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对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的增强作用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eon0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面接枝碳纳米管(CNTs)的电阻焊发热元件对热固性复合材料焊接头的增强作用.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GF/PEI)薄片制备表面塑化的碳纤维增强双马树脂(CF/BMI)层合板;继而利用表面接枝CNTs的不锈钢网作为电阻焊的发热元件进行焊接.对接枝不同处理时长CNTs的不锈钢网的焊接件进行单搭接拉伸剪切实验,以评估焊接头的强度.结果表明:不锈钢网表面的浸润性明显改善,焊接头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断口分析显示,在CNTs的增强作用下,失效模式由被焊接件表面纤维的轻微破坏转变为塑化薄层的完全撕裂.
其他文献
学者对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整理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其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的相关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传世文献异文,考释了S.202《伤寒论·辩脉法》中的疑难字,力图揭开敦煌本《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为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随着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建设适应高校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高校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构建“协同共振”的育人理念,打造“师生互动”的样板课堂,遵循“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等举措,系统推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创新发展。
将过氧化环己酮热转化成的聚6-羟基己酸进行酯化,通过相转移催化的理论和方法,探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FT-IR、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终确定了一条以18-冠醚-6(聚6-羟基己酸质量的1%)为催化剂,聚6-羟基己酸与2-溴乙醇质量比3∶1,在90℃,反应2h条件下酯化率为99%的最佳酯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