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华北地区胸心血管外科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我们研制出一种能长期运转、可以完全植入心室的轴流式辅助泵,该装置采用滚针轴承和洗刷系统设计,有望解决目前心室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急性心衰病人提供一套设计更加简洁、运行更加可靠的新装置。
期刊
例1 男,43岁.吞咽不适感4个月.食管吞钡X线片显示距门齿约22cm处圆弧形充盈缺损,考虑食管平滑肌瘤可能性大.纤维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2cm处黏膜突起,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提示食管平滑肌瘤.2000年9月手术.术中探查食管上段未发现肿瘤,胸2、3椎体间有一凸出物压迫食管.骨科会诊发现系胸2间盘和前纵韧带凸出压迫食管,切除前凸的间盘和前纵韧带,食管压迫解除.复习食管吞钡X线片及MRI发现确实胸2间
期刊
左心室室壁瘤(LVA)是冠心病透壁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既往室壁瘤采用线性切除,Dor等[1]切除室壁瘤后进行左心室重建,强调恢复左心室正常的椭圆形态,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我们采用偏心指数(the eccentricity index,EI)评价Dor法室壁瘤切除术对心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期刊
期刊
我们对1990年以来66例外科治疗的T4期肺癌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全组中男51例,女15例,男女比例约为5.8:1.年龄28~75岁,平均58.6岁.<60岁26例,≥60岁40例。
期刊
目的 观察18FDG PET/CT在术前检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0例,术前1周内行18FDG PET/CT检查,12例病人同期行CT增强扫描,术前均不接受放化疗,根据术后病理对比PET/CT与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淋巴结分期的价值.结果2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共切取并分离淋巴结243枚,转移淋巴结49枚.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
病人女,21岁.自幼活动后胸闷、憋气、干咳.10余日咳嗽、胸闷加重.查体:气管略右偏,胸廓无畸形,左胸语颤减弱.左胸中下部叩诊浊音,间有鼓音区,呼吸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左上胸呼吸音减弱.腹部平坦空虚.X线胸片见左下肺野大片高密度影,纵隔右移(图1).上消化道造影见大量肠管位于左侧胸腔.胸部CT可见有结肠影(图2).术前诊断:胸腹裂孔疝。
期刊
病人 男,45岁,进食后胸骨后梗噎感伴隐痛不适40余日。电子胃镜检查见距门齿37cm处食管下段后壁一大小约1.0cm×0.8cm带蒂息肉样隆起,表面被覆正常食管黏膜,病理检查示:鳞状上皮下多量梭形细胞胞浆红染,可见异形,部分增生活跃(图1)。
期刊
长期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常导致多瓣膜病变,病人病程较长,心肌损害较重,多继发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及全身免疫力低下,增加了外科治疗的困难.1993年11月至2004年3月我们为356例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病儿 女,16岁.13年前因"单心房、室缺、右室双出口、永存左上腔、肺动脉高压"在我院行矫治术,术后出现发绀,超声示左上腔静脉入左房,当时未再手术.查体:心前区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心胸比率0.6.超声心动图示左上腔静脉引入左房.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厚.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单心房,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后,左上腔入左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