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oGebra的数学教学设计——以“三角与三角函数”大单元为例

来源 :教育传播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200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三角与三角函数”这一大单元为例,结合若干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有效实施“基于GeoGebra的数学教学设计”以及有关思考。在利用GeoGebra软件辅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如下着眼点与着力点:展现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多元表征,深化数学理解;完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益。
其他文献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对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产生相应的影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创新。本文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对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从“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入手进行重点分析,希望能借助教与学模式的重新构建促进语文教学的优化发展,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施高效化的培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
在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教育热点的大背景下,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探索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学生计算思维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探究。本文通过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课程实践案例,探讨并分析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主题下的课程设计方法与实践,为之后的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些许建议。
外宣文本承载较多的中国文化与哲学理念,文化特色鲜明,其翻译研究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中非长期保持良好合作交流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非外宣翻译研究和实践要求更加紧迫。现有外宣翻译研究大多从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社会视角,而对中国文化走向非洲这一多元文化社会的翻译策略研究较少。对非外宣文本的翻译要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宣传效果、构建与非洲各国文化形成互融共生互促的包容性文化生态为目标,创建从宏观到中观乃至微观的一整套翻译策略框架。
电脑音乐是计算机科学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音乐创作、演奏引入了现代化的高科技方式,为人类的音乐活动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现在有必要探索一种兼顾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本文选择用手机音乐软件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挑选能紧扣教学目标、真正解决教学中重难点的App软件,根据不同的教学设计选用不同的App软件来进行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
【摘 要】大学生作为祖国中坚力量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法律意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素养,也折射出国家普法的诸多努力有没有达到想要的成效,在教学中,对学生法律课程的教学必须有一个基准点,这一基准点就在于学生当前的法律意识的现状,本文试图从我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中谈谈基点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个人对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称为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内容是广泛的,又
期刊
本书作者陈兴冶从国内外基于认知发展的计算思维教学研究发展现状谈起,分析了计算思维理论的起源、研究,计算思维教学的实证以及计算思维的评估方法,指出了目前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教学实验设计。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必备手段。本文以中职德育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化难为易、知识迁移三方面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德育教学的整合策略,以期能借现代信息技术之优势,弥补传统德育教学之短,真正优化中职德育教学。  【关键词】中职德育;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产
期刊
防疫期间,上海市董李凤美康健学校运用家校互动平台,积极开展特殊儿童专项康复训练的家庭指导与沟通,为家长之间、家长与康复教师之间建构互动交流共享平台,共同探讨康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方法,初步形成了“组建班级群—需求调查—发布资源—有效传递”的实施路径。家校互动平台的使用有助于家校合作,在自然情境中落实康复训练;有助于扩大专项康复训练受益面;有助于康复教师团队凝聚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初步形成了专项康复训练家庭指导流程。同时,专项康复训练班级群的后续推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开启线上线下互融新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环境错综复杂,需要数字化转型。制度化、专业化、场景化是转型升级的核心,也是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上海市的K12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回顾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当前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从思维导向、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和机制保障四个视域,分析数字化转型生态中管理决策者、开发实施者、应用实践者这三个角色的主要职能和边界,总结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转型的效能策略,最后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边界意识和效能意识应该是一种新时代下的大教育资源观。实践证明,注
进入21世纪,社交媒体、多媒体和通信技术等数字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5G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媒介融合,新媒介蓬勃兴起。对于教育而言,在此高度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当下的媒介环境给人们带来大量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当代青少年是“数字原住民”,与数字媒体有着天然的联结和认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深化,青少年都不可避免地与各种设备处于连续连接的状态,沉浸于数字环境中。本文从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生态出发,立足新媒介素养,借鉴前人的研究,构建一个探索性新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为定义数字时代的新媒介素养,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