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愈加强调基于教师的素质高要求、高标准、高素质,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但其课程改革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更决定了中小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予教师一个教学质量、效率、方式等多方面的专业发展契机,让教师学会审视自身与他人的教学实践,进而推动新课程的落实与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研究,来剖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途径等,进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赢得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重要发展性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利用教师职能的转变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最大化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开展,从而使其教育质量得以提升。因此,探讨与落实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十分必要发展性课题。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过程中,从传统的教师个人职业化转变为专业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强调教师应当具备严格、稳重、素质等教育教学职能品德,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等教学素质,符合“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然而,基于我国中小学素质化进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由学生为出发点,善于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来引导与教学学生,从而建设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最终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成效。
  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1、专业知识不足;
  以笔者实践为例,新课程改革下,学校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高考成绩全州前列。然而,从新课程改革的大局观来分析,学校教师仅仅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理念,其根本在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等学习方式,以及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等学习精神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在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不高,有些甚至不进反退,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违背了“以人为本”生命教育理念,是一种不科学化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文言文过程中,教师无法做到字、词、句等出处与文言解释有章可循,形成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缺失,是传统“以教定学”的教学理念体现 ,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2、专业技能不足;
  作为一所民族中学,教师应当构建一种统一、有效以及直观的教学手段,即发展与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现代化素质教育,其重要表现为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从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施教。基于学校教师整体水平一般,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导致在信息技术无法融入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之中,使得一些教学资料不创新、不切实、不趣味等缺失。除此以外,基于学校的教学发展,对于一些多媒体设备、课件等教学资源的缺失,以及加上学校缺乏良好的教师综合信息统筹,未实施分层、分批、分段式的信息技术培训,无法形成教师队伍之间的学习氛围,从而导致学校现代化素质教育进程发展缓慢。
  3、师德作风不足;
  何为专业发展?其核心在于专业精神,即服务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利益。然而,结合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言语上、行为上对于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对于自身师德的衡量标杆把握不足,存在一些缺失与偏差。比如:在某高中进行的一次师德调查过程中,6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师德应当有待加强,包括教学态度(学困生),教学行为(体育教师过分碰触女学生)等。在审视最近几年来,一些学校校长、教师等不雅事件的发生,直接敲响了师德作风的警钟。以此为戒,告诫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加强师德作风,从而才能符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4、教学反思不足;
  所谓教学反思,即教学总结与分析以及评价与交流的综合过程。根据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学校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学习目标”,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其不是效率化的课改目标,而是拼搏化的教学方式,是构建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明显、过分地利用教师的下岗剩余时空、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时空等多方面,缺乏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之间三方面的教学总结与分析以及评价与交流,影响了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情感等,让其无法正确地审视自我,进而降低了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步伐,不符合形而上学的教学理念。
  三、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道德(即师德)。
  古人云:厚德载物!其阐明人类德行与事物发展的关联性,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其本质在于教师师德寄托于教育与学习过程中,以其厚重的师德、丰富的人性去塑造对于学生的尊重、关爱、教育,从而让学生们能够信赖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新课改措施与教学资料的可持续发展。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是根本在于人性的传递,让学生们也从教师教学中获取道德的标准。从哲学研究出发,即教师也應当具备良好的专业道德。有以下几点:(1)尊重与关爱学生,强化教学互动;(2)引导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师生情感;(3)学习与培养哲学思想,提升思想品德;(4)树立与践行理念与目标,发挥自身潜质。例如:组织观看党内政论以及师德录像、开展校园“教师职业道德论坛”以及师德论文评选等,如此,提升了教师队伍的道德素养,才能更好地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所在。
  2、开展与实践“专业学习”的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以笔者教学实践为例,学校名列前茅其根本在于学生的拼搏学习,而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中等偏上,也是目标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困境。结合新课程改革下其他中学的一些措施,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方面:
  (1)创建教研组活动;
  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以教师队伍为出发点,通过管理、交流与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开展,从而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年级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高级骨干教师每学期校内组织学科知识讲座,合理规划演讲主题,除此,联系一些其他学校的教育专家进行听课指导,进而总结与归纳现阶段教师的讲课质量、效率、成效等多方面,从而谋求更宽广的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理论、高考备考对策等多方面内容。
  (2)创建“青蓝工程”;
  所谓“青蓝工程”,其教学目标在于重点帮助与培养新一代青年教师,同时也给予资深老教师新创新、新知识、新经验。其培养过程,“以老带薪,以新促老”的模式,有效地解决学校教师“青黄不接”、“教学陈旧”等问题。例如:开展资深老教师的优秀评选以及青年教师的基本功比赛,树立教师队伍中的榜样作用,从而引导更多的教师创先争优,最终实现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综合化发展。
  3、创建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不仅仅是增强现阶段教师队伍综合水平,更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各年级学科教研组以及教师个人应当发展自身的兴趣、专业技能以及结合教学实际问题等多方面,创建一些不同主题、学科、形式以及角度的课题研究小组,让教师们能够发展自身专业以及交流专业技能,互补互生,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比如:地理组“地理中的水、土壤、空气等研究”、语文组“高中语文背诵研究”、数学组“抛物线的生活应用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唐廷虎;黎进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面临的压力与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1(03)
  [2] 季成伟.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3(05)
  [3] 赵党玲.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05)
  [4] 袁立新.高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议论文摘要集[C].2012(11)
  [5] 汪际.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制度建设研究[J].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2009(03)
其他文献
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要让教师投入到教育科研中来,除了相关的奖励外,更多的是要为教师创设条件,让他们愿意进行教育科研。一提起教育科研,许多老师的头皮就大了,就会想到很困难,很深奥。其实,教育科研是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的,更是为教师自身服务的。这需要,教育科研部门引导教师从最细小的地方入手,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科研其实并不难。  首先要教给细小的思考方法。比如教师要写一堂课的教学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课改的试验田里遍撒着革新的种子,它们沐浴在人文主义的光辉中,孕育吐苗、拔节成长。然而,长期以来,形式单一、机械重复的作业并没有得到革新,它们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使他们千篇一律,毫无生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认为作业的设计也要不断改革。  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
期刊
怎样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导向,这就要求学生寻得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探索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力图使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调动,以达到课堂的高效率。我就学生学习方法作了如下探讨:  一、预习方法  一是单词(词组)、句型的预习。预习单词时,先听后读,要做
期刊
【摘要】博物馆的形成包含着一种同化特定对象的无意识过程。当博物馆事实上已经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物时,它的萌生与增容实际上往往对应着特定自性的近乎无条件的强化。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时刻,人们才会比较深切地理解看似展示与存储物品的博物馆的整体性意义。通过对展品的理解来渗透文化,来建立对博物馆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的建立不仅是教育和学习所必须走的路,同时也时代进步的进步的体现。 通过以上叙述让我们初步的理解博物
期刊
职高教育教学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和成绩进行正确的归因,让他们摆正心态去努力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强自我效能感,减轻学生的压力,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提高他们整体的英语成绩,
期刊
随着现代电化教育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应用己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的特点,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育能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所以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让孩子受到创造环境的熏陶,创造力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创造能力,创
期刊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从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关键词] 地理教学;培养;环保意识;学生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事宜,是目前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利用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和环境保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各个学校都将原来的只追求升学率,转向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上来。我作为学校的中层领导,也积极的参与了此项活动,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学校内涵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坚持“外争生源、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内练素质”的办学策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精神文明的窗口,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年受到
期刊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种科学知识的再现、再创造过程,这种过程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同时在其传授过程中具有可预见性和学科艺术性。一堂成功的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学科艺术的展现过程。充满艺术性的物理课堂能给学生以科学与美的统一、和谐之悟,这种体会将激发学生审美、辨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倍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有赖于教师所采取的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结合本人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键词]现状;探究性教学;策略的探究;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深的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肤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