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磁共振对腭裂术后患者腭咽结构的观察和测量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维磁共振技术观察测量腭咽结构的可行性,并比较腭裂术后成年患者与正常成年人腭咽结构的差异,用于指导腭裂修复术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的6例成年男性腭裂修复术后患者(腭裂组),年龄18~26岁,平均21.8岁。招募6例皖北地区健康成年男性(正常组),年龄19~28岁,平均23.3岁。对2组测量对象进行语音检测,评估语音发音和腭咽闭合情况。行正中矢状面静态三维和动态磁共振扫描,在矢状面、冠状面和腭帆提肌平面(斜冠面)测量软腭长、有效软腭长度、腭咽比、腭高、腭帆提肌长度及厚度等32个数据,共测量2次。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对2次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判断测量结果误差大小。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语音异常,腭咽闭合均完全。2次测量的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r值范围在0.789~0.925(P<0.05),即2次测量结果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正常组腭帆提肌形态较为流畅,而腭裂组腭帆提肌形态不规则,中线处可观察到不连续现象,且提肌插入软腭时角度明显不同。腭裂组具体测量数据中咽宽为(23.83±3.48) mm、咽深为(29.94±3.52) mm、骨性咽深为(39.68±3.63) mm、腭长比为1.18±0.16、腭咽比为0.87±0.91、发/i:/时软腭膝部和鼻后棘、悬雍垂连线的夹角[PVU角(动)]为(105.68±20.54)°、腭帆提肌内侧段长度为(13.13±1.00) mm、腭帆提肌插入间距为(24.63±2.54) mm、腭帆提肌起点角为(58.0±3.3) mm,均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裂组腭宽为(37.5±1.43) mm、软腭厚度为(9.48±1.03) mm、软腭相对伸长度(/ts/)为(1.09±0.05) mm、安静时鼻后棘和鼻前棘、软腭膝部连线的夹角[APV角(静)]为(180.51±8.55)°、腭帆提肌厚度为(4.07±0.25) mm、腭帆提肌起点间距为(52.27±7.08) mm,均小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维磁共振技术测量腭咽结构方法可行,且腭裂成人和正常成人的腭咽结构、软腭动度和腭帆提肌形态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腭裂早期修复时需要注意提肌的解剖复位,尤其是对作用较大的外侧段的保护和延长,以及软腭瓣分离时有效软腭体的延长。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比较成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和正常人之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方法收集28例初发未经治疗的甲减患者(甲减组)和28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在MR扫描当天抽取静脉血5 ml用以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然后使用3.0 T MR扫描仪进行三维高分辨率T1
期刊
目的探讨MRI诊断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乳腺微钙化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行乳腺X线摄影发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 5类微钙化,且行乳腺MRI检查的84例患者。参照BI-RADS标准,对乳腺X线摄影和MR图像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种检查方法诊断不同乳腺X线摄影BI-RADS分类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胶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各种急性消化道动脉出血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消化道动脉出血接受组织胶栓塞治疗患者24例,包括上消化道出血14例、下消化道出血10例。栓塞剂为组织胶与碘油混合液。其中4例在外院行弹簧圈、颗粒栓塞治疗无效后应用组织胶栓塞治疗,其余20例均首先应用组织胶进行栓塞。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对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再出血率及栓塞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
期刊
碘是人体必需的基本元素之一,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在世界范围内,人群碘营养的监测一直备受关注。妊娠期这一特殊时期,适当的碘营养对母儿的健康尤为重要,不当的碘摄入可能会造成母儿甲状腺功能障碍,甚至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造成胎儿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准确的检测方法,规范的诊断标准,密切监测妊娠期妇女碘营养情况并进行合理干预是预防碘摄入不当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成角双L型截骨术矫正颧骨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唐都医院烧伤整形科进行颧骨截骨内推术的3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计算机辅助成角双L型截骨26例(计算机辅助组),年龄(28.4 ± 6.6)岁;常规手术9例(常规手术组),年龄(27.3 ± 4.8)岁。计算机辅助组患者行手术导板指引下成角双L型截骨,预弯钛板辅助颧骨
目的探讨下颌骨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辅助下颌骨截骨的精确性及稳定性。方法选择就诊于泰州市人民医院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例,女性,27岁,应用三维打印技术,根据其头颅CT扫描数据制作5个同样的下颌骨模型。搭建下颌骨导航机器人系统,将头颅三维数据导入FaceGraph软件形成虚拟三维图像,并按照"理想截骨线"的标准预设截骨线;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模型局部表面特征,将其与虚拟三维图像进行配准;机械臂通过信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