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自己的一方净土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常常会因为学生不懂得如何保持教室的整洁而烦恼,这其实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建立与卫生相关的规则意识。所以,在帮助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学生养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意识的开始。
  让事件变成契机
  一次,我开会后来到教室,发现我不在的两节课内,教室里又变得凌乱不堪。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有卫生意识,而是没有保持卫生的方法和自觉性,这便是问题所在。
  我立即召开简短班会:
  1. 让大家发现问题。大家观察教室的卫生情况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导致教室公共区域不整洁。“我只是桌子没对齐,但这样导致很多张桌子对不齐。”“我只丢了一点儿纸屑,但我丢后就会有人学我的样子,这样教室就不整洁了。”
  2. 引导大家分析原因。每个学生保持自己区域内的卫生整洁,班级整体卫生就会明显改善。
  3. 制订初级规则。当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与班级卫生息息相关后,我便发起了“守护自己的一方净土”的倡议:时刻保持自己的桌椅整齐,及时捡起身边的垃圾。
  让榜样和方法随时可见
  很多事情,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他们不会做。
  有的同学课间卫生保持得非常好,我便请这些孩子教大家如何做。仔细观察后,我发现了一名物品摆放一直整齐的同学,便让她教其他学生如何做。她給桌斗划分了区域,一号区域放书本,大书在下,小书在上,二号区域放本子,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等等。同时,我将这名同学的桌斗拍成照片打印出来张贴在墙,作为榜样。
  既然知道如何做,就要监督是否能够做到,于是我们又确定了一天检查的三个时段:上午大课间、中午放学和下午第一节课后。检查的范围包括地面、桌椅和桌斗这三个方面。
  让每个人都学会负责
  班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每个组长监督管理3个组员,在检查的固定时间内,每一个学生都守护好自己的区域,那么每个小组的区域内卫生便得到了保持,从小区域便可以拓展到整个教室。在这一天三个时间段内,卫生委员便可以根据标准进行小组评价。一开始,班主任要指导卫生委员如何开展评价,好的小组优点在哪里,没有做好的小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监督卫生委员这一天是否坚持评价。一个星期后,卫生委员便可代表班主任进行检查了。
  让规则内化于心
  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诊断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诊断规则是否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让学生自我诊断,看看自己执行得如何。做得较好的小组就可以得到卫生方面的积分,和学习、纪律一起计入小组的总积分。每两周,积分较多的小组便为优胜小组,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奖励。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公共卫生规则只是众多规则中的一种,各种规则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从点滴问题中寻找契机,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为他们未来走向社会、适应处处有规则的大环境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张扣扣案了结了,但悲伤不会了结。   (张扣扣案:1996年,张扣扣之母汪秀萍因琐事与邻居王正军、王富军发生争吵并厮打,受重伤后死亡。因伤人者王正军时年17岁,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扣扣心怀怨恨,加之工作、生活长期不如意,产生报复杀人之念,于2018年春节期间持刀致王家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抢救无效死亡,随即投案自首。张扣扣于2019年7月被执行死刑。——编注)   关于这个案件本身,我没有什
对于刚刚跨入高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从初中升入高中,可谓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面对陌生的老师,以及和初中迥然有别的高中生活,他们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还有些无所适从。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困惑和苦恼,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共同建设一个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班集体,是高一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进入高中后,学生会察觉到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己以前的优势或许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我们先来看一位班主任的工作案例。  一次月考,班上一名男生作弊被抓了,监考老
随着疫情的好转,防控措施逐渐走向常态化,街道与村庄陆续解封,家长也陆续复工。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还需时日,学生网上学习还将继续。我借助“五一”勞动节,与学生相约网上开展“我为生活着色”劳动节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活动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劳动节的资料,制作课件,小主持人准备发言内容,其他学生收集关于劳动的资料及参与劳动实践的照片和体会。  活动过程  1. 师:同学们好!
因为写作,我有缘结识了黑龙江省特级教师徐永晨;因为投缘,我得到了徐老师赠送的专著《教师“天大”的事》。静心阅读此书,我感受到书中的每一句话无不折射出徐老师的沉稳坚定。他在乡村教育的这片沃土上,情系学生,执着笔耕,并用他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向上长,铆劲长”是教师“天大”的事。是啊,每位教师的自我成长,都当如一株向日葵般蓬勃、灿烂。  成长,选定向阳位置  “有梦想的日子,工作才有劲头,生
“民亦劳止,迄可小康。”一千多年前,小康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的生活状况。而今天,小康生活是物質生活的改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是绿水青山的新生态,是产业创新的新业态,是人民幸福的新风貌,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天下为公之大道,然天下大同也。   小康生活是绿水青山的新生态,改善环境,服务民生。甘肃定西,一片黄沙纷飞,尘土肆意的地方,这里气候干燥,缺水是最大难题。然而这里的人们通
小董是我们班上的“调皮大王”。  他以绊倒同学取乐,上课时偷偷吃东西,在地上打滚是家常便饭。老师提醒他,他暂时能改正,老师看不见时,他便玩得不亦乐乎。他什么道理都不认,可只要父亲对他施以暴力,他就意识到做错了。至于为什么错,他也不知道,他对错误的判断标准是:老师和父亲生气了……总之,问题学生有的问题,在他身上都能找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从4个方面做好转化工作。  “了如指掌”与“琢磨不透”  教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马志国  群体领导者影响力来源的心理机制  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这个“头”,用群体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孩子的管教办法,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讲述正面管教中的两种工具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案例,并尝试寻找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启发式提问  和孩子沟通不顺畅时,教师应尽量使用“什么”“哪里”“何时”等针对事实的疑问词。例如:“发生了什么事?”“你当时在哪里?”“他说了什么?”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孩子会主动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有
上期我们谈到,班级群体是由在结构特征上不同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构成的,这两类亚群体及其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班级群体的两重结构:一重是由正式群体及其关系构成班级外显的正式群体结构;一重是由非正式群体及其关系构成班级内隐的非正式群体结构。  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应该促使班级群体两重结构最大限度交融,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班级两重群体结构整合应遵循的心理原则  一是心理同向原则。这个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