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愉快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灵活的采用教学方法,实施愉快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本文通过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关键词】愉快;新颖;小学美术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实施愉快教学呢?
   一、培养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兴趣是一个能量的激素,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易于感知,记忆,开展积极的思维和想象,能主动的探求知识,学习绘画能使学生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小学生年龄小,情感具有易变性和冲动性,对于美术活动没有目的性,只有受其本身的兴趣支配。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教师要对这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本地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好上课的内容。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风的魅力》这一课里,我收集大量的有关风的图片,分几组不同形式的图片展出。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还插入了一段视频;随后请学生进行模仿加深印象,感受风来时人物的动态变化。学生兴趣加强了,在进一步欣赏画家和小朋友的作品。这时学生的创作欲望已经油然而生,作业要求也就会自然出现了。在学生自主表现的同时我准备了一段轻音乐和连续滚出的图片欣赏,音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平时喜欢说话跑位的同学在这一节课里表现的相当好,没有再在教室里大声说话而是非常投入地画画了。所以课前的准备对一节课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对个别好动的学生的转变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要有新颖的导入方法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导入方法,例如讲故事、图片、语言、动画等多种方法。然后简单要学生说说绘画对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在绘画过程中要凸显这个特征,在学生头脑中有个大致的构图、造型,激发学生的强烈的作画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今天上课内容,水到渠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导入新课效果如何是关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导入新课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美术课的导入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在美术课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故事导入法
  在儿童的世界中,故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孩子们最喜欢的事就是听故事,故事对儿童创造力的启发非常有帮助。不管多么喧闹的课堂,一个小故事就能让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故事也可以由学生来讲,但时间不要长,故事应与教学内容相关联。有些小故事里的智慧或教育意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经常爱讲故事的老师所教的课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讲故事的最好方法是只讲开头,让孩子自己续结尾。
  2.谜语导入法
  有的课讲起来比较枯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猜谜语的形式。例如:《瓢虫的花衣裳》一课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导入。一上课就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物,从而引出,再让学生说说对火柴及火花的认识。
  3.悬念导入法
  好奇心可以引发人去探究,引发人去思考。好奇心是学生对那些新异的、有趣的事物的探究反映。教师要创造一个具有悬念的环境,让学生能从中获得新奇的感觉,使他们对美术课充满好奇的向往。
  4.图片导入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表现偏弱,如在导入部分的设计中利用热情洋溢的导语,凭借多媒体设备用幻灯片或用挂图刺激他们的感官,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高涨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重视示范指导
  小学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绘画要领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特别强调要画对象的主要特征,也可以夸张性的把主要特征凸显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这样学生自画就不是很难了。同时教师巡视学生绘画过程,可以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的评价
  及时的给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分数的高低是一种对学生作品无声的肯定。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同时配上一句简单而鼓励的评语,例如“真漂亮”、“美丽极了”、“真好看”、“有创意”、“大有进步”等等,都能使小学生学生增加对美术课的热情和信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六、课堂上用鼓励语言
  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评判和欣赏,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小学生放飞创作的思路,这样就缺乏个性和活力,所以小学生的作品不论是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教师评价时,不要吝啬表扬、鼓励的语言,多讲优点,肯定小学生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小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同时,把优秀作品在班上进行展示,让小学生得到成就感、快乐感,也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在美术课中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愉快教学,就能巧妙的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表现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立成小学)
其他文献
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具有成骨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腺病毒载体介导的BMP-2转基因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BMP-2转基因诱导成骨手段.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有关英文
【正】 消波型钢质高速单体客船是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结合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最新科技成果,研制的一种圆舭“过渡”型艇,该型艇主要依据兴波理论设计船体,利用兴
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工程的研究建立了SARS的快速检测方法,深入探索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及致病机理.人源化抗体的研制及动物试验的成功使单克隆抗体用于SARS-CoV的预防及
【摘 要】 课堂中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是通过课堂讨论途径来实现的。低效的讨论时常会发生,这种讨论浪费解决课堂重点问题的时间,倡导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我在平时教学反思中认为:高效的讨论问题目的要明确;注意问题的创设、把握好讨论的时机;适度引导和总结,提高学生学数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讨论;明确问题;适度引导;把握时机   课堂讨论要让学生围绕一个数学问题开展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去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下的细胞自杀活动,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编码程序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细胞首先接收、识别某些
风疹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对于风疹的监测、预防、判断预后及恰当的处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本综述从风疹病毒颗粒、病毒相关蛋白及病毒基因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风疹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
各种类型的干细胞以其独特的模式在肝脏再生中发挥作用,这在许多报道中均已阐述.本文对当前广泛讨论的多种干细胞群体加以描述,试图将有关肝干细胞生物学方面不同的观点加以
【摘 要】喜欢观察的人时常会看到汽车或火车向前行驶,但汽车轮却向后转动的现象。同学们聚会聊天时提到了这个话题,但是当时却没人能对这个问题做出圆满的解释。这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查了很多的资料,思考加整理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做了科学的解释,希望能对那些平时喜欢观察但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同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车轮;视觉反转;原理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汽车或火车向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人体细胞基因治疗载体.它既可以转染分裂细胞又可以转染非分裂细胞.rAAV在宿主体内以定向整合的方式存在.AAV重组体在细胞内能长期稳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和成人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秘的活动。幼儿科学活动的首要目标就是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以实践操作、游戏等形式感知身边的自然现象,学习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注重幼儿科学的个人生活行为和习惯的培养,从中受到科学技术的熏陶和体验。其实幼儿科学教育是将幼儿的探索、发现与制作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幼儿更形象地感知具体物化的科学技术,为其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