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1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并有完整资料的49例PB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全组1例男性,48例女性,高发年龄在35 ~ 55岁之间;无痛性肿物多为首诊症状,右侧乳腺多发,且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占61.11%.术前乳腺B超及X检查易与良性肿物混淆,粗针穿刺活检及术中
【机 构】
: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二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1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并有完整资料的49例PB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全组1例男性,48例女性,高发年龄在35 ~ 55岁之间;无痛性肿物多为首诊症状,右侧乳腺多发,且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占61.11%.术前乳腺B超及X检查易与良性肿物混淆,粗针穿刺活检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率亦不高;最后病理诊断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48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均为B细胞来源;全组46例患者接受手术和化疗治疗,其中16例同时接受放疗治疗,化疗以CHOP方案为主.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8%和28%,骨髓为最常见转移部位.结论 PBL预后差,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后石蜡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是主要确诊手段,外科治疗不推荐根治性手术,应采取以化疗为主的全身综合性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需血管重建术患者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ACS)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PAOD术前行颈动脉超声筛查重度ACS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需血管重建术治疗的重度PAO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颈动脉超声检
患者男,53岁.因“腹胀伴呕吐1周余”于2014年1月28日入院;6年前行小肠破裂修补术,1个月前因幽门狭窄行球囊扩张术.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尚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闻异常,腹部膨隆,上腹部及脐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急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3×109/L,中性粒细胞相对值0.731.腹部CT:“十二指肠球部肠腔狭窄伴胃腔扩张积液;中
原发性肝癌中病灶直径在3 ~ 10 cm左右,且病灶数量、位置、血管侵犯等原因不能手术切除,可选择介入治疗.我们采用介入综合微创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分析治疗结果,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介入微创方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2岁.因间断腹胀伴寒战、发热1个月入院.每日发热1~2次,体温波动于38.5℃~40.5℃,最高可达42℃,无规律热型.无咳嗽、咳痰,腹胀,食欲差,体重下降约10 kg.既往否认结核病史及接触史,无牧区、疫区居住史.入院查体:心率126次/min,血压96/60 mmHg,全腹软,肝脏肋下未及,上腹部及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叩击痛阳性,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最为典型且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胰瘘及其继发的腹腔感染、出血增加了PD术后的病死率.我科从2002年6月至2013年7月在PD术中采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penetration-suture of pancreaticojejunost
胃癌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四位,死亡率占第二位.2009年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列举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中,42%的新发病例数来自我国,数量近40万人,平均约2 ~3 min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绝大多数早期胃癌患者几乎都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求医时往往已届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长短与其分期密切相关,晚期胃癌疗效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20%,远低于早期胃
患者,男,66岁.主因"腹痛2d"于2013年3月25日入院.CT检查提示胸腔积液、腹腔积气、积液.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收入我院.查体:腹部膨隆,未见肠型.脐周压痛,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叩诊鼓音,移动浊音(+),肠鸣音弱.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腹腔内大量淡黄色混浊渗液,量约3 000 ml,脏器表面大量脓苔附着,肠管扩张,肠壁水肿.距离Treitz韧带约100 cm空肠穿孔,直
患者女,47岁.反复上腹胀痛2年,加重2周,伴有恶心、呕吐,饱餐后明显,吐出胃内容物后,症状缓解,无伴放射痛.体重无明显改变.曾在当地按急性胰腺炎治疗,疗效不佳,转我院.入院查:一般情况良好,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贫血貌,右上腹部稍膨隆,无胃肠型,全腹腹肌软,右上腹可触及一巨大包块,上至右肋缘下,下至脐水平,左至正中线,大小约12.0cm×10.0 cm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明显,质韧,隐约可触及结节状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预后极差,总体中位生存期为5~8个月,5年存活率低于6%[1].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达到根治的治疗手段,是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主要方法[2].未经手术的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有6个月,手术切除联合多学科辅助治疗,中位生存期高达34个月,5年生存率达到20%~25%[2].因此,提高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可切除率一直是外科医生所追求的目标。
目的 观察RNA干扰沉默NEDD9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3对NEDD9基因干扰序列,预实验选取siNEDD9-2作为最佳干扰siRNA进行实验,检测转染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所有转染细胞NEDD9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数和细胞凋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