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本溯源穷形相 白云生处见风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代表,历来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综观中学语文教材,小说选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学生喜欢读小说,但对教材中小说的学习却热情不高,究其原因,是学生读小说仅仅停留在最表层,蜻蜓点水,痴迷于小说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毋庸置疑,作为中学小说教学,这样浅尝辄止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是要强调小说教学中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王安忆说:“评价一本小说的好坏,不是看它的故事多么离奇曲折,有没有塑造出一个鲜活生动的典型性人物形象才是成败的关键。”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人物形象深处,因此,鉴赏小说,重视人物形象尤为重要,下文就如何鉴赏小说中的人物提出几点看法。
  一、鉴赏原则:本于作品
  1.在曲折的情节中看见人物
  评人先赏文,必须先立足于小说文本本身,只在外围下功夫就会失去欣赏的基地和通道,就像树离了根,鱼脱了水。
  小说中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往往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因此,在曲折的情节中我们能看见一个个人物直立起来。
  《三国演义》第四回里写曹操因为刺杀董卓失败,和谋士陈宫逃到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杀了吕全家的过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逃至吕家——疑心被杀——下手杀人——逃出吕家——拒绝挽留——回头杀吕。
  波诡云谲中,我们却看到了曹操的“内心景观”,绝不只是多疑,不只是自私,也不只是奸诈……还更多了恐怖感,他随时都能干出让人惊吓的坏事,从此曹操便是恶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恶”就渗透在他的骨髓之中了。
  2.在日常的对话中体味人物
  西方小说理论家戴维·洛奇说过:“小说注重展示,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赖以向读者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而对话更是人物最直接的感情流露。
  以汪曾祺的《受戒》中的一段对话为例: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呕!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时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
  研读这段对话,英子大胆天真,对明子的好感呼之欲出。“当和尚要烧戒疤呕!你不怕?”一个“呕”字,把她内心的疑问、善意和一丝不易觉察的担心表现了出来。同样,在这段对话中,我们也容易体味到明子初次外出进城的内向和沉稳。
  小说对话,绝不是简单“推动情节”的工具,正如海明威服膺的“冰山理论”,除了水面上八分之一,更要注重潜藏在水面底下八分之七的冰山。因此,只有对小说进行深度阅读,从对话中去挖掘,才能真正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把握其形象。
  二、鉴赏立场:直面人生
  1.从现实的世界里理解人物
  文学又被称为人学,文学起源于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及生命意识。小说创作尤其如此,它源于生命,面向人生。汪曾祺先生说:“小说是一种生活和生命的样式。”当我们立足现实的世界去读小说,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在纸面上的人物,而是一个个历尽沧桑的血肉之躯,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去理解他们。
  王冶秋在读书随笔中提到自己读《 阿Q正传》: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视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十一遍,扩大到全国;十二遍,甚至到洋人的国土;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个镜;十四遍,也许是警报器。
  阅读小说是为了映照现实,而现实又是小说最好的印证。王冶秋反复阅读的过程就是在运用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来印证作品,来理解人物。
  2.从骨感的境遇里领悟人物
  卡夫卡的《变形记》第一句话是这样描述的:“早上,格里高里·萨摩札从朦胧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大甲虫。”这段叙述铿锵有力,却如此违反现实常规,不合理。
  然而,当我们看着格里高里令人心酸的悲剧,再来细看一下格利高里变成甲虫前的生活境况,就能理解这种悲剧:主人公格里高里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里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
  “纵然厌恶,也只能忍受下去,唯有容忍才是家人应尽的义务。”在这样的境遇下,是不是可以替格里高里高喊一句:我真的就想变成一只虫!这种对现实世界的逃离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想做的事呢?
  三、鉴赏视角:找准路径
  1.沿叙述者的路引领人物
  叙述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一种是全知视角,叙述者站在局外,不出现在故事中,但他仿佛是无所不知的“神”,对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十分了解,对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也都清清楚楚,有时甚至走到前台发表议论,对人物进行评价。一种是有限视角,叙述者是当事人,参与故事的发展,我们依赖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的引领进入故事。
  倘若我们能从叙述者的视角去看人物,一定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深入了解人物。
  如《老人与海》小说中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可以用这一句话来说明:“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而这正是“神”一样的叙述者海明威借助桑地亚哥的独白揭示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回,是众多人物集体亮相,初显性格的一回。小说以黛玉之眼看一切,以众人之眼看黛玉,相互观照。一人看众人,写出了众人,也写出了一人;众人看一人,写出了一人,也写出了众人。
  这种视角不仅在外貌描写上让人感到人物的真实,而且让读者能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了解各个人物的本来面目。
  2.沿创作者的路走向人物
  生活中作家的遭际、性格和心理等个人因素,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制约着作家的创作。
  卡夫卡还有一篇重要的短篇小说《地洞》,塑造了一只栖居在地洞里的动物的形象。据说这是他所有短篇小说中最有人情味的一篇。回到作者创作的时间,1923年至1924年,那时卡夫卡和女友一起住在柏林。地洞预示着他们那时安逸的生活。这里的主人公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处在相对安全的生活中,但对充满危险的野外怀着向往,因为失去自由而处于不安的焦虑中。
  “我的恐惧与日俱增,它意味着在世俗面前的退避,而世俗的压力却因此而增强。”(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对恐惧的逃避和期待其实就是卡夫卡的生存方式,那么这个地洞里的小动物是不是卡夫卡自己呢?
  有很多小说,你必须了解作者,你才能真正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如:你对萧红的了解会帮助你理解《呼兰河传》中的我;四十五岁切腹自杀的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一生醉心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他认为所有的人事物都应该像樱花一样,在最美的时刻凋落。他的创作理念就是“美大于一切的存在”,所以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因为美可以牺牲掉一切,基于此,我们去读《孔雀》中的福冈定会有所悟了。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相约的人生驿站,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令人神往的所在,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小说传统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导致了学生喜“看”恶“学”的产生与蔓延,如何培养学生独特的眼光和趣味去理解和发现小说中的独特的人物形象,从而达到体会世间百态、感悟多姿人生、激发审美情趣的目的,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彰显细读赏鉴的骨力,在学生心灵中为语文建立一座精神的城池吧!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正处于节奏感培养的最佳时期,节奏感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加强幼儿园音乐教学,注重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让幼儿从小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对节奏感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培养幼儿节奏感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节奏感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节奏感;培养;策略]  音乐课是幼儿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的确,讨论式教学运用恰当,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
“梦态抒情”——这个米兰·昆得拉所创造的形容词,也带有梦游色彩。那么,阅读黄咏梅,基本上就是在恍惚中梦游,收获了汉语的优美的碎片,“我行走着,犹如我的想象行走着。”看上去,简直就是深处迷宫中的人在自言自语。这就是我阅读黄咏梅的小说《跑风》(见《钟山》2020年第3期、《作品与争鸣》2020年第10期)的最初体验。  刚读黄咏梅的作品的读者,大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感觉她的作品晦涩朦胧,很难一下子读明白
[摘 要:新乡市在建国初期为平原省省会,平原省的行政区域包括黄河以北的豫北、鲁西南、冀南及晋东南区域,此区域为中原腹地,佛教盛行,从夏、商、周至今留下了很多造像碑,形态各异。本文通过对馆藏小宋佛西明寺造像碑的对比了解,从而对北魏时期造像碑风格及样式的演变进行梳理。  關键词:北魏;豫北;云冈石窟;造像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痛苦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加上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佛
[摘 要:来楚生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除了书法、篆刻,尤其擅长花鸟画的创作。书法宗秦法汉,篆隶相融,绘画生动活泼,笔参造化。笔下所绘花卉蔬果、鱼蛙虾蟹,融艺术修养于一炉,尤以画荷作品最为精彩,博观约取,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关键词:来楚生;花鸟画;荷花;书画相融;笔参造化]  来楚生(一九○三——一九七五),原名稷,号然犀。浙江萧山人。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画清新高雅、
有这样一个现象:每年中、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人们往往四处打探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什么?这无比直观地说明了作文在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关注不等于热爱,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作文往往是敬而远之甚至望而生畏,即便有一些所谓的经验或套路,其实也离作文本身的要义太远,距新时期“八股文”更近。长此以往,写作这样一条本该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的大河就会日渐枯竭直至形成荒漠。  面对几乎占据语文学习“半壁江山
阅读《荷塘月色》这篇优美、优秀的散文,读者会为文中优美的词句、幽静的氛围、恬淡的意境而陶醉。但也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作者眼前有如此美景,为什么还要惦着江南?这是困扰很多读者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作一个详尽的分析。  从行文思路来看,作者写完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由荷塘美景自然引发了对采莲事件的联想。联想到采莲的热闹,联想到古典诗词中关于采莲的描述。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到了采莲的季节,青年男
[摘 要:当今世界多元开放,纷繁复杂。国际竞争的加剧,带来各式各样的行为准则对人类文明的冲击,给中华传统文明带来挑战。“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小学生是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借助道德与法治,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法治;性格;培养]  习近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对生物的探究也在逐步增加,但由于生物教学的内涵不断增强,学生无法更好的领会教师教授的所学知识。所有如何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是一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导致生物教学效果较低的原因,结合实际学情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传统的“填鸭式”陈旧的教
一、城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形成因素分析  (一)基本现状  今天,素质教育虽然已渐融入每一处,每一时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中,在城区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却依旧存有许多死角。其一变是大多体育教师还抱有领着学生玩玩而已的想法,开始、结束、每一节体育课。甚至一些学校领导和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也是如此。这种观念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也就随之成为一句空话。  (二)因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