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优化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hblu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和心理疏导功能。但现实中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其功能发挥,如社团指导力度缺乏、社团成员的功利倾向和盲目性,社团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不佳。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监督管理;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加入社团;需要完善理论性社团,加强对活动的引导,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培育良好社团文化。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社团优化,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学生社团;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37 — 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1〕 但现实中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社团实际情况,优化高校社团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大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课堂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在学生之间所具有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导向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处于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直接指导下,是高校管理学生的中间层和衔接点,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其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导向、政策导向和自主导向三个方面。其一、理想信念导向。学生社团是高校一支非常重要的学生组织,在高校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社团活动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将思想信息传播给学生,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政策导向。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向大学生传播及时正确的思想信息,帮助他们增强政策观念,从而引导其坚定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学习实践中践行党的理念。其三、自主导向。相对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学生社团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更偏向于隐形的宣传,营造积极健康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思想素质。
  (二)育人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极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社团中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更为重要的是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高校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社团通过精心设计一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将德育、智育、美育渗透其中,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充实精神生活。特别是一些理论学习型社团,通过开展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熏陶,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心理疏导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的心理疏导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状态、人际关系的调节上。”[2〕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快速发展、定型阶段,进入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稳定,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社团活动在调节学生心态、抒发情感、增强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团活动中,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氛围和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对一些性格孤僻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感化引导作用,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抒发情感,在群体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此外,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可以接触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地域的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并在交往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制约高校学生社团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
  (一)高校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欠佳
  高校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拓宽了学生沟通交流的途径,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但是由于社团骨干和成员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得许多学生社团在具体工作中缺乏科学规划,活动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相应的指导教师,但是他们也是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社团工作之中,造成社团活动指导性欠佳的局面。除了要配备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也要选调一批政治素养高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参与社团的管理和建设,从专业技术和思想素养两个方面为学生社团的健康良好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二)学生加入社团的盲目性或功利性
  高校学生处于心理快速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经历着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因而思想容易出现盲目性、急躁性。有些学生抱着随大流、人云亦云的心态,加入了一些与自己个性特征不是特别相符的社团。有部分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的在活动中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有部分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不够高,对是非善恶的分辨度不够强,政治立场不够鲜明,对于社团活动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领悟能力有限。同时,在当前高校中,还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功利倾向风气。一些学生出于一些功利性因素,如加学分、提高知名度等选择入团。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缺乏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弱化了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社团运作中价值取向的偏移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教育载体,其价值取向的偏移表现为:其一,受校园外部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加之教师对社团指导力度的欠佳,主流价值文化没有很好占领学生社团这一重要的文化阵地,一些低品位的文化仍然在社团中流行,影响了社团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二,在当前的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偏娱乐性、轻思想性的倾向。一些学生社团重视政治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却忽视政治活动的目的性,弱化了活动的思想导向功能。其三,指导教师对于社团管理载体的认识有偏颇。部分社团的指导教师没有认识到社团管理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割裂了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必然联系,将工作重心放在管理社团日常事务上。   三、优化高校学生社团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监督管理
  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前提,是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和保障。首先,教育者应该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宏观调控社团活动的开展。教育者“要高度重视社团的制度建设,包括社团管理、社团建设总体规划、社团活动报批、各种激励措施等一系列制度。”[3〕 其次,高校学生社团主管部门和下属学院、单位要明确工作职责,减少因没人管理、或重复管理造成对学生社团管理的混乱状态。特别要注意的是,教育者要将学生社团纳入高校正常的学生工作管理渠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定期对社团、骨干以及成员开展科学的评价,全面及时地关注社团的发展动态,针对不足之处及时整改,保证社团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加入社团
  入团的动机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学生入社团后能否真正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针对学生入团的盲目性心理,学校的班主任导师和社团负责人需要高度重视,通过入团前的动员会、心理座谈等使学生对大学生活做一个明确的规划。针对功利性倾向,一方面,班主任导师和社团负责人需要通过入团前的交流会,邀请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们介绍自己的经历,促使学生明确入团的真正意义在于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社团的指导老师可以考虑淡化社团活动加分的举措,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和成长。此外,应该高度重视社团学生干部政治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周边更多的社团成员。
  (三)完善理论性社团,提升活动层次
  针对社团活动的价值取向偏移、文化品位不高等现象,学校要加强对社团的宏观指导,大力扶持理论型社团的发展,突出社团活动的思想导向,为其它社团做好榜样示范。首先,学校要安排一批政治理论素养高、责任心强的专业老师指导理论型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其次,指导教师要紧密围绕发掘育人功能开展社团活动。通过开展内容详实、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如学术讲座、论坛、读书会、辩论赛等,感染和陶冶参与者的道德情操、理论修养,让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时事动态,使他们保持政治敏感度,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大力扶持理论型社团的发展,除了保持自身良性运转,更重要的是发挥对其余社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娱乐型、服务型、经营型社团在社团建设和活动中克服随意性,充分发掘自身特色,追求高雅的文化品位。
  (四)以正确思想为导向,培育良好的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既来源于校园文化,又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导向,培育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大力倡导时代所需求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让社员在参与社团活动、管理、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受到社团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自主接受这种主流文化,并真正去践行主流价值观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社团文化的培育,与社团专业指导教师一起协商合作,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社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学生社团的舆论阵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培育良好的社团文化。另一方面,社团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也是社团成员在实践中认可和接纳的过程,因此社团文化的培育和传承离不开社团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作为社团的一份子,也要积极融入社团中,在自主管理、活动中认可、接纳并传承社团文化,并真正去践行主流价值观念。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004-08-26.
  〔2〕冯海伦,武步成.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 (05):95.
  〔3〕蔡志奇,黄晓琦.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下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9,(05):574.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周先进.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优化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01).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开展ICU目标性监测,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探索降低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9月ICU留置导尿管患者在目标性监测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21世纪,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创业精神人才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探讨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创新创业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有必要。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体验行为  [中图分
[摘 要]探讨在“卓越教育模式”下的情境教学法在社区医生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社区医生采用整群抽样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及社区医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两组在考核成绩的不同。结果:两组社区医生在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情境教学法可以有
新闻敏感性于普通人来讲只是一个名词,但对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来讲,则是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不仅能帮助记者快速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并从中
基于Reissner假设,研究了四边简支的功能梯度夹层圆柱曲板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屈曲问题.首先,根据功能梯度材料的本构方程,得出了芯材和表层的应力、位移及内力表达式;然后,根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6月医院进行治疗的5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1名健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公共社会免费提供资料文献的一种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面向社会负责收集整理、保存书籍、提供查询、对外借阅等社会文化服务。“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应用ANSYS软件分析了交变电流加载下DP600点焊的预压和热电瞬态过程,数值模拟揭示了双相钢点焊过程中电场的变化规律和熔融区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摘 要]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医学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导,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针对现有地震前兆台网数据交换系统存在的安全性低、数据交换失效等问题,基于多线程、断点续传技术、压缩技术以及用户自定义操作日志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地震前兆台网数据交换系统.整个数据交换过程分为预处理阶段、数据导出、数据传输和数据导入4个阶段,其中预处理阶段完成交换任务的定制及调度等工作.若一个交换任务的4个阶段都成功,则视为交换成功,否则重试或标记为失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