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特别强调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结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兴趣;教学相长,激活能力;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展开论述:
  一、激发兴趣,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理念的渗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想前提,笔者曾经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一课,这节课是分数除法里面的第三四课时,也是最关键的一课,前面所学的知识都是为了得出“甲数除以乙数(零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而服务的,所以今天的复习课就是一个亮点。复习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把前面相关知识全部进行了概括,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复习作用。复习中,我在黑板左边写复习题,右边写复习题相对应的计算法则,按学习内容的时间顺序、层次推进。完整简洁把前几节课所学罗列含概了。复习阶段最后让学生观察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起到了复习小结的作用。
  新课例题教学时,我本想自己作线段图,但关键时候只画了一条线,马上停顿下面,转身指名学生上台站板作图;也就是这样的一停顿、一转身、一提问之间,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方面如,复习时老师问什么要“0”除外呢?学生得出了两种答案,⑴0不能作除数,⑵0没有倒数。这是学生课堂智慧的体现,而这种智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是师生之间长期沟通、配合而养成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也说明了这点。
  事后,我的体会是:课堂是师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再优秀的教师都是在课堂上成长起来的,再优秀的学生也是从课堂上超出去的。所以,一堂课好坏,大家都说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说具体些,就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成长情况。这是关键的,不容置疑,毕竟课堂是要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师自身也应该在课堂上得以成长。一堂课下来,我们付出所应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学生成长了,还应该考虑自身的成长体现在那里?带着这些想法走进杨福申老师这堂不难看出:学生成长了,从学生自我推出的“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学生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习惯;巩固练习题的正确率等等方面都可以证明。
  二、小组合作,激活能力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更多地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求教师进行探究性教学,即不能填鸭式的将题目的做法,以及答案和结果一股脑的全部直接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一步步找到题目的做法,找到题目的答案。因此课堂上的讨论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堂讨论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讨论的效果,达到讨论的目的。笔者发现一些教师不善于,或者说不重视研究课堂分组的方法,简单的以座位的横排和竖排为标准进行分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等因素。导致分组搭配不合理,营销了课堂讨论的效果。作为教师,应该在综合考虑学生性格、学习能力、相互之间协作性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分组,确保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确保分组的合理性。而且在进行分组讨论时,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确保讨论的有效性,保证讨论的有序进行。
  三、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商不变规律》磨课中,执教第一节课时,为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出示的八道口算计算中,有两道是这样上下依次出现的:
  48÷24=2
  120÷60=2
  探索中有位学生提出异议:“这两道题无法知道扩大了多少倍,所以没有办法知道是不是符合刚才研究到的规律。”黄老师自信的微笑到:“真的吗?你们再仔细观察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在学生无法解决时,教师继续引导:“请大家取出计算器来算算,被除数和数学到底是扩大了多少倍,是不是相同倍?”最终问题迎刃而解。课后交流中,笔者说:“备课时就发现这两道题之间可能会出现课堂这个情况。”
  又比如,《确定位置一》一课中,总觉得有些东西好象会卡住整节课,两节课磨完后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后来在听取小组内评议时,才慢慢理出头绪,原来是两节课都在同一个环节出现同样的问题:上完新课后执教者出示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地图及相关坐标(示标明),要求学生运用今天所学新知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各个建筑物的位置。这道练习题是在学生完全掌握了在教室内快速找出自己在班上的第几组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的,常理而言,学生应该能够迅速的完成这个练习。但事实表明,两个班的学生都在这个练习出示后,卡壳住,不知道要如何解决问题。后来在执教者的再一次引导下,才懂得了如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衷万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2年2期
  [2]甄慰,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该关注什么——以“取商近似值”教学为例,[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年6期
  [3]卢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年4期
  [4]孙忆霞,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检查引发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年4期
其他文献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发挥整体效益,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通过对天津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发现相当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介绍了某城市公路隧道明洞边仰坡支护工程的工程概况与建设条件,阐述了边,仰坡支护结构、施工过程和工程措施。
在送走又一届毕业生之后,2008年9月学校把我安排到实验部任教,担任一(2)班的班主任。虽然才30多个孩子,可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顽劣捣蛋怎一个“差”字了得?教育这一帮孩子,牵扯着我太多的精力,太多的心血。尽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他们也无动于衷,照旧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就拿小A来说吧,一个暴力攻击型大块头男生,凡事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显得比较偏激,遇上不顺
以石太线某特大桥高墩混凝土施工为例,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工艺原理、施工过程及安全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有效性。但高中课程多,同时地理课程知识体系也比较复杂、知识量大,教师若不能应用更加科学、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本文试通过探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从中找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妙处,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新授课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有效性;
【摘 要】英文电影之所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主要是因为电影中的影像、声音和画面对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产生了很强的冲击力,并向学生们传达着大量有用的英语学习信息。可见,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应用英文电影,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另外,教师运用英文电影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英文电影;初
结合工程实例,对基坑的优化设计予以剖析,指出只有充分了解多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才能达到设计优化的目的。
<正> 近年来,我国防渗墙施工技术发展很快。无论是在设计科研、施工技术,还是在施工机具、施工工艺以及墙体材料的使用上,都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地下连续墙
分析了信息检索课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讨论了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经过改进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