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色调·追求——浅议西方现代派文学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区别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a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于我国今天的许多读者已不是十分生疏的了。这本来是并不奇怪的,但是,一部分青年作者为其殊异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所吸引、迷醉,摒弃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盲目模仿、照搬现代派艺术的现象,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与不安。因此,对现代派文学做一些了解,认识其所由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藉以立足的思想、哲学基础以及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色彩、所达到的社会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将阿尔都塞哲学遗著《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置于其诸多哲学文本的线索之中,详细回顾了阿尔都塞哲学观和哲学实践的演变轨迹,指出所谓阿尔都塞晚年思想的“转向”,实际上是向早年思想的一种回归。《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部遗著可以看作是《论再生产》中预告了但却未完成的“哲学著作”的替代物,是阿尔都塞以新的哲学观为基础进行的哲学总结。通过它,我们可以理解,阿尔都塞的全部哲学努力,就是“在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情况下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卢卡奇在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之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作为一种伦理问题的布尔什维主义》中表达了“第一伦理”与“第二伦理”的困境,他对布尔什维主义的选择基于其对“文化”问题一以贯之的关注,即为陷入危机中的欧洲文化找寻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希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一种新的、真正的文化。我们可以把卢卡奇的共产主义之路总结为美学通过伦理问题的考量而进入政治,从文化批判资本主义进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卢卡奇虽然从新康德主义那里洞见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异化的现实,但是在寻找克服文化悲剧的道路时却走向了马克思。通过对卢卡奇转向布尔什维主
习近平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入思考了人类面临的和平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世界难题,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之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凝聚着习近平对当今世界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富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强调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路径,以国际安全为依托,以文明交流互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世界和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与奠基者。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格局,提出“永久和平”与“持久和平”两个不同层次概念,并作出了“新的战争能够制止”的基本判断。由此出发,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警惕可能的战争威胁、发挥社会主义中国积极作用几方面,阐述了关于推动世界和平的基本主张。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科学处理国际矛盾与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19世纪80年代至今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的回顾,阐述了这两种思潮对“和平运动”概念的理解以及实践中经历的变化,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其进行了分析。从早期对“和平运动”的批判,到后来理论界的争论,从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走向衰落,到20世纪80年代的再度兴起,和平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21世纪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应当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并赋予其应有的意义。
邓小平的和平思想内容丰富,在如何认识世界问题上,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新论断;在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他一方面强调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如何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以发展促和平。邓小平的和平思想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自由主义学者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与《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不干涉原则相违背。西方人权观念包括自然主义与底线主义两种主要的证成方式,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它们都不能实质性地证成人权的超出现实之上的普遍性。这也就决定了主权与人权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失去国家主权的依托,人权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人权高于主权”学说所隐含的文化中心主义的心态不利于国际合作。只有以一种非强制性的、平等包容的方式展开对话,才有可能达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底线共识。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治理也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公共文化治理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境况造就了其特殊的现代性内涵,主要表现为本土性、公共性和高效性。由此,夯实传统文化基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土性基础、增强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公共性力度、追求法治化与民主化、科技化与人文化有机整合的高效性目标,在真正意义上将“用文化治理”的公共文化治理理念落到实处,已然成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治理转型的基本特点。
城市公共文化治理通过夯实文化根基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重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来确立文化生活自信,以建设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体系为依托加强文化生产自信,进而为“四个自信”的全面提升提供文化助力;这项治理坚定地以文化自信来推动并实现包容性的文化认同,坚持政府主导性、尊重居民主体性和维护公共文化供给公益性,注重治理结构的整体性与治理行动的协同性;其致力于构建文化共同体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通过增强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来塑造新时代群众精神风貌,扶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供给组织来提升公共文化建
诚信缺失及其治理是任何社会转型国家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治理任务。虽然诚信失范是转型国家难于避免的社会阵痛,但诚信缺失危害的程度和社会阵痛的时间却与每个国家社会诚信治理的方式与力度密切相关。为此,各国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社会诚信建设。各国社会诚信建设的模式或道路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中国社会诚信建设坚持立足国情与世界接轨相结合的原则,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不仅创造性提出了有别于西方国家“征信体系”的“社会信用体系”概念,而且渐进形成了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共治互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