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在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创新思路结合起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思路创新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注意把解放思想作为拓宽调研思路、打开调研视野的关键,在“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组织全省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在不同时期先后开展有关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的大讨论活动,举办各类专题报告会,学习借鉴广东、浙江等地以及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思想大解放有力地推动了江苏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各项事业的大进步。
“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从理论层面看,认真总结三大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规律,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从实践层面看,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行动更加自觉,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从制度层面看,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一些务实管用的新制度,推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目前,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江苏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二、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重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作了创造性的成功探索。江苏省委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重点突出几项制度建设:完善和推广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试点等改革举措;制定《2005-2010年江苏省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制定实施了“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干部交流工作计划:研究建立省管市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向形成制度体系推进。改革已经从原有的单项性改革,转向以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为目标,对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规范的综合改革。通过改革探索,将成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向扩大民主化要求推进。在继续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全面实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实行全委会任免干部表决制、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作用,扩大党委全委会在选人用人上的决策民主。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向长期困扰的难点问题推进。通过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和干部辞职制,使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有了明显进展;通过延伸干部考察,实行生活圈、社交圈“两圈”考察。降低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风险。通过“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巡视制度、干部廉洁自律档案制度等,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全面推进全委会民主推荐提名制度,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行为,对“一把手”的用人权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
三、以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进一步强调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一是强核心。争创好班子。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使农村党的建设更有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强素质,争创好队伍。大规模多渠道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强管理,争创好机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四是强服务,争创好形象。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建立健全联系群众、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
2、推进“双新组织”党建工作。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规划,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双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网建设。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合理划分各覆盖单位的覆盖区域。二是丰富形式抓组建,各地采取灵活形式设置党组织,加快组建步伐。三是突出重点抓发展,以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骨干、高知识层次人员及一线优秀工人为重点,认真抓好辖区内“双新组织”的党员发展工作。四是针对弱点抓选派。选派和明确党建工作的指导员、联系员到没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负责做好党的工作,发展壮大党的力量。五是搭建平台抓覆盖,注重搭建活动共搞、资源共享的平台,对规模较小、党的工作力量薄弱的企业,由各覆盖单位统一组织开展活动。
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围绕社区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全省各地把选好配强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加强社区党建和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键来抓,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加强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理顺社区党建的协调机制。从制度上整合社区党建工作资源。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体系。
四、以党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反腐倡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江苏省委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的体制机制。使制度更严密。执行更有力。
1、创新领导体制,加强制度建设。按照“江苏经济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党风廉政建设也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005年6月初,省委颁布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明确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随后省纪委出台贯彻落实《具体意见》的任务分解计划,把涉及的24个方面的工作、112类具体任务、189项工作要求,按照2005、2006、2007年的时序进度,分别落实到省有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有关对权力运行加强监督和制约的意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意见、关于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等16个规范性文件,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推进政务公开,纠正不正之风。全省认真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清退领导干部违规住房、纠正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兼任企业领导职务、清退党政领导干部用公款违规购买商业保险费用、清理党政机关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查纠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参股煤矿问题、纠正少数贫困县(区)党政机关违规兴建办公楼行为、切实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等,大大加强和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3、依纪依法办案,严惩腐败分子。2006年7月。江苏省反腐倡廉成果巡回展集中展示了过去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展览展示的数据表明:仅那5年,出台廉政法规制度128项,出台反腐倡廉配套制度2686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35.7亿元。近年来,江苏省各级纪检部门在严惩腐败分子、查处大案要案的同时,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丁和平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创新思路结合起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思路创新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注意把解放思想作为拓宽调研思路、打开调研视野的关键,在“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组织全省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在不同时期先后开展有关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的大讨论活动,举办各类专题报告会,学习借鉴广东、浙江等地以及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思想大解放有力地推动了江苏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各项事业的大进步。
“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从理论层面看,认真总结三大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规律,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从实践层面看,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行动更加自觉,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从制度层面看,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一些务实管用的新制度,推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目前,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江苏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二、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重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作了创造性的成功探索。江苏省委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重点突出几项制度建设:完善和推广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试点等改革举措;制定《2005-2010年江苏省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制定实施了“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干部交流工作计划:研究建立省管市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向形成制度体系推进。改革已经从原有的单项性改革,转向以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为目标,对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规范的综合改革。通过改革探索,将成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向扩大民主化要求推进。在继续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全面实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实行全委会任免干部表决制、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作用,扩大党委全委会在选人用人上的决策民主。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向长期困扰的难点问题推进。通过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和干部辞职制,使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有了明显进展;通过延伸干部考察,实行生活圈、社交圈“两圈”考察。降低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风险。通过“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巡视制度、干部廉洁自律档案制度等,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全面推进全委会民主推荐提名制度,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行为,对“一把手”的用人权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
三、以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进一步强调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一是强核心。争创好班子。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使农村党的建设更有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强素质,争创好队伍。大规模多渠道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强管理,争创好机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四是强服务,争创好形象。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建立健全联系群众、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
2、推进“双新组织”党建工作。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规划,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双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网建设。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合理划分各覆盖单位的覆盖区域。二是丰富形式抓组建,各地采取灵活形式设置党组织,加快组建步伐。三是突出重点抓发展,以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骨干、高知识层次人员及一线优秀工人为重点,认真抓好辖区内“双新组织”的党员发展工作。四是针对弱点抓选派。选派和明确党建工作的指导员、联系员到没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负责做好党的工作,发展壮大党的力量。五是搭建平台抓覆盖,注重搭建活动共搞、资源共享的平台,对规模较小、党的工作力量薄弱的企业,由各覆盖单位统一组织开展活动。
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围绕社区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全省各地把选好配强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加强社区党建和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键来抓,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加强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理顺社区党建的协调机制。从制度上整合社区党建工作资源。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体系。
四、以党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反腐倡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江苏省委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的体制机制。使制度更严密。执行更有力。
1、创新领导体制,加强制度建设。按照“江苏经济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党风廉政建设也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005年6月初,省委颁布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明确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随后省纪委出台贯彻落实《具体意见》的任务分解计划,把涉及的24个方面的工作、112类具体任务、189项工作要求,按照2005、2006、2007年的时序进度,分别落实到省有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有关对权力运行加强监督和制约的意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意见、关于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等16个规范性文件,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推进政务公开,纠正不正之风。全省认真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清退领导干部违规住房、纠正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兼任企业领导职务、清退党政领导干部用公款违规购买商业保险费用、清理党政机关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查纠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参股煤矿问题、纠正少数贫困县(区)党政机关违规兴建办公楼行为、切实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等,大大加强和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3、依纪依法办案,严惩腐败分子。2006年7月。江苏省反腐倡廉成果巡回展集中展示了过去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展览展示的数据表明:仅那5年,出台廉政法规制度128项,出台反腐倡廉配套制度2686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35.7亿元。近年来,江苏省各级纪检部门在严惩腐败分子、查处大案要案的同时,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