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颗粒细胞癌1例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人 男,45岁,进食后胸骨后梗噎感伴隐痛不适40余日。电子胃镜检查见距门齿37cm处食管下段后壁一大小约1.0cm×0.8cm带蒂息肉样隆起,表面被覆正常食管黏膜,病理检查示:鳞状上皮下多量梭形细胞胞浆红染,可见异形,部分增生活跃(图1)。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具有高危因素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人的相关神经体液因子,结合临床改变,寻找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依据,减少并发症.方法48例病人分A组23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B组25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分6个时间点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G 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胰岛素(INS)、血糖(SUG)和肌钙蛋白Ⅰ(cT
目的 应用磁共振技术评估相同流量下顺、逆行心肌灌注的效果.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比较顺、逆行灌注离体猪心期间的T2*或T1信号曲线的相关性,用磷31磁共振图谱比较两种灌注方式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逆行灌注期间各T2*信号曲线的相关性(0.52±0.15)明显弱于顺行灌注(0.84±0.07).同样,逆灌期间各T1信号曲线的相关性(0.49±0.09)也明显弱于顺灌(0.86±0.12).而且逆行灌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在体缺血冷存再灌注后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LD组和抑肽酶组.建立兔在体肺缺血冷存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左肺不灌注肺保护液,阻断左肺门后直接将左肺下叶在体冷存于10℃肺保存器内2h,再灌注2h;LPD组左肺门阻断后经肺动脉灌注LPD液,余同对照组;抑肽酶组灌注液为含抑肽酶的改良LPD液,
我们研制出一种能长期运转、可以完全植入心室的轴流式辅助泵,该装置采用滚针轴承和洗刷系统设计,有望解决目前心室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急性心衰病人提供一套设计更加简洁、运行更加可靠的新装置。
期刊
例1 男,43岁.吞咽不适感4个月.食管吞钡X线片显示距门齿约22cm处圆弧形充盈缺损,考虑食管平滑肌瘤可能性大.纤维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2cm处黏膜突起,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提示食管平滑肌瘤.2000年9月手术.术中探查食管上段未发现肿瘤,胸2、3椎体间有一凸出物压迫食管.骨科会诊发现系胸2间盘和前纵韧带凸出压迫食管,切除前凸的间盘和前纵韧带,食管压迫解除.复习食管吞钡X线片及MRI发现确实胸2间
期刊
左心室室壁瘤(LVA)是冠心病透壁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既往室壁瘤采用线性切除,Dor等[1]切除室壁瘤后进行左心室重建,强调恢复左心室正常的椭圆形态,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我们采用偏心指数(the eccentricity index,EI)评价Dor法室壁瘤切除术对心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期刊
期刊
我们对1990年以来66例外科治疗的T4期肺癌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全组中男51例,女15例,男女比例约为5.8:1.年龄28~75岁,平均58.6岁.<60岁26例,≥60岁40例。
期刊
目的 观察18FDG PET/CT在术前检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0例,术前1周内行18FDG PET/CT检查,12例病人同期行CT增强扫描,术前均不接受放化疗,根据术后病理对比PET/CT与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淋巴结分期的价值.结果2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共切取并分离淋巴结243枚,转移淋巴结49枚.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
病人女,21岁.自幼活动后胸闷、憋气、干咳.10余日咳嗽、胸闷加重.查体:气管略右偏,胸廓无畸形,左胸语颤减弱.左胸中下部叩诊浊音,间有鼓音区,呼吸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左上胸呼吸音减弱.腹部平坦空虚.X线胸片见左下肺野大片高密度影,纵隔右移(图1).上消化道造影见大量肠管位于左侧胸腔.胸部CT可见有结肠影(图2).术前诊断:胸腹裂孔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