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易出汗怎样调治

来源 :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
  我今年56岁。10多年来,我经常怕冷、怕风。夏天,室内的温度只要稍稍降低一点,我就感到特别寒冷,但只要稍微活动一下又会大汗淋漓。请问,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如何进行调治?
  北京 张宇
  张宇读者: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调节体温和控制毛孔开闭的功能。当人体中的气相对缺乏,即发生气虚时,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会减弱,不能有效地控制毛孔的开闭和汗腺的分泌,从而可使人出现怕冷、易出汗的症状。
  具有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易出汗外,往往还会出现肌肉松软、体力较差、易疲劳、说话声音低弱、经常感到上气不接下气、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感冒后难以痊愈等症状。这种体质的人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治:①应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而应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②应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在夏季,中午应适当地休息,并应避免在做运动时出汗受风。③不宜做出汗量大的运动,不要参加过于劳累、剧烈或需长时间憋气的劳动。可持之以恒地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等。④若怕冷、易出汗的症状较重,可适当地服用补气类的中成药。常用的这类中成药有玉屏风散(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6~9克)、补中益气丸(每次服用6克水丸或1丸大蜜丸,每日服2~3次,空腹时服用)等,患者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 田栓磊
其他文献
早泄是指男性在性交时其阴茎正要插入女性阴道或插入阴道不久便发生射精的一种病症。此病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而且与男性的年龄并无明显的关系。早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通常都很不理想,并常可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引起阳痿等其他性功能障碍。长期患有早泄的男性,其自信心和生活的积极性会受到巨大的挫折和打击,早泄也会影响夫妻间的感情。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早泄、治疗早泄,摆脱此病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本刊特别策划了此专
期刊
赵先生今年51岁。4年前,他开始出现了早泄的症状,而且病情越来越重。最近一段时间,他在过性生活时往往刚和妻子接触就会射精,有时坚持不到一分钟就会射精。因此,赵先生一直十分苦恼,妻子也对此颇有怨言。数年来,他曾去多处求医,尝试过不少疗法,也吃了不少的“壮阳药”,但病情却越来越重。一个月前,赵先生来到笔者的医院就诊,笔者让他进行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规检查,结果并未发现他有什么异常状况。根据赵先生以前的治疗
期刊
刘先生今年27岁,已经结婚两年多了。结婚以后,他几乎在每次过性生活时都会出现插入即泄的情况,偶尔在当夜第二次性交时能稍稍延长一些时间。来我院就诊时,笔者发现他的精神状态很差。刘先生在叙述自己的病情时说,他在结婚当天初次过性生活时心情特别紧张,结果出现了早泄的现象。此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每次过性生活时只要与妻子的阴部稍一接触就会射精。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新婚而导致的,过
期刊
临床实践证实,早泄患者除了可进行药物治疗以外,若能根据自己的临床症状服用一些药膳方进行调治,也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下面就介绍3则可改善早泄症状的药膳方:    蛤蚧参茸酒    原料:蛤蚧1对,人参、肉苁蓉各30克,巴戟天、桑螵蛸各20克,鹿茸6克,白酒2000毫升  制用法:将上述药物一起打碎,与白酒一同放入瓶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浸泡15天(每天应摇动此药瓶1次)即成,可每天早晚在空腹时各服1次
期刊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男性出现了早泄等性机能紊乱的现象。临床实践证实,早泄患者在采取保守疗法难以获效时,可选用阴茎背神经远端部分切除术等手术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此类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作为Ⅲ度早泄的首选疗法。  阴茎背神经远端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早泄的重要手术疗法。这种手术可降低早泄患者阴茎的敏感性、提高射精的刺激阈值、延长性生活的
期刊
我今年67岁,患肝癌已经4年了。一年前我去医院进行复查时,医生认为我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期。此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有人向我推荐了一则可治疗肝癌的验方,让我坚持服用。我连续使用此方治疗了两个多月,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肝腹水的症状明显减轻,食欲逐渐变好,并可每天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此验方经济实惠(每付药仅需10元左右),其制作方法是:取白花蛇舌草100克,仙鹤草20
期刊
定期进行体检是防病保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人们往往会因保健意识不足或生活过于忙碌而未能定期参加体检。为此,美国的《健康》杂志向人们推荐了几种简便易行、可初步判断自己身体状况的“家庭自检法”。此自检法包括:  用“踏步走法”检查是否患有房颤。研究发现,在中风患者中,有20%的人是因房颤引发此病的。人们若能及早地发现自己患有房颤,可大大减少发生中风的几率。在检查是否患有房颤时,你可将手指放在手腕或颈部
期刊
编辑同志:   我女儿今年4岁半。她在今年的9月初和9月底各患了一次病毒性结膜炎。每次发病时,医生都会给她使用利巴韦林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用药后,她的病情可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在1周前,她的病情又复发了。医生建议再次给她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我非常担心反复使用这些药物会损害孩子的眼睛。请问,我女儿可以这样使用眼药吗?  吉林 王霞  王霞读者
期刊
编辑同志:  我今年40岁,反复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已经近20年了。我曾多次到大医院做肠镜检查,各医院都认为我患有“慢性结肠炎”。20年来,我服用过甲硝唑、吡哌酸、黄连素等许多西药和中药,但病情未见好转。每当受凉或吃凉东西时,我的病情就会发作,十分痛苦。我也做过大便镜检和致病菌培养,其结果都正常。在做结肠镜检查时,医生发现我的结肠黏膜发生了充血和水肿,结肠黏膜的固有层有炎症细胞浸润,而这些炎症细胞
期刊
编辑同志:  我今年61岁,体形较胖,但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半年前,我突然出现了脚跟痛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我患的是跖筋膜炎,建议我服用消炎止痛药,并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请问,除此之外,我可以使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吗?  浙江 王谷军  王谷军读者:  跖筋膜炎也叫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人的足趾后面,有5块构成脚掌的小型长骨。这5块长骨叫做跖骨。它连着脚趾和脚后跟,是维持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