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白皮书》背后什么制约了中国物联网?

来源 :智慧城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物联网核心技术是关键。在近日新版的《物联网白皮书》中得知目前物联网制造业的境况,即感知制造获得局部突破;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获得重火突破;中高频RFID技术产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超高频产品已打进国际市场;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研制成功了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通信芯片。
  技术短板:集成电路芯片、高端传感器、超高频RFID
  虽然我国已经掌握了传感器、RFID技术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但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如芯片等仍然依靠进口。国内工业一旦用上“外围芯”将会形成长期依赖,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方面继续落后。在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力、污水处理、制药、化工、矿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我国使用的芯片大多被国外芯片垄断。“关键控制数据有可能被篡改或丧失,造成环境灾难,人员伤亡,甚至危及公众生活及国家安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缪向水表示,国外芯片制造厂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面板某一程序上植入木马来窃取商业数据或机密,也可以通过病毒、恶意软件来操控工厂控制系统,导致工厂停工,发生安全事故等。
  国内众多厂商也渐渐认识到芯片才是核心,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而是依靠进口,就等于在日后的成本、供应等方面埋下了安全隐患。为了占领市场先机,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家投入血本加码芯片的应用开发,如中航微电子、光迅科技、厦门乃尔电子等一大批内地企业兴起,加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崛地而起。
  在9月3日召开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凋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指出,传感器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基础与核心,其发展滞后于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高端产能不足、低端同质竞争”已成为我国传感器产业的短板。一是传感器尤其是高端传感器自主创新能力还较低。部分多功能、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多数企业都是引用国外的芯片加工,甚至仅停留在代理国外产品的水平上。二是射频识别(RFID)芯片技术、工艺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在超高频、微波产业链中,目前从事芯片设计的企业为数不多,芯片技术能力、工艺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火差距。总的来说,高端传感器制造,以及超高频、微波射频识别(RFID)芯片制造仍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技术短板。
  是什么制约了中国物联网?
  在日前举办的2014第五届物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这样形容物联网:论物联网的发展阶段,目前尚处于婴儿期,从概念炒作到现实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邬贺铨认为,现在的物联网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标识问题、体系模型和语音交互、数据挖掘和安全隐私、商业模式、行业的进入门槛对成本的影响等;也有很多技术需要攻克,体系技术软件的服务、硬件等怎么做到低成本,还有数据信号处理,发现与搜索引擎,关系网络,电源与能量存储等等。峰论坛上,中国企联会长王忠禹提到:“2014世界500强中,在IT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领域内,我国大企业明显处于弱势,甚至是空白。国内企业要紧紧抓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带来的发展机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中精力在高端制造领域抢得先机和实现赶超。”
  尽管物联网技术在国外被视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可在国内的应用还处于试验和示范性探索阶段。而阻碍物联网在国内快速发展的障碍,主要是传感器、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关键技术。
  工信部5月30日发布的新版《物联网白皮书》中提到,我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整体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逐步成为发展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近日,惠普旗下应用安全部门Fortify对10款高人气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安全审时发现,这些设备竟然存在250个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平均每款25个,这些设备包括电视、网络摄像头、自动调温器、遥控电源、喷水灭火器、门锁、家用报警器、体重秤、车库开关以及家用多设备控制器等。
  截至2020年接入互联网的物联网设备会有多少? Gartner预测会有260亿个物联网设备,而IDC预测会有2120亿个物联网设备。无论是260亿还是2120亿,随着大量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入侵网络的方式必定会比现在多得多。智能仪表、设备维护与监测传感器、工业机器人、资产追踪系统、智能零售货架、工厂控制系统乃至可穿戴设备等,都有可能成为黑客入侵攻击的对象。
  由此看来,除了技术短板,安全问题也是阻碍国内物联网发展的“拦路石”。物联网的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那么大数据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商业机密甚至国家、军事秘密,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旦我们能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好安全问题,物联网必将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大惊喜。
其他文献
时下,除了“智慧城市”这词儿频频见诸报端外,大数据、云计算亦不例外,尽管业内人十认为媒体有过度炒作之嫌,但从实际发展来看,各级政府与企业界都在纷纷发力。从政府层而来看,11月15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就释放出支持云计算发展的强烈信号:“支持云计算创新发展,催生基于云计算的在线研发设计、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等新业态”,“让数据‘云’助力创业兴业、便利千家万户。”这无疑为整合云汁算技术资源、提振信息
期刊
摘要:大气污染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多主体、多部门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价值。本文采用2003年至2011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等相关数据,利用非参数估计的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对大气污染来源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工业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煤炭消费总量和机动车拥有量都严重影响大气污染程度。依据多样化的大气污染
期刊
生活服务行业都在不同程度地被020改变着,比如你可以通过手机APP打车、叫外卖、修手机、洗农服,现在020这股热潮又开始蔓延到美业。所谓美业,简单来说就是美容、美发、美甲、养生等行业,这在爱美女性的生活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近来的投资案例也不难看出,美业020越来越吃香,受到投资者、创业者的关注和青睐。  不久前,河狸家完成B轮融资并称已估值近10亿元人民币;秀美甲获得信中利和和策源创投联合
期刊
日前,2014全国智慧教育高层论坛在宁波成功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福建、河南.安徽等地的教育局长及装备电教部门负责人、各相关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智慧教育建设推进和经验,用集体智慧的结晶滋养智慧教育之树的成长。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亦菲发布了智慧教育标准评价体系,介绍智慧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标准研制。同时,作为论坛具有标志性的一项内容,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潘克
期刊
一直以来,饮水安全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但近年柬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国内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等现实问题日益严峻,水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渊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基尧就曾表示,目前伞国56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逾400个城市缺水,地下水累计超采约900亿立方米,从而导致并产生地而沉降、农村饮水被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由此,解决并保障人们供
期刊
最近,三网融合这一概念的出现频率越来越低,总体上感觉有点过气了。其实,最早推动三网融合的是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双方都想抢占三网融合后家庭中的唯一接口,经过几年的缠斗,双方仍然在各自领域保持着各自地位,对于融合的推进效果也并不明显。然而,具有实千、创新精神的互联网企业却以其特有的方式将互联网内容、广电内容统统带到了消费者眼前,实现了感官上的三网融合,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这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着实
期刊
近年柬,厦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地探索积累,再加上政府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部使得“智慧厦门”的建设逐步落地。  共享前提需实现互联互通  建设智慧城市,绝大多数人多会把目光聚集在政府身上,因为政府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地智慧城市建设要实现怎样的目标,政府自身的定位是什么、具体要做哪些工作,如何为百姓提供落地的智能服务,如何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当我们以为它只是传说,没想到,它是认真的。  如果还没忘记,今年4月1日网上曾疯传一段百度“筷搜”的视频,两个白人工程师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个亦幻亦真的能辨别食物的筷子。只要接触食材,其中营养成分、是否含地沟油、含多少盐分,都能一一展示。如此科幻的东西一出来,各受食品安全问题打击的吃货们纷纷在问哪里有卖,不过4月31日的发布期显示它只是一个玩笑。  然而,就在人们快要将其淡忘之时,这款具有科幻色彩的
期刊
作者简介:王晓升,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摘要: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共运史中关于实现这种平等的路线之争历史久远,主要有列宁主义与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早已被列宁主义所否定,而列宁主义又由于苏东解体而饱受质疑。在这种历史境遇中,拉克劳和墨菲提出“Hegemony(领导权)”的社会主义新策略,这对当今的社会
期刊
在“云技术”普及的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贡献者和使用者。数据不仅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客观依据,还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伴随着数据而来的信息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一一物联网、车联网、智慧生活等:安全威胁无孔不入一一上至国家信息安全,下至人们每一个行动足迹,包括上网、聊天、消费、出行、就医……诚然,人们享受着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服务带来的快捷、高效,同时也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