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首访非洲十国纪事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在陈毅副总理的陪同下,应邀访问了阿联(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非洲10国。这是周恩来首次非洲之行,也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非洲最重大的一次外交活动,访问国家之多、时间之长、活动内容之丰富多彩,访问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国际交往中罕见。周恩来访非的丰富内容和他非凡的人格魅力,把新中国的崇高形象带进了非洲。周恩来此行,震撼了非洲,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堪称当代外交史上政府首脑外交的一个光辉范例。
  
  亲手开启非洲大门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处于初始阶段。非洲国家普遍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同时受西方传媒和美苏压力的影响,对我国缺乏了解,并存有疑虑。为了进一步增进中非之间的了解,加强彼此的团结合作,发展亚非反帝反殖、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周恩来决定亲自开启非洲大门。他说:“我们必须打破两个超级大国在我们周围筑起的高墙。我们必须走出去,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他踏上非洲大陆时就深情地说:“我是第一次到非洲访问,而新中国建立已经14年了。我们来的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周恩来指出访非目的是“寻求友谊,寻求合作,多了解一些东西,多学习一些东西”。周恩来谦和坦诚的态度,使长期饱受殖民主义欺压的广大非洲国家耳目一新,首次听到来自东方大国的这种平等友好的声音。非洲国家获悉周恩来访非的消息后,纷纷要求增访自己的国家。所访国的政府和人民总是以热烈的激情表达欢迎并以高规格的礼遇予以接待。周恩来说,我们在非洲受到了隆重接待和热烈欢迎,永远难忘!非洲人民冒着炎热的天气,长时间等候在路旁,向我们夹道欢呼。有些城市,万人空巷,满城欢腾,载歌载舞,鼓声雷动。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充分显示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休戚相关的战斗友谊。
  周恩来和阿联总统纳赛尔在万隆会议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6年5月阿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开了第一个非洲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的先河。纳赛尔多次邀请周恩来访问阿联。周恩来将阿联作为非洲之行的第一站,十分看重埃及在阿拉伯和非洲的突出地位。苏联妒忌埃及同中国发展关系。当时埃及正和苏联谈判建造阿斯旺水坝所需的后续1亿英磅的贷款。苏联驻开罗大使提醒纳赛尔,如果他对中国人过于友好,赫鲁晓夫将会拒绝提供这笔贷款。纳赛尔巧妙地顶住苏方的施压,他表面上做出未去机场的姿态,而让部长执行会议主席率一大批军政要员前往机场迎接,机场上群众的欢迎仪式盛大。纳赛尔对周恩来的接待作了精心安排。阔别8年,两人见面时热情握手和亲切拥抱。纳赛尔亲自将一枚金光闪闪的“共和国勋章”挂在周恩来胸前。当晚,纳赛尔和夫人一起举行盛大的国宴,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破例地说:“请大家站起来,同我一道向这位亲爱的朋友致敬。在1955年同他会见之后(指万隆会议),我们的钦佩之情就更加深了。”纳赛尔在宴会上要求在座的全体人员站起来向来访的中国领导人致敬,这是不寻常的欢迎,超越了任何外交礼宾规格。周恩来独享殊荣,当时在外交界传为美谈。
  阿尔及利亚对周恩来的欢迎,盛况空前。本·贝拉总统和布迈丁副总理在舷梯旁迎接,从机场至代表团下榻的市中心国宾馆人民宫,在20公里长的道路两旁,30万群众夹道欢迎。建筑物上到处悬挂张贴着周恩来、陈毅的巨幅照片,男女老幼都真诚地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慷慨援助。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特地将市郊的一座豪华宫殿“和平宫”让给周恩来住。哈桑二世举行国宴时,又一次打破惯例,原来是西餐两菜一汤。这次以“烤全羊”、“巴斯提拉”、“古斯古斯”等摩洛哥传统名菜盛情款待。席间,哈桑二世亲自频频夹菜,挑选最好的羊肉放在周恩来食盘里,双方交谈甚为融洽、亲切。
  所访非洲国家同新中国建交时间不长,但他们对周恩来来访表现了极大的兴奋和热情,有的国家放假一天。访问马里时,正赶上伊斯兰教的斋戒节。马里居民大都信奉伊斯兰教,按习俗,斋戒节期间,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不能进食和饮水。马里首都成千上万群众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簇拥在从机场到代表团下榻住地的道路两旁,载歌载舞,每几十步就有一个小型乐队,弹奏非洲民族音乐。周恩来得知他们不吃不喝如此热情欢迎时,十分感动。当晚,凯塔总统举行1000余人的盛大欢迎宴会,周恩来和凯塔总统同群众一起欢快地跳舞,始终沉浸在马里人民的友好气氛中。
  
  “非洲人民大觉醒的时代”
  
  访问期间,周恩来十分重视在宴会和群众集会等场合发表讲话,深刻阐述我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高度评价非洲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建设国家的顽强精神,极大地鼓舞了非洲人民在民族独立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在阿联,周恩来在纳赛尔举行的盛大国宴上,作了充满激情的讲话。他说:1924年我途经苏伊士运河时,几乎整个非洲大陆还处在帝国主义的黑暗统治之下;1954年当我在日内瓦会议期间途经开罗的时候,整个非洲处在暴风雨的前夕。接下来周恩来以洪亮的声音说:今天,当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来到非洲的时候,我们看见的是一个觉醒的大陆,一个战斗的大陆。在这一片被帝国主义者叫做“黑暗大陆”的辽阔土地上,自由晨曦已经升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土崩瓦解。人们对周恩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非洲近40年来的巨变,啧啧称赞。周恩来特别赞赏1956年10月埃及人民在保卫塞得港、保卫苏伊士运河的英勇斗争,专程访问了英雄城市塞得港,并在市长举行的欢迎大会上赞扬埃及人民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
  阿尔及利亚盛情邀请周恩来向阿党政军高级干部作长篇报告。周恩来高度评价阿尔及利亚独立的重要意义。他说,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是当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事件,为非洲人民树立了一个敢于进行武装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辉榜样。他指出,援助斗争中的阿尔及利亚人民,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援助总是相互的,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斗争和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是极大的支持和援助。
  周恩来总是鼓励新生的非洲国家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在几内亚总统杜尔举行的文艺晚会上,他说,几内亚共和国是富饶和美丽的,几内亚人民是勤劳和富有才干的。正如塞古·杜尔总统所说,几内亚是一个没有被打开的“百宝箱”。我们深信,几内亚人民一定能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这个“百宝箱”打开,一定能够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起来。几内亚人民对周恩来的鼓励报以热烈的掌声。
  周恩来在访问苏丹时,高度赞扬苏丹人民惩罚英国侵略军高级将领查尔斯·戈登的英勇事迹。戈登曾参与英法联军火烧北京圆明园的罪恶活动,并率领洋枪队帮助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来他被英国派到苏丹任总督,1885年被苏丹人民起义军用长矛刺死。周恩来在苏丹领导人举行的国宴上欣慰地说:“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长期斗争中,我们两国人民是相互同情和相互支持的。曾经镇压过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苏丹民族革命运动的帝国主义者戈登,最后终于受到了苏丹人民的惩罚。这种共同的斗争一直把我们两国人民连在一起。”周恩来的讲话对于帝国主义企图挑拨中非之间的团结友谊,无疑是有力的回击。
  周恩来在访非最后一站索马里首都举行的盛大群众集会上,提出了“整个非洲大陆是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的英明论断。他说:“现在是非洲人民大觉醒的时代。”
  
  心心相印的友好会谈
  
  同非洲领导人进行会谈是周恩来非洲之行的核心。会谈内容涉及众多方面。每一次会谈总是洋溢着相互尊重磋商的融洽气氛。会谈方式,灵活多样,或在大范围内全面交换意见,或在小范围内具体深入讨论,甚至进行单独交谈,彼此敞开心扉。非洲领导人对周恩来在会谈中体现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深入浅出地阐述国际局势、认真务实地发展双边关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同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举行了4次长时间的会谈,两人如胜利了的战友重逢,彼此十分兴奋,谈话如滔滔流水。周恩来说:“阿尔及利亚的革命胜利是继中国革命和古巴革命后,60年代的伟大事件。”“你们反帝革命的胜利主要靠自己。别人的帮助,包括我们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周恩来希望阿尔及利亚同帝国主义斗争要注意策略。他说:你们反帝立场是坚定的,要肃清一切帝国主义势力。但在策略和方法上要避免多方面作战,原则性和灵活性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周恩来还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情况。本·贝拉对周恩来的谈话极为感兴趣。他说,周恩来“讲的都是很重要的东西”,“这是一个我们学习的机会”。
  周恩来同马里总统凯塔进行了6次长时间的会谈,为非洲之行中会谈次数最多的。周恩来全面介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对外政策,并着重针对凯塔提出马里要遵循马列主义、走社会主义的问题,强调指出:就中国的经验来说,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周恩来的谈话使凯塔等马里领导人深受感动。凯塔表示要认真加以研究。事后,凯塔激动地说:“像周总理那样坦率地同我们谈社会主义问题,是我接触过的政府首脑中唯一的一位。”
  
  求同存异 充分谅解
  
  周恩来非常重视对未建交国突尼斯和埃塞俄比亚的访问。他打破政府首脑先建交后访问的外交常规。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主动邀请周恩来访问,但对中国不了解,并与美国关系密切。周恩来抵达的当天下午,与布尔吉巴进行首次单独会谈。布尔吉巴表示,他同中国在中美关系、中印边界冲突以及美苏英三国部分停止核试验条约等三大问题上有分歧,甚至直言提出:中国总理在非洲国家和阿尔巴尼亚访问时,对美国的态度不同,使人们感到你们不严肃。在晚上欢迎宴会上,他又把中突双方的不同意见公开提出来,语惊四座。面对布尔吉巴多次提出中突之间的分歧意见,周恩来从容应对,充分谅解对方的不了解,对于其批评,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真诚地感谢说,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周恩来向对方耐心地解释中方在上述三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我们这次到非洲,是为了寻求友谊与合作,为了不使非洲国家为难,在联合公报中没有强调反对美国。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会谈中没有把美国敌视中国的情况告诉非洲的朋友们。周恩来明确告诉对方,我们一直避免引起和美国的冲突。我们在华沙中美会谈时建议过中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但是美国不干。周恩来多次向突方表示,中国坚持求同存异。他说,中突两国在巩固民族独立、促进亚非团结、保卫世界和平等方面,都有共同的任务。这些比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的分歧要迫切得多,我们完全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携手前进。布尔吉巴被周恩来的求同存异的精神说服了,最后感动地说:“我同意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我们还是要反帝反殖。突尼斯需要伟大的友谊,并一定要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访问快结束时,中突在《联合公报》中正式宣布:“决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中突建交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周恩来非洲之行的“重大的政治上的胜利”。
  埃塞俄比亚最初商定周恩来访问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后来埃方提出只去北方大城市阿斯马拉。我方人员听后十分气愤,对一个受邀国总理,不安排在首都接待是违反国际惯例,是失礼的。周恩来获悉后,非常豁达大度,当即指出,为了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同意只去阿斯马拉。周恩来说:埃方这样做显然是外国压力的结果。对于小国,我方应该谅解他们的困难。在我们答复同意后,埃塞俄比亚外交大臣一再表示感谢。埃皇亲自安排,将周恩来的住地由别墅改为阿斯马拉皇宫,还陪同访问历史古城阿克苏姆,破例组织群众夹道欢迎。在会谈中埃方提出两国建交存在困难。埃皇一再表示,埃塞原则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需要做些准备工作来应付美国的反应,美国有可能断绝对埃塞的所有援助。周恩来听后马上表示,中国方面能够理解也能够谅解。后来,他还非常大度地说:“我们可以等5年、10年、15年,直到双方方便的时候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周恩来这次访问,在埃塞产生了很大影响。1970年11月,埃塞在尼克松访华前3个月,同中国达成了建交协议。第二年,埃皇以80岁高龄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访问中,周恩来对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处于危急之时,挺身出来支持,打破危邦不入的惯例。这种大无畏精神,博得了广大非洲国家的赞扬。在访加纳前9天,发生了谋刺恩克鲁玛总统的未遂事件,局势十分紧张,恩克鲁玛搬到海边的一座城堡居住,取消一切对外活动。当时周恩来正在阿尔及利亚访问,得知上述消息后,明确表示,我们不能因为人家遇到了暂时困难就取消访问,这是对人家不尊重、不支持。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要去,才表现出我们的真诚,患难见真情嘛!访问按原计划进行。周恩来抵达加纳当天,去城堡拜会总统。恩克鲁玛脸上贴着纱布,一只手缠着绷带,见到周恩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您,很感谢您能来!”周恩来即把毛泽东的慰问信交给恩克鲁玛,恩克鲁玛对中方的支持十分感动。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周恩来访非期间,强调多了解一些东西,多学习一些东西。他一再指出,天涯处处有芳草,不要以为非洲受百年殖民统治全都落后,非洲国家有许多有益的东西值得学习。
  他在阿联参观了闻名世界的苏伊士运河、象征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及军事学院、博物馆等,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阿联悠久的历史和近些年发展经济的状况。周恩来和纳赛尔总统兴致勃勃地出席了阿联第九届庆祝教育日大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周恩来说,西方国家嘲笑我们落后,夸耀他们的文明。其实,西方国家的近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亚非国家取得的。只要我们亚非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们不仅能够赶上他们,而且能够超过他们,在创造人类新文化的伟大事业中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正在进行石油大会战,急需借鉴他国开采石油、冶炼石油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当时,所访国中阿联、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均有现代化的炼油厂。周恩来紧紧抓住这一次访问机会,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他在摩洛哥首相的陪同下,参观了一座意大利帮助建设的炼油厂,对该厂建设快、管理好、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多次称赞,表示值得我们学习。参观回来后,周恩来提出一定要石油部派技术专家去摩洛哥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倡导中非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十分注重探求和总结国际关系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和共同准则,以推进世界秩序、国际关系朝着公正合理、和平方向发展,显示了一代大外交家高瞻未来的战略理念和伟大气魄。20世纪50年代,他同亚非国家领导人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成为当今世界建立良好国际关系的基石。此次非洲之行,周恩来自始至终积极倡导中国同非洲与阿拉伯国家关系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这些原则被非洲国家媒体放在突出位置加以报道和介绍,对各国的影响十分深广。
  中非关系五项原则是:一、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二、支持阿拉伯各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三、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愿望。四、支持阿拉伯各国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五、主张阿拉伯各国的主权应当得到所有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犯和干涉。周恩来在访问埃及、阿尔及利亚、加纳、苏丹、索马里等国时都将中国处理同非洲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写进了两国的《联合公报》中。长期以来,中国同广大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关系就是严格坚持上述原则,因而友谊和合作不断发展。
   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八项原则,饱含着周恩来同来访的非洲朋友交换意见的结晶,总结了我国过去接受他国援助的切身体会和教训。周恩来访非期间,广泛征求非洲国家对我国援助的意见。特别是非洲国家普遍贫困,接受外援问题突出。周恩来访问马里,由于当时我对其工农业项目援助较多,周恩来同凯塔总统畅谈了这一问题,并且强调我国援外八项原则的目的在于尊重主权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不干涉内政。希望马里对中国专家的工作是否称职,中国提供的机器和物资是否合乎马里的需要向我们提出意见。凯塔表示完全赞同我国外援的八项原则,并正式写进两国《联合公报》中。
  
  访非的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
  


  
  国际舆论和媒体对周恩来访非予以高度赞扬和重视,证明“中国同新兴非洲关系中的一个巨大成功”。非洲国家媒体普遍以突出位置进行报道和宣传,“周恩来首次莅临非洲大地,证明了亚非两大洲在保卫世界和平的共同斗争中的相互关系”,周恩来同非洲领导人会见“是对亚非团结、全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线和世界和平的新的贡献”。西方主要媒体认为,周恩来访非是“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
  周恩来倡导的中非关系五项原则和我国援外八项原则,不仅在当时表达了亚非新独立国家的强烈愿望,并且成为建立新型的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先声和范例,在今天依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作用。
  周恩来访非极大地推动中非团结合作。到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中国与非洲建交国家由1964年12个上升到40个,1971年10月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包括非洲国家鼎力相助,毛泽东赞曰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周恩来访非后,非洲国家领导人摩肩接踵访问中国,有的领导人多次访华,政治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对非经援在对外援助八项原则的感召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崭新气象,我国援助的农业和轻工业项目以及体育设施、公益建筑、办公大楼也在非洲国家星罗棋布,以中国人民友好使者著称的中国医疗队活跃在广大非洲国家的城市与乡村,特别是被西方国家和苏联拒绝修建的坦赞铁路,在我国和坦、赞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76年建成,成为中非友谊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其他文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成功举办,阅兵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笔者查阅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14次阅兵情况时,发现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中
期刊
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深深体会到,要使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必须首先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臧铁柱(锦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摘要〕文章就新形势下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问题进行论述,并就如何加强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提出了自己的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文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并联系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强调指出,图书馆在把文献信息物化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过程中几种不被广泛了解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接待读者语言的艺术性●丁永(苏家屯区图书馆)注意掌握和运用接待读者语言艺术,对于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影响极大。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如不能熟练地操纵语言,那么就不能准确无误地
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组建于1987年,是专业研究肛门、大肠疾病的综合性研究所。现展开床位300张,下设结直肠外科病区、胃肠外科病区、肝胆外科病区、消化内科病区、中心实验室和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地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
期刊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健康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健康男性青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低位-6°卧床96h模拟失重。对受试者在试验开始前即刻(坐位、平卧位),-6°卧位24
2007年6月,我陪我们中央文献研究室两位老领导逢先知和金冲及到法国巴黎参加《历史的对象——毛泽东》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结束后,因需从慕尼黑转机返回北京,我们途经德国,于6月11日参观了世界著名的新天鹅城堡,欣赏了阿尔卑斯山的旖旎风光,夜宿美丽的小山城富森。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准备驱车前往慕尼黑,我早早起床收拾行装。一打开手机,就收到了宋贵伦发来的短信。宋贵伦时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以前曾是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