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河流域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了在雅安市雨城区陇西河流域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水稻的平衡施肥模式,探讨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函数,以便探索出一套高产的平衡施肥模式,从而为水稻生产中的施肥管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以处理7(N 210kg/hm2,P2O5315kg/hm2,K2O 150kg/hm2)的水稻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中,受氮、磷、钾肥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千粒重、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氮磷钾肥配施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因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研究了2种农药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 以期为农药的水环境监测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稻瘟灵
教学实践遵循行动体系的过程逻辑而非学科体系的科学逻辑;教师职业(中小学)是理念型专业而非技术型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是反映实践而非技术实践;教育知识主要属于文化知识型而非
【目的】使用德国引进设备3D激光地貌分析仪研究多场降雨下细沟侵蚀过程,为解释黑土区细沟侵蚀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试验地多年自然降雨参数设计人工降雨参数,使用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赖于良好的公民素质,而加强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培育现代小公民则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古老的"山水文化"蕴藏着宝贵的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病虫害,能够收到除害增产、减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和
SWOT分析是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在科学分析苏北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认为苏北新农村建设实现路径应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