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文注释献疑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是现行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水平最高、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备的一种,“衣被学人,非一代也”,足见其影响之巨大。经过校订,这部教材日臻完善,然而千虑一失,白璧微瑕,大醇小疵,在所难免。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言文中的一些注释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就指出一些例子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通假字与古今字混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第一册,86页)
  原注:共,通“供”,供给。
  按:甲骨文中“共”像左右两只手捧着一件物品。《说文》:“共,同也。”许慎认为,“共”的本义是“同”。这不妥。因为“共”字的甲骨文,是双手“供奉”一件物品,所以其本义应为“供”。如《周礼·夏官》中的:“共其羊牲。”《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共,供给,供应。后作“供”。共,本义为共同,引申为供给,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供”。也就是说,后来,“共”把“供应”这一义项移交给了“供”字,但“共”字本身所具有的其他意义并没有卸掉,因此,共与供是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正确的解释为:共,后来写作“供”,供给,供应。
  2、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第一册,86页)
  原注:说,通悦。
  按:“说”与“悦”应是古今字的关系。“说”的本义是解释。《说文》:“说,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也。”段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采部口:‘释,解也’。”“说”因有喜悦、解释、谈说等义,后另加偏旁“忄”,另选一个“悦”字,以“分其一义”。所以,“说”与“悦”是古今字,正确的注释应该为:说,后来写作“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第一册,86页)
  原注:知,通“智”。
  按:《说文·矢部》:“知,词也,从口、从矢。”段玉裁注:“此‘词也’之上当有‘识’字。‘知’、‘智’义同。故‘知’作‘智’。”“识词者”有“知(智)”,所以段玉裁在《白部》“智”字下说:“此与《矢部》‘知’音义相同。”清代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矢部》说到:“知,智慧,即知识之引申,故古只作知。”所以,知与智是古今字,正确的注释应该为:知,后来写作“智”,明智。
  4、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触龙说赵太后》高中语文第一册,94页)
  原注:耆,通嗜,喜爱。
  按:《说文·老部》:“耆,老也,从老省,旨声。”又《说文·口部》:“嗜欲,喜之也。从口,耆声。”段玉裁认为这二字可以通用。其实,这样判定有误。表面上看,作为老人的“耆”与作为“嗜欲”的“嗜”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它们都从“旨”这个根词派生而来。耆从旨得声,义亦兼得。“旨”有味美的意思,“耆”除了“老人”的意思之外,还可以指兽类的里脊肉,这种肉最适合烧烤,并且味道鲜美,于是与“旨”的意义发生了联系。
  
  二、注释词义失误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句践灭吴》高中语文第一册,89页)。
  原注:国子姓,国君的同姓。
  按:“子姓”是一个合成词,意即“子孙”,“国姓”即“国之子姓”,“国”是“子姓”的定语,不是“国子”作“姓”的定语。“国”在这里相当“公室”的意思,是指以国君为宗子的家族,“国子姓”实即“公室子孙”。清汪琬《传是楼记》:“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膴仕,翕然有名于当世。”郭注:“子姓:子孙。”这里的注释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句践灭吴》中对“国子姓”的注释有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中的注释问题应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在文言文注释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这势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此,我希望编者能够对文言文的注释进行深入考究,力求准确、完美。
其他文献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下面我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尊重“需要”,注重“激趣”。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
期刊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约束,老师备课时,很少顾及到好、中、差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种模式授课,使得优生吃饱、差等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探索采用了“ABC”教学方法。  “ABC”教学方法,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留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具体做法是:  
期刊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一、转换角色,互动生成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中获知、练能、增信,即在学生的头上始终有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做到层层递进;解决问题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
期刊
对于文言文教学,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许多学生谈起某歌星、影星或电脑游戏往往眉飞色舞,而对于文言文学习则毫无兴趣,一上文言文课就情绪低落,做文言文题目更是无从下手。个中缘由,除了学生文言基础相对较差,文本年代久远,词汇、语法与现今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难学难懂而外,更与教师教学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大关系。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学生感到文言文并非“面目可憎”,产生学习文言文
期刊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和评价改革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的支撑,其中情境教学就是把新课程和新教材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一个实践上的突破口,它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情境出发,学会观察、体验,从而进行自主探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略作探讨。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境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对启发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用其他的教学手段是无法替代的,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终生难忘的。而中学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的一种方式,它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期刊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什么?具体到语文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讲评中,就是“老师的美言”——老师鼓励的话语。学生读了老师鼓励的话语,就会有美的感受;看到了老师鼓励的话语,学生就会总结经验,下一次把作文写得更好。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巧用鼓励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书面鼓励    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总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觉
期刊
根据现阶段中学物理的教学现状,要完成新的课程教学目标,大面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启发、学法指导、实践方式等方面进行系列的改革,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转化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挖掘学与教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非常重视常规教学,试通过“四式”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实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尤其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是以读为主。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我认为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文与图相结合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它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知识丰富、能力超群,而且还要求人才要具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魄,要德才兼备。众多有识之士认为,未来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已经把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人才,作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代呼唤着德育教育,它是神圣而伟大、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要求学校、家庭、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