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游离氟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测定茶叶中游离氟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浸泡超声提取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氟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020~10.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2.0 mg·kg-1,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0.94%~97.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3.06%(n=7).经过测定,茶叶中游离氟含量在18.88~157.37m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1.11%~4.01%(n=7),该方法可用于茶叶中游
其他文献
将过氧化环己酮热转化成的聚6-羟基己酸进行酯化,通过相转移催化的理论和方法,探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FT-IR、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终确定了一条以18-冠醚-6(聚6-羟基己酸质量的1%)为催化剂,聚6-羟基己酸与2-溴乙醇质量比3∶1,在90℃,反应2h条件下酯化率为99%的最佳酯化路线.
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ZJ-701)和醇为原料,铜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通过氧化和O-烷基化合成了几种1-烷氧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醇,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醇烷基对目标产物的合成有明显的影响,当碳数为3,且为直链(正丙醇)时,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且易提纯.
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希穆涅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推进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之思,抵制艺术领域庸俗化、形式化的不良倾向,从音乐、小说等具体艺术形式入手切入艺术的语义化、艺术客观化、艺术形式等问题研究,融入了人道主义、社会历史、实践、意义等理论批判维度与方法,体现了一名东欧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勇气和求真精神。希穆涅克对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影响,可为当代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提供一些良好的理论参照。
研究表面接枝碳纳米管(CNTs)的电阻焊发热元件对热固性复合材料焊接头的增强作用.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GF/PEI)薄片制备表面塑化的碳纤维增强双马树脂(CF/BMI)层合板;继而利用表面接枝CNTs的不锈钢网作为电阻焊的发热元件进行焊接.对接枝不同处理时长CNTs的不锈钢网的焊接件进行单搭接拉伸剪切实验,以评估焊接头的强度.结果表明:不锈钢网表面的浸润性明显改善,焊接头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断口分析显示,在CNTs的增强作用下,失效模式由被焊接件表面纤维的轻微破坏转变为塑化薄层的完全撕裂.
研究了硫化橡胶的应力-应变关系与交联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其拟合模型,发现了单一组分的交联网络对共混胶整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规律,并且将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模型可行.研究以混炼型聚氨酯橡胶(MP U)/乙丙橡胶(EPDM)共混胶为例,借助平衡溶胀法测定共混胶的两相交联密度.首先,通过纯MPU和纯EPDM自身交联密度和定伸应力的数据拟合得到二者的线性关系方程,然后,运用该线性关系方程和MPU/EPDM共混胶的两相交联密度进行计算,得到共混胶各相的预测定伸应力,最后将各相所
针对机器人手眼标定过程中人工标定时间长和标定误差大的问题,以双目测量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机器人手眼标定方法.深度相机对标定物进行成像并建立点云模型,通过标定物的特征点视差及深度值反映摄像机的空间关系,同时导入机器人基坐标系下坐标,计算手眼关系变换矩阵,完成机器人手眼关系标定.实验表明:该方法标定的平面误差不高于0.40mm,空间误差不高于0.46mm,标定时间不超过5min.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工业机器人标定过程的作业效率.
设计了5种活性碳酸钙(填料)用量不同的丁腈橡胶(NBR)配方.采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得了在3个不同温度下的硫化特性参数,利用相关的硫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模型,研究了活性碳酸钙用量对丁腈橡胶硫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焦烧期时,NBR的硫化反应为非一级反应,真正的一级反应开始于硫化速率达到最大时,即tdis;且焦烧期后的反应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且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活性碳酸钙用量的增多会阻碍一级反应的开始,且活性碳酸钙对体系的活化能影响不大.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的ZnIn2S4/ZnS复合光催化剂.对合成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表征.结果表明,ZnIn2S4纳米片与ZnS纳米粒子形成了复合异质结构;与ZnIn2S4复合,提高了ZnS的光吸收能力.在可见光激发下,测试了光催化剂的分解水制氢性能.ZnIn2S4与ZnS的物质的量的比为7:3时,ZnIn2S4/ZnS复合光催化剂(ZZ-3)的光催化活性最高,产氢速率
设计了一种面内二维、空间三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负泊松比结构,并对其在不同冲击速度(单层板)、不同冲击位置(单层板)、不同冲击层数情景下的冲击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单层板不同冲击速度的仿真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负泊松比结构的中低速抗冲击效果优于高速冲击情况,表现为低速时发生弯曲变形和回弹现象,高速时直接发生穿透,出现压碎破坏.单层板不同冲击位置的仿真结果表明:缝隙冲击的减速效果优于板面冲击.不同冲击层数的仿真结果表明:单层、双层和三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负泊松比结构的冲击吸能逐渐增大,但是并没有出现成倍增加的效果
基于传输矩阵法计算了层状光子结构的反射光谱轮廓曲线和表面阻抗,具体分析了反转对称光子结构的表面阻抗在不同带隙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转对称光子结构在带隙内的表面阻抗符号与相邻通带中反射光谱轮廓曲线的零点数目有关;若某通带对应的反射光谱轮廓曲线含有奇数个零点,则表面阻抗虚部在该通带后相邻带隙内的符号与前一个带隙相同;若某通带对应的反射光谱轮廓曲线含有偶数个零点,则在该通带后的带隙内表面阻抗虚部的符号将发生变化;同时反转对称中心不同的两个光子结构的表面阻抗虚部符号在奇数带隙内相反、偶数带隙内相同,其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