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挫折在所难免,小学生也必须学会应对挫折。本节班会课中,我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情境……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认识挫折、体验挫折、提出战胜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认识挫折
  1.猜一猜
  (1)师:请从老师的描述中猜一猜这是一本什么书?这是一本名著;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一本;这本书讲的是西天取经的故事……
  生(异口同声):《西游记》。
  (2)师:请从老师的描述中猜一猜这个人是谁?他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
  生(抢答):孙悟空。
  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孙悟空,你会想到哪个词?
  生:神通广大。
  (3)师:请从老师的描述中猜一猜这是一件什么物品?这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宝贝。
  生(抢答):金箍棒。
  师:它是某个妖怪手中的宝贝,外形像一个葫芦。
  生:紫金红葫芦。
  (4)师:请从老师的描述中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故事?这是《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故事中有一个女妖怪,孙悟空打了三次才将女妖怪打死。
  生:三打白骨精。
  师(小结):同学们,《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都是挫折。刚刚的游戏中,没有抢答成功的同学什么心情?
  生:伤心、遗憾、失落……
  师:同学们,这就是挫折。
  2.玩一玩
  游戏名称:蛋的进化
  游戏方法:开始时学生都处在“蛋”的状态,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进化为“鸡”,输的被淘汰。赢了的学生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进化为“鸟”……依此类推,经历从“蛋—鸡—鸟—猴—人”的进化,才算胜利。
  师:赢的同学心情如何?输的同学心情如何?
  (输了的同学会感到遗憾、失望、懊恼、难过、不服气……这些情绪都是遇到挫折后的正常表现。)
  3.演一演
  请学生分组选择以下情景进行即兴表演。
  情景一: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可是这一次的单元测验,我居然只考了83分。
  情景二:我和某某是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她)突然不理我了。
  情景三:去年生日,爸爸送给我一支钢笔,我可喜欢了。今天我突然发现钢笔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
  情景四:今天体育课进行了跳绳测试,一分钟跳60下合格,我只跳了50下。
  (教师选取2组学生进行表演,表演同学遇到挫折时的心情。)
  【反思】
  在这一环节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三个活动:
  “猜一猜”中激发兴趣。我以《西游记》为主题进行了猜一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遇到小挫折时的心情。
  “玩一玩”中初步感受。在这个全体参与的游戏中,绝大部分学生再次体验了挫折,感受到了遇到挫折时的心情,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演一演”中深刻体验。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学生表演得相当有创意,即兴发挥很好。有一个学生表演遇到挫折时,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学生深刻地体验了什么是挫折,遇到挫折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深入地体会到遇到挫折时的心情,认识到生活中难免存在挫折,为后面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准备。
   战胜挫折
  (一)制胜法宝
  1.态度分析:唐僧被妖怪抓走了。
  (1)面对挫折,三个徒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猪八戒:我回高老庄去。
  沙僧:这可怎么办啊?
  孙悟空:妖怪,哪里跑!
  (2)三个徒弟的言行,反映他们面对挫折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3)你最认可谁的态度?为什么?
  2.原文品析:教师出示《西游记》第五十回的一段文字,请学生从中体会孙悟空面对挫折的态度和做法。
  那魔王把枪尖点地,喝令小妖齐来。那些泼怪,一个个拿刀弄杖,执剑轮枪,把个孙大圣围在中间。行者公然不惧,只叫:“来得好!来得好!正合吾意!”使一条金箍棒,前迎后架,东挡西除,那伙群妖,莫想肯退。行者忍不住焦躁,把金箍棒丢将起去,喝声“变!”即变作千百条铁棒,好便似飞蛇走蟒,盈空里乱落下来。那伙妖精见了,一个个魄散魂飞,抱头缩颈,尽往洞中逃命。
  3.方法提取:當孙悟空遇到战胜不了的妖怪时,又是怎么办的呢?
  (二)案例分析
  1.出示案例
  案例一
  一位痛苦的妈妈说:我儿子上三年级,被同学起了一个绰号——“狗熊”。儿子很不喜欢这个绰号,觉得丢人,现在都不愿意上学了。
  案例二
  初三学生小涛留下一封信后离家出走了。信中这样写道:
  爸、妈,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了。因为我真的扛不住了,这次我又没考好,我真的没脸见你们,所以我只好……我走了。
  2.小组讨论
  (1)案例中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你认可吗?
  (2)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样做呢?
  (三)榜样激励
  1.听一听
  贝多芬:双耳失聪,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爱迪生:在失败五千多次后,发明出钨丝灯泡。
  司马迁:狱中遭遇宫刑,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2.看一看
  短视频:《力克的故事》。
  3.读一读
  贝多芬: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张海迪: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第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陆游: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写一写
  请同学们写下一两句这样的话,以此激励自己在遇到挫折时能勇敢战胜挫折。
  【反思】
  本节课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重在帮助学生建立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
  品味名著,提取制胜法宝。让学生评价《西游记》中三个徒弟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学生一致认同孙悟空乐观、勇敢地面对挫折的态度。
  分析案例,纠正错误做法。通过出示两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到,面对挫折,害怕逃避会造成恶劣的后果。
  看听读写,进行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听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看着《力克的故事》,读着名人名言,学生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随后的“写一写”中,学生或写下了自己的亲身感悟,或写下了最喜欢的名言,课堂又进入高潮。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需要学会自己去面对,去战胜挫折。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同情心和意志力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因为写作,我有缘结识了黑龙江省特级教师徐永晨;因为投缘,我得到了徐老师赠送的专著《教师“天大”的事》。静心阅读此书,我感受到书中的每一句话无不折射出徐老师的沉稳坚定。他在乡村教育的这片沃土上,情系学生,执着笔耕,并用他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向上长,铆劲长”是教师“天大”的事。是啊,每位教师的自我成长,都当如一株向日葵般蓬勃、灿烂。  成长,选定向阳位置  “有梦想的日子,工作才有劲头,生
“民亦劳止,迄可小康。”一千多年前,小康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的生活状况。而今天,小康生活是物質生活的改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是绿水青山的新生态,是产业创新的新业态,是人民幸福的新风貌,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天下为公之大道,然天下大同也。   小康生活是绿水青山的新生态,改善环境,服务民生。甘肃定西,一片黄沙纷飞,尘土肆意的地方,这里气候干燥,缺水是最大难题。然而这里的人们通
小董是我们班上的“调皮大王”。  他以绊倒同学取乐,上课时偷偷吃东西,在地上打滚是家常便饭。老师提醒他,他暂时能改正,老师看不见时,他便玩得不亦乐乎。他什么道理都不认,可只要父亲对他施以暴力,他就意识到做错了。至于为什么错,他也不知道,他对错误的判断标准是:老师和父亲生气了……总之,问题学生有的问题,在他身上都能找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从4个方面做好转化工作。  “了如指掌”与“琢磨不透”  教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马志国  群体领导者影响力来源的心理机制  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这个“头”,用群体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孩子的管教办法,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讲述正面管教中的两种工具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案例,并尝试寻找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启发式提问  和孩子沟通不顺畅时,教师应尽量使用“什么”“哪里”“何时”等针对事实的疑问词。例如:“发生了什么事?”“你当时在哪里?”“他说了什么?”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孩子会主动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有
上期我们谈到,班级群体是由在结构特征上不同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构成的,这两类亚群体及其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班级群体的两重结构:一重是由正式群体及其关系构成班级外显的正式群体结构;一重是由非正式群体及其关系构成班级内隐的非正式群体结构。  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应该促使班级群体两重结构最大限度交融,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班级两重群体结构整合应遵循的心理原则  一是心理同向原则。这个原则是
班主任常常会因为学生不懂得如何保持教室的整洁而烦恼,这其实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建立与卫生相关的规则意识。所以,在帮助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学生养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意识的开始。  让事件变成契机  一次,我开会后来到教室,发现我不在的两节课内,教室里又变得凌乱不堪。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有卫生意识,而是没有保持卫生的方法和自觉性,这便是问题所在。  我立即召开简短班会:  1. 让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谈到顺从心理,我们先看一个教育案例。  甄老师中途接手做初二(3)班的班主任。接手第一
班会课是学校最重要的德育活动课程之一,也是班级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受育对象全类化。班会课的受育对象应包含教师和学生,而其中容易被忽略的是教师这个主体。这被称为第一个消失的“我”。二是受育个体自省化。受育个体应处于道德“自省”过程,而不是“责它”过程。缺乏道德自觉意识的受育个体不是班会课最终要培育的受育主体,这被称为第二个消失的“我”。这两个“我”的消失,会使班会课效果大减
“你们都来看看这大块大块的馒头和成堆的剩菜,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得勤俭节约呢?”一位班主任对着已冒尖儿的垃圾桶感慨着,其他人立马随声附和:“是呀,关于节约粮食的主题班会每学期不知道开多少次,怎么依然无效呢?”  作为班主任,大家的慨叹亦是我的心声——为何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教育方案,总是入不了学生的心?为何不管是严格要求还是谆谆教诲,都刹不住这股浪费之风?  一次手工课上,一个细节引发了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