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单倍体绿芽无性系二倍化的研究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籼稻单倍体绿无性系为材料,研究秋水仙碱等处理对水稻植株染色体二倍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以500mg/L秋水仙碱溶液振荡处理籼稻单倍体绿芽48h,其二倍化率达60% ̄75%,处理时间过长或处理浓度过高,虽植株染色体二倍率有所提高,但二倍体植株的得率下降;(2)秋水仙碱在愈伤组织阶段处理,其染色体二倍率远高于非愈伤组织化的绿芽二倍率,高达96% ̄100%,其实未经处理的绿芽愈伤组织再生植株也能获
其他文献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的系统结构、特点和应用,以及实现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并为解决这些技术进行了探讨.
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及其增效因子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sNPV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粘虫颗粒体病毒不仅能提高粘虫感染PsNPV的死亡率,而且NPV,G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使粘虫幼虫代谢发育
给出了复基带信号的三种载频频偏估计算法:基带信号谱对称性频偏估计算法,同相-正交(I-Q)信号的叉积鉴频算法和最小二乘原理的频偏估计算法。并用三种算法对FM和PM卫星测控信号的复
2个水稻品种1R68和Dular生长在室外条件下,在以自然条件、13.0和19.1kJ.m^-2.d^-1(分别模拟臭氧浓度下降20%和40%时的UV-B强度)的紫外光B(UV-B280-320nm)进行2和4wk的照射处理,以研究UV-B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强度增加能使2个水稻品种的株高、叶
采用AFLP指纹图谱3分析技术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95株斜茎黄芪 瘤菌及24株已知根瘤菌的参比菌一起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50%相似性水平,全部菌株被分为31个AFLP群,显示出极大的遗传多样性
用正、负高压静电场(HVEF),聚乙二醇(PEG)氯化钙和二甲基亚砜(DMSO)等方法预处理大豆种子,比较种抗低温吸胀冷害的能力,结果表明:负高压静电场处理能促进膜相转变或损伤修复,并能在低温吸胀时减少无
利用自制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进行青蒿毛状根多层培养生产青蒿素.对毛状根在生物反应器生长过程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经20d分批培养获得生物量干重21.3g/L,青蒿素产量349.8mg/L,并
从欧洲红豆(Taxusbaccdta)的嫩茎及针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对之进行了愈伤组织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研究,利用HPLC方法测定了培养物合成紫杉醇的能力,探索了提高培养细胞生长率及紫杉醇含量的一些措施
从曾受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简称PCP,上同)污染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经驯化富集和分离筛选获得一株PCP降解菌,菌号为CS-W-98-5。在24h内该菌降解ω(PCP)=400×10^-6达90%以上。该菌短杆状,大小为0.6~0.8μm×0.9~1.2μm,无芽孢,一端生单鞭毛;革兰氏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的转化性能和表达cry1Ac和cry1Ca基因的性能,用pHT3101、pBMB3305、pBMB1736、pBMB671、pBTL-1和pHV1249等6种外源质粒电转化无质粒突变株BMB171,其转化频率分别是Bt-4Q7、Bt-4D10和Bti.78/11等3种常用体菌相应最高转化频率的1000、6.7、12.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