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如此。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话困难重重,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但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议论文写作更要讲究开头,透过开头,我们可以看出一篇作文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深刻,中心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精彩。古人讲究“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因此,开头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爆竹骤响,引人注目。
如何写出议论文的好的开头?笔者以班级同学的作文《谈“风度”》开头为例,介绍几种作文开好头的方法。
一、引用名人名言、诗句切入法
引用名人名言,妙用诗词,不仅能显示理性,显露功底,还能加强论述的权威性,表现学生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例如:
罗兰说:“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一些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因此,风度不是华丽,不是漂亮,而是一种境界,一种魅力。(谢建开)
二、即事入理,生活现象切入法
由一件事引入论点,在不经意中,不动声色地彰显出所表达的意思。尤其在文艺随笔中,这种开头运用较多。一般而言,社会热点(如媒体所报道事件,平时看书籍杂志时所看到的某一情节)、人们身边不注意的小事、历史故事等,更能引发作者的感想、反思,而且内容相对独立,不易雷同,从而出奇制胜,信笔成文。例如:
宝玉在大观园中,忽遇大雨,并未觉得自己在雨中,反而为远处隔树的丫鬟没有避雨而焦急。在自认为君子的贾政眼里,这必定是所谓的“酒色之徒”的痴傻行为了。可是,在我看来,宝玉对女孩由衷关心,处处散发着他的风度。(周明敏)
又如一同学《说“公道”》首段:
经常听到那些含冤忍愤的人愤愤地对着苍天吼:“这世道,还有没有公道王法了呀?”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不能帮他们分忧,只能在心里为他们喊一句:“兄弟,别灰心,世间自有公道!”
三、对比开头切入法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对比阐明事理,这样不仅能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还能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中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如:
有人问林志玲:“你和梁朝伟搭戏的感觉怎样?你和他的身高相差那么多。”而她很巧妙地回了一句:“我觉得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不是高度,而是风度。”的确,风度是极高的个人修养,是能凝聚人气的一种人格魅力。(陈浩然)
巧用对比,意味深长。不用过多谈论,道理自然清晰明白。透过对比,阐述事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撑要表达的观点。例如:
廉颇负荆请罪,展现了他知错就改的风度;蔺相如出门迎客,不计前嫌,展现了他宽大为怀的风度;公交车上,女士优先是一种风度;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也是一种风度。风度,展现的是一种魅力。(郭泽宇)
四、历史人事切入法
由历史文化对自己的启发、对现实的启示,从历史的风烟中透过人类行进的轨迹,品味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从而提高人文品位,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例如:
孔子遭难,数日未曾进食,依然抚琴而歌,这就是风度;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也是风度;谢安处变不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打赢了淝水之战,这更是风度。可见,风度是一个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气质。(赵志浩)
五、比喻、排比切入法
比喻开篇,文采飞扬。排比冲锋,气势磅礴。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构成排比,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又能增加文采。例如:
能忍“胯下之辱”的大气,是韩信的风度;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是李白的风度;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是周恩来的风度。古往今来,许多有志之士怀着大度之心,实现理想,不畏他人冷眼,不屑旁人讥讽。(陈宇昕)
当然,我们知道古人讲究“文无定法”,但也有“先规矩而后巧”的说法,因此,以上五种开头的方法,在今后写作实践中,不妨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以达到熟能生巧,最终以无法胜有法。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杨志芳)
如何写出议论文的好的开头?笔者以班级同学的作文《谈“风度”》开头为例,介绍几种作文开好头的方法。
一、引用名人名言、诗句切入法
引用名人名言,妙用诗词,不仅能显示理性,显露功底,还能加强论述的权威性,表现学生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例如:
罗兰说:“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一些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因此,风度不是华丽,不是漂亮,而是一种境界,一种魅力。(谢建开)
二、即事入理,生活现象切入法
由一件事引入论点,在不经意中,不动声色地彰显出所表达的意思。尤其在文艺随笔中,这种开头运用较多。一般而言,社会热点(如媒体所报道事件,平时看书籍杂志时所看到的某一情节)、人们身边不注意的小事、历史故事等,更能引发作者的感想、反思,而且内容相对独立,不易雷同,从而出奇制胜,信笔成文。例如:
宝玉在大观园中,忽遇大雨,并未觉得自己在雨中,反而为远处隔树的丫鬟没有避雨而焦急。在自认为君子的贾政眼里,这必定是所谓的“酒色之徒”的痴傻行为了。可是,在我看来,宝玉对女孩由衷关心,处处散发着他的风度。(周明敏)
又如一同学《说“公道”》首段:
经常听到那些含冤忍愤的人愤愤地对着苍天吼:“这世道,还有没有公道王法了呀?”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不能帮他们分忧,只能在心里为他们喊一句:“兄弟,别灰心,世间自有公道!”
三、对比开头切入法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对比阐明事理,这样不仅能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还能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中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如:
有人问林志玲:“你和梁朝伟搭戏的感觉怎样?你和他的身高相差那么多。”而她很巧妙地回了一句:“我觉得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不是高度,而是风度。”的确,风度是极高的个人修养,是能凝聚人气的一种人格魅力。(陈浩然)
巧用对比,意味深长。不用过多谈论,道理自然清晰明白。透过对比,阐述事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撑要表达的观点。例如:
廉颇负荆请罪,展现了他知错就改的风度;蔺相如出门迎客,不计前嫌,展现了他宽大为怀的风度;公交车上,女士优先是一种风度;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也是一种风度。风度,展现的是一种魅力。(郭泽宇)
四、历史人事切入法
由历史文化对自己的启发、对现实的启示,从历史的风烟中透过人类行进的轨迹,品味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从而提高人文品位,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例如:
孔子遭难,数日未曾进食,依然抚琴而歌,这就是风度;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也是风度;谢安处变不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打赢了淝水之战,这更是风度。可见,风度是一个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气质。(赵志浩)
五、比喻、排比切入法
比喻开篇,文采飞扬。排比冲锋,气势磅礴。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构成排比,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又能增加文采。例如:
能忍“胯下之辱”的大气,是韩信的风度;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是李白的风度;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是周恩来的风度。古往今来,许多有志之士怀着大度之心,实现理想,不畏他人冷眼,不屑旁人讥讽。(陈宇昕)
当然,我们知道古人讲究“文无定法”,但也有“先规矩而后巧”的说法,因此,以上五种开头的方法,在今后写作实践中,不妨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以达到熟能生巧,最终以无法胜有法。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杨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