动,中了天邪苗破天的蛊毒。苗破天之所以号为天邪,是因为天上飞的所有一切,都能成为他下蛊的工具。那一天,他们攻到邪人谷谷口,忽然空气中蜿蜒飘来几条黑线,人们纷纷倒地。天谴道长闻到一丝异
期刊
老李从工会主席退居二线后,便主动参加扶贫“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  这天,他坐班车去山里头的赖家村,跟自己的帮扶对象赖皮叔见面。他听说赖皮叔大前年养羊,羊全死了;前年,租了十几亩鱼塘,年底却没捞上几条鱼来;看到村里好几家农家菜馆生意火爆,赖皮叔又东借西凑,开了一家叫“顶呱呱”农家菜馆,结果店子不死不活。几年下来,他把家里越搞越穷。老李想,能好好帮上赖皮叔一把,也算自己在退休前做了一件好事吧。但他
期刊
六叔把奶奶丢在我家门口,敲开门就跑了。那是清晨,天色还未明朗。奶奶庞大的身躯裹在晨雾中,像一条搁浅的老鱼,嘴巴艰难地一张一翕。她已经瘫痪好久了。  之前她老是念叨,她要去老六家住一阵子,或者过上半年。  六叔住在河边,推开窗子就可以看见六叔泊在芦苇边的船,看得见站在沼泽地里发呆的苍鹭,还有绿头鸭带了一群喜欢张着翅膀的小雏鸭。年轻的六叔像一束青芦苇那样挺拔,他是奶奶最小最宠爱的孩子。但是奶奶去六叔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