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政治献金”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you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健林向南京市政府捐赠10亿元重建大报恩寺,很像是带着商业和政府公关目的的“政治献金”。在中国式政商关系中,以慈善面貌出现的“政治献金”实现了从私人关系到组织关系的跨越,是值得提倡的积极之举。
   2010年11月,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成为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赠。
  
  可以接受的商业目的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中国人对慈善事业的理解。按照这种传统观念,慈善和商业是一对天生矛盾体——前者不求回报,后者却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两者泾渭分明。
  其实在西方,慈善事业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框架。他们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股东回报,纳税,解决就业,遵守法律;第三个是企业公民理论,如果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情愿放弃企业;而中间层面就是战略慈善,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的广角审视,让慈善与企业的声誉、品牌、营销有更好的关联。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成功的慈善事业、关联型营销活动能够帮助企业将慈善捐助和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
  在中国,更多人在重新思考和定义慈善与商业的关系。著名学者茅于轼说过,慈善事业也可以商业化,社会责任投资可以让慈善和商业不再水火不相容,因为社会责任投资是以慈善为目的的一种商业行为。全国工商联鼓励把慈善当成一种投资行为,一种商业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对那个帮助者有意义。
  在慈善商业时代,其实二者完全可以融为一体。只有将慈善事业置身于成熟的商业运作之中,才能创造出真正辉煌的慈善业绩。凡是那些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商人,都为全社会所敬重,他们的企业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关爱,口碑其实就是最大的利润。
  作为万达董事长的王健林,捐款背后到底有没有商业目的?若说一点没有,相信也是不可能的。在商言商,作为商人,这个举动必然会为自己带来不少好处,如慈善家的形象、企业美誉度、产品知名度等。如果说这就是王健林巨资捐款的商业目的,相信民众是可以接受的。
  
  类似“政治献金”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王健林的10亿元捐款算不上真正的慈善捐赠。因为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十条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本法接受捐赠。”第十一条规定:“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也就是说,政府不受赠是原则,受赠是例外。
  很显然,南京市政府接受王健林这笔10亿元捐款用于修建大报恩寺,不属于我国法律许可政府接受捐赠的范围。因此,尽管王健林董事长有这个善心,大报恩寺的确需要重建,宗教文化需要传承,但南京市政府不是法定受赠主体,无权接收这笔捐赠,需要另外委托一个相关的基金来管理、支配这笔捐款。
  其实,王健林的捐赠行为更类似于国外的“政治献金”。所谓“政治献金”,是指对于从事竞选活动或其他政治相关活动的个人或团体,无偿提供的动产、不动产、不相当对价给付、债务免除或其他经济利益。为了防止“金权政治”,各国的立法对政治献金的提供者也进行了适当限制,如美国的《联邦选举竞选法》、德国的《政党法》、日本的《政治资金限制法》、韩国的《政治资金法》以及新加坡的《政治捐赠法》,等等。
  多年以来,大连万达集团与南京市政府已经进行了密切的双赢合作。早在2002年10月,大连万达投入巨资建成南京新街口万达广场;2008年4月又投入巨资建设位于河西的南京万达广场。万达集团还先后开发万达江南明珠、紫金明珠、万达华府等在南京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商业地产。
  “投桃”焉能不“报李”?此次重建大报恩寺,一直是南京市政府想做的一件事,苦于资金不足,一直在拖延中等待时机。王健林捐赠10亿元,也算是为当地政府排忧解难,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件,为南京市的发展建设和我国的宗教事业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
  在中国,“政治献金”并没有浮出水面,类似的行为更多地以慈善捐赠的面目出现。王健林的10亿元慈善捐助没有和“政治献金”明确区分开,这是一种遗憾。
  
  跨向新型政商关系
  
  如果王健林的捐赠是一种“政治献金”,只要是规范的,也算是新型政商关系的体现——从行贿受贿到以慈善面貌出现的“政治献金”,这实现了从私人关系到组织关系的跨越。
  在中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很多情况下仅仅停留在私人关系的层面,即企业家本人与政府官员的私人交情。这种关系基本上都是通过“难以放到台面上”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极易滋生腐败。很多企业家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私人关系”转变为“组织关系”,在组织层面建立与政府部门及官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参与公益就是企业博取政府好感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都通过捐建希望小学、赞助体育盛会、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参与救灾捐赠、成立公益性基金等慈善活动,博取政府好感和信任。
  政府追求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企业则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利益重叠的部分。企业应该关注这些重叠的部分,同政府构建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在这种新形式下,企业不再是单纯地服从和依照政府的决策举棋,二者也不是一些人理解的“行贿”与“受贿”的利益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健林10亿元捐助重建大报恩寺是光明正大的举动,只要背后没有不可告人的勾当,没有行贿受贿,没有损害竞争对手的合法竞争利益,就是一次成功的政商关系公关。
其他文献
市场部和销售部同为公司的重要营销部门,却常常互不买账,甚至“打架”。这是很多快消品公司碰到的头疼事。怎么解决呢?  首先,在绩效考核体系上重新调整。以某一洋酒公司为例,该公司的销售团队KPI分为四个部分:销售业绩(权重50%)、市场推广活动的监督和实施(权重30%)、品牌在各类终端的覆盖率(权重10%)及其他(权重10%)。市场推广活动的监督和实施一向是由市场部朱打分的,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销售部有
期刊
刚刚高升的傅经理,在年终这个关键时间点做了一个年度促销方案。本想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能够烧出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辜负领导的期待,证明不虚此位的实力,但事与愿违,在执行时基本全线崩溃。  该案例说明: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推进实际工作时都不能只考虑业务而不考虑人;不能只考虑所谓专业逻辑而不考虑现实状况。尤其对一个新上任的“让同龄、同学历的同事嫉妒得牙痒痒”的年轻人来说,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闭门造
期刊
尽管受访企业在2010年业绩不俗,但他们对未来几年的经营前景并不乐观,2011年的信心指数只有6.71。劳动力成本和公共服务品质等问题明显制约着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010中国企业高管调查”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团队的一个研究项目。调查问卷在2010年10月28日至11月30日期间在线发放,对象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校友和在读的EMBA学员。调查收到有效答卷共计698份。  根据统计,受
期刊
为客户制造悬念,让他们在期待中得到惊喜,这就是苹果、《迷失》、路易·威登的经验。不要给出难以实现的承诺,否则惊喜永远不会出现,这就是《星球大战2》的教训。    用悬念制造期待来营销,我想讲几个故事来阐述其中的机巧。    期待是把双刃剑    在我的生命中,还没有什么比《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更让我失望的了。在等待该片上映的3年中,我成天想象着续集的故事将如何展开。公映的前几个月,我读了
期刊
要看看我到死的时候,到底能是个什么样,我就较着这个劲,不停努力,看最终到底能创造出什么东西来。    刚刚创业的时候我就说过,我宁可暴死在未知的路上,也不愿意在已知的、清清楚楚的路上安逸度过。2010年3月我创办优米网,过去的这一年里交了很昂贵的学费。这一年学的东西相当于我十年学到的,犯过所有创业者该犯的错误——可能还没犯完,可能还要继续犯,甚至犯更大的错。  现在优米网处在以中速“走”着的状态中
期刊
企业在进行微博营销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步骤?  首先,在入驻微博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营销目标是什么?对于目标的制定除了出于对自身品牌及产品市场环境的考虑之外,还要结合微博平台及企业内部的配合性进行考虑。这里所说的配合性,一方面是指微博能否提供一些内容合作、广告位合作等支持工作;一方面是指企业自身的市场、产品、研发等部门的内部支持工作。  以中海互动管理的“黑天鹅蛋糕”为例。在选择将
期刊
通胀来了,企业的机会就来了。    2011年,除非美国经济急剧恶化或者中国出现重大政策性失误,中国企业的前景会比较乐观。  目前,国内通胀压力起来了,国内舆论很紧张,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中国的通胀风险相对其他各国,其实很小。像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最大的问题不是通胀而是通缩。美国印那么多钞票,还是通货膨胀不起来,说明美国企业对市场前景没有信心,根本不敢投资,所以失业率非常严重。相反,在中国,
期刊
包容经济的本质是提倡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然而,由于制度设计者仍然延续了用行政意志干预经济、实施价格调控的强势,因此,丧失利益的企业只好“被包容”。    眼下,“中国式价格平抑”又粉墨登场了。今天查粮油,明天查蔬菜。一时间,似乎有效控制了价格上涨,保障了民众利益,但因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却“误中副车”,典型表现是殃及了企业——面对冗长的供应链,相关部门无法逐一核定每个环节的价格,终端控制成为了管制
期刊
两份有关“十佳创新者”的排名却得出了不同结论。为何人们无法对哪些企业真正有创见达成共识?也许,我们需要对创新者重新进行定义。    如果要编纂一张世界最具创新力企业的名单,你会把哪些企业置于前列呢?如果你挑选谷歌、苹果或亚马逊,或许没人会感到惊讶,但如果是沃尔玛、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又或者是中国的数据设备制造商华为呢?你或许会感到惊讶,但事实上,它们全都是美国《快公司》(Fast Company
期刊
相对于今天的“关键词”搜索,人们还希望获得更精准、更直接的搜索答案,这就是微软目前投入大量资源开发的“语义搜索”领域。站在产业链的最高端,这才是微软该做的事。    前不久,微软做了一件动静不小的事,它决定把Live Space给关了。在社交类网站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此举显得分外“另类”。人们不禁要问:“它究竟想干什么?”    尴尬的Space    回顾微软的互联网战略,不免有“起了大早,却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