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漫游费,运营商说了也不算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消了漫游费并不一定会降低特定用户的消费金额。
  随着电信日的临近,新一轮针对电信运营商的声讨再次展开。关于取消漫游费的问题,由来已久,这次还被冠以“化石”费用,可如果仅仅是因为其是“化石”,就不应该收费,那几千年来海关都在收取的关税岂不是更化石,为何还在收,而且前不久还要针对海淘增加征收呢?
  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漫游费对于运营商是零成本,所以运营商应该取消收费,这种说法有些想当然。漫游费确实是依托在运营商本来已经运行的网络上,但运营商的费用收取是一个系统,并不能分辨出来什么业务是有成本的,什么业务是无成本的。
  对于运营商来说,只要是用户在网络上进行通信,甚至只要是用户注册了号码占有了资源,成本就已经产生,接下来只是用什么方式来计费,与成本无关。如果运营商不收取漫游费,那其他的费用就可能升高,从而保证总收入的稳定,这样看,漫游费的成本怎么能说是零呢?
  另外,还有人提到欧盟投票通过提案,从2015年12月起,在欧盟28个成员国之间取消手机漫游费。事实上,欧洲的漫游费至今也没有取消,取消漫游费的问题争吵了很久,而欧盟的议案程序与中国也不一样,不是说取消就可以取消。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欧盟内部的电信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期间运营商互相兼并重组,错综复杂,运营商多是多国交叉运营,漫游费的问题非常特殊。
  从长期来看,漫游费的取消是必然的,电信运营商也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如今,真正受到漫游费影响的用户数量并不大。新用户和漫游使用量大的用户,基本上都已经在很久之前都使用了不带有漫游费的资费套餐,只有一些2G用户依然会有漫游费的计费方式,而这些用户多数很少漫游。事实上,这些几乎不漫游的用户群选择了有漫游费的资费,是在享受运营商此前推出的超低优惠,如果盲目的换套餐,也许会花钱更多。
  话说回来,中国有十几亿的移动电话用户,电信运营必须不间断地提供服务,即便运营商要在后台更改用户的资费体系,也是困难重重。一是,在更改的过程中,也许会导致用户的计费混乱,成为差错之源。二是用户量巨大,二十年的运营积累下来的数以万计的套餐,一个一个的清理,也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更需要时间。三是用户与运营商的服务是签有协议的,在没有得到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更改用户的套餐计费方式牵涉法律问题。
  另外,取消了漫游费并不一定会降低特定用户的消费金额。每个客户的使用习惯不一样,运营商的套餐也可能在某个时间适合他,肯定会有相当多的用户在取消漫游费之后的消费不会减少,相反会提高。一些人简单的认为漫游费导致了部分用户的高消费并不是事实,而只可能是一些非常极端的案例而已。
  我们不得不说,漫游费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取消就可以完成。漫游费的存在首先是受到运营商分省分地市的组织结构的影响,也更受到央企管理体制的制约,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取消漫游费很难行得通。
  如果真想彻底取消漫游费,很简单,让某委某部对运营商的考核指标降下来,让三家运营商可以任性降价降低收入甚至烧钱进行战略性亏损,不要说漫游费,就是打电话上网全免费,运营商全体员工估计也是要举双手赞成的。
其他文献
2016年,智能手机厂商把目光瞄准了印度市场。  对于智能手机厂商们来说,2016年并不是一个乐观的年份。  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报告,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首度出现个位数增长。由于中国和北美关键市场的疲软,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2016年仅增长7%,至15亿部。这表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两位数的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然而,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乏力,但印度市场却成为难得的亮点。Gar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文化领域的竞争也在逐渐展开,而且充分体现出一定的地区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衡量国家文化价
“三三制教学”继承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精神,强调方法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升,故而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合作探究中。然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