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从容地盛开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歌手朴树说:“我觉得很多人都疯了,总想着一下子把一辈子的钱挣完。”在一篇文章里,他写下这样一则故事:“某人善画竹,名满天下。可他的老师对他说,你尚未入门。问:如何得入。答:要在心里觉得你就是竹子。其人乃去,终日站在竹林中。风起。竹摇。其人亦摇。如此十年过去。一日,师往探之,见其在竹林中闭目凝神,随风摇摆。师视良久说,好了,可这还不够,你要忘掉你是竹子这件事。又三年。师复探之,曰,汝成矣。”
  他说,我喜欢这种对待时间的态度。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读了上面的故事和歌手朴树的观点,你会有怎样的感悟、思考和启迪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朴树在他的微博中叹息“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真性情的歌手。
  也许,朴树是幸运的,他享受了成为明星后的恩惠、金钱和名声;也许,朴树是不幸的,因为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只想让自己的生命之花从容地盛开。
  作出选择是艰难的,“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既然已经错过,他就学会了平静从容,用沧桑的声音唱出:“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你会错过什么。”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洗尽铅华,方不负生活本质,方不负生命本心。
  让生命从容地盛开,不是在尘世生活中无所追求,而是懂得适时停下前进的步伐;不是在滚滚红尘中迷失自我,而是明白生命的本质、生活的方向;不是浪掷光阴虚度年华,而是平静坦然,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让生命从容地盛开,需要一段过滤尘埃的时光。“一下子把一辈子的钱挣完”,这不但是种妄想,更是对岁月的轻忽。时光是发酵剂,岁月沉淀方能酿出醇香的美酒;时光是打磨石,千锤百炼方能取得西天的真经。慢下匆匆的脚步,用一段时光过滤尘埃、积少成多、化茧成蝶。长期不幸的生活使勃朗特三姐妹在厚积薄发中完成三部令人惊艳的旷世著作;余秋雨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从大西北的甘肃敦煌到东南的吴越古迹,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他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生活之路需要低徊与深思,用时间来洗涤心灵的尘埃,回归自己内心的本质,收获心灵的宁静。
  让生命从容地盛开,需要一份宁静淡泊的心态。
  宁静的心态让你细细品悟生活的美好,甚至苦难。当生命打上了结,只能耐心地解。有时候我们需要静静地让自己释放,平凡的生命点缀了笑与泪就一路芬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回归淡然的陶渊明让自己的生命从容盛开到极致。
  莫言生长于山东穷困的高密乡,在全国饿殍遍野的混乱年代,他不急于逃出社會也不急于放弃生活,只是平静坦然地接受着无法逃避的黑暗。凭着年轻的探索热情和挑战传统的勇气,终于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他的思想化为文字璀璨如夏花,他的追寻化为文字辉煌如秋叶,他的言论化为文字锐利如冰凌。最后,诺贝尔文学奖肯定其不朽。
  让生命从容地盛开,需要一种执着坚定的精神。
  苏洵早年自视天资聪明,觉得自己一定会有成就,所以并不十分努力。等到他27岁时,发现自己一事无成,他的父亲鼓励他,只要努力执着,任何时候都不晚!于是他幡然醒悟,发愤学习,耐得住寂寞,多年深究苦读,皓首穷经。后来,苏洵终于成为博览群书、通晓六经百家的大家。
  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快餐文化猛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有的人在快节奏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目标,有的只是人性中贪婪与懒惰的交织,他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忘记了最初斗志高昂的自己。
  当步履匆匆取代了闲庭信步,我们还如何看到凌晨四点未眠的海棠花?当车水马龙取代了小楫轻舟,我们还如何渡进梦中的芙蓉浦?当你盲目追逐繁华喧嚣的街市,你的心灵后花园是否已经荒芜?
  人生就像一首歌,用心去唱才会动听。或许在某个苦雨孤灯的夜晚,乘着一叶诗的扁舟,轻吟“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感受那份纯净似水的清凉与感动,享受生命从容地盛开。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才情洋溢之作。首先,命题独辟蹊径。作者从朴树的微博引发议论,提出观点:从容地盛开,不负生活本质,不负生命本心。独特新颖,立意高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内容真实,素材典型。从勃朗特三姐妹的惊世之作到余秋雨的摩挲大地、低徊沉思,从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到苏洵的皓首穷经终成大家,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应该怎样做到“让生命从容地盛开”这个话题。层次清晰,递进合理。第三,文采斐然,素养深厚。通篇运用比喻,把人生的淡定从容比作花儿从容绽放,清新晓畅,妙笔生花。(何文魁)
其他文献
这是梁启超先生眼中的日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浩海上的日出,如此壮观,如此磅礴,让人欣喜,又让人可望不可即。金光粼粼,反映着日出那蓬勃朝气,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斗志。  而山中的日出,又别是一番风味。  日出前的山是隐匿在黑夜中的,日出前的水是流淌在卵石间的,日出前的月是飘渺在行云之下的。山间闪烁着点点人家的灯火,夹杂着几声犬吠、几声蛙鸣。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山与山的夹缝中钻出来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透过历史的迷雾,探寻民族的长河,有那么一群人,以身致国,将自己融进民族的血液,让我们永远不敢遗忘。  五丈原上,明灯盏盏。夜来风起,灯火飘忽。中军帐内,你闭目沉思。发已霜,身已老,但心未老。隆中一对,天下风云顿起。受任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二十一年,收荆州,下益州,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南平蛮族,西取羌夷。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踌躇满志,你挥师出祁山,想要北定中
李诞。  全中国玩微博、看综艺的年轻人几乎都知道他。诗人、主持人、脱口秀演员、编剧……上《吐槽大会》,上《奇葩说》。  在我看来,李诞是个多面且通透的人,他读佛祖,自认为已经把自己理得很顺,掌握了他所需要的一切生活奥义,尽管他还不到30岁。  李诞说所有时代都一个德行,做节目是为了挣钱,写作是图自己高兴,他那句“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被文艺青年们奉为箴言,当作人生信条。  在谈话类节目《十三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寒窗苦读十二载梦寐以求的追求,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然而,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八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绩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集体放弃了这两所名校。  他们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大学。其中,袁梓琪在考前经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多轮考查,并得到了清华大学降20分录取、北京大学降5分录取的优厚待遇。这样,他在高考分数672分的基础上再加上照
1. 找准关键词语   有时题干中带有对解题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如果能迅速找准这些词语,再结合各选项的意义和特点,就能很快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The Foreign Minister said, “_______ our hope that the two sides will work towards peace.”   A. This is B. There is   C.
姜凯文,17岁,就读于长春市二实验中学,性格友善,好奇心强,乐于助人。爱好阅读、打篮球、看电影、学英语、旅游。在校成绩优异,在学校与同学相处良好。期望在放假期间去更多地方。目前短期的目标是努力学习,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远期目标是在大学充实自己,获得实习经历或得奖学金,能够到国外留学。  纸质书籍会走向灭亡吗  吉林长春第二实验中学 姜凯文  尼尔·波兹曼曾在他的《娱乐至死》中谈及人类将成为
世上最完美的,不是完美本身,而是残缺的真实。  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中,主持人撒贝宁问著名钢琴家郎朗:“你是如何判断两个曲子哪一边是机器人弹的?”郎朗非常准确地作出判断:左边的弹得非常匀,但音乐性差了一些;右边情感更丰富,而且弹错了一个音。所以左边是机器人弹奏的,右边是人演奏的。原来,一个错误的细节就足以出卖真相,但这样的错误又何其不是一种真实?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力,又哪里是一个机器人能够取
名作简介:《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作家张洁所作的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生活的长篇小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正面描写了工业建设中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热情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该小说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副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笔触所及,从人物的世界观到方法论,人物间的
新闻是同学们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可是同学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的作文也用了许多新闻素材,但为何总是无法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为什么同样的新闻素材,有的同学就可以用得神采飞扬,而我的却总是干瘪乏味?我辛辛苦苦看新闻背新闻,难道只能起到凑字数的作用?  这些同学的困惑,我认为并不是这些新闻材料的内容不好,而是运用环节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指望新闻材料独力承担起得分的重担,这无疑是一种妄求。新闻类素材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爸对老家的老宅特别感兴趣,对于屋后的那棵老榆树更是情有独钟。  第一次看到老宅,看到老榆树,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说是老宅,其实就是残垣断壁的三间房子,院子里面长了些歪歪斜斜的槐花树,屋后有一棵长得挺拔的榆树。在我的眼里,老宅一点都不好玩,还不如和一些乡下的小朋友疯狂地跑到小河边用力地扔石块。而老爸却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流连忘返。  老爸似乎每年都要回老家两三趟,都要带我到老宅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