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问题教学”的课堂实施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活动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基于这个的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做出方法调整,不仅把知识目标最为重点,而是要注重学生思维与探索能力培养。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中运用,有助于新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上述所说进行探讨,分析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基础上,提供实时问题教学法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
  引言
  高中地理教学过去以知识目标为主,属于浅层学习,新课改要求课程教学做出调整,由知识目标向着能力目标转化。传统灌输的方法,无法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所以就要寻求新方法。问题能够引发思维,也是探究的源头,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理解,认知深化的情况下,利用去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就变得容易,同时还能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其探究意识,这是学生在地理课程学习中实现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所以,高中地理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运用好问题教学法,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分析
  应试观念影响下,地理教学关注点在知识上,教学以传授知识为根本,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去听课,记忆知识点,思维不够活跃。课堂中获取一套死知识,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由于思维能力差,加之不会灵活运用,导致无法解决问题。这也是地理课堂中看着懂,但是面對实际问题又无法应对的主要原因。地理课堂中灌输多,学生分析和思考少,理解和认知存在问题,未能真正掌握地理教学内容,自然就难以运用其解决问题。从地理课现状看,教师会在课堂提问,但是却不重视提问技巧和问题质量,基本上都是一问一答,在激发探究方面有所不足。问题过于随意,有些问题直接在课本上就能找到,还有一些问题过难,提出来没有任何作用,学生解决不了,最后依然靠的是教师解决。这样提问是低效的,价值和作用非常低,不能起到刺激思维,促使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效果,致使地理教学整体质量差。
  二、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措施
  2.1合理设计问题
  问题教学法运用中,重点在于问题,一个好的提问既能激发探究兴趣,又能刺激思维,使其在积极分析与交流中解决问题。因此,问题设计要合理,针对性要强,避免过于宽泛,这样才能保证处理问题中有思路。问题要集中在重难点上,简单的知识学生会自己消化,提问多此一举,只会浪费时间。问题围绕重难点,教师可以从学生反馈中,知道其对这些部分的掌握情况,然后以问题为突破口,通过点拨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使其在引导下解决问题[1]。亲身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汲取知识经验,真正掌握地理知识,还能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如何去分析和思考,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提高。问题设计中还要注意,应当在思维就近区,防止挑战过大,学生无法处理,打击探究问题积极性。但也要避免过于简单,因为对思维发展没有作用,还会使其失去探究兴趣。地理课在运用问题教学法中,还可以设置具有联系性一组问题,引导思维逐渐深入,同时还能兼顾不同地理基础学生思考和探究需求。
  2.2创设问题情境
  地理课运用问题教学法,关键在于能不能调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动性,因为只有具备动力,才会主动分析,并展开探究,在过程中促进能力发展。问题融入到情境中[2],这是促使学生探究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以及用好这种方法。比如在学习区域知识过程中,教师引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典故。高中学生都知道这个,不过对于道理好像知道,可是又不太清楚,所以会有较强的探究欲。抓住这个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呈现温度分布示意图,在上面要标注出两个区域的分界线。紧接着提问:同学们,你能详细分析一下出现上述所提现象的原因吗?相较于直接讲述内容,或者是让学生直接分析不同温度带,创设情境增强了教学趣味性,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兴趣,愿意去探究。过程中不仅能了解不同温度带的特点,还能增强对各个区域的认知,将来利用这些去解释地理现象和处理实际问题,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2.3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中,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设置问题,让其依据问题,提炼信息,分析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自学中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分析,应对各种复杂的地理问题。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教师提问:农业区位指的是什么?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自己解读资料,提炼提出地理信息,结合自学所获取的知识,总结区位因素。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思维会得到发展,教师只需要点拨。此外,高中地理中知识难点,依靠个人思维和能力无法解决,需要共性智慧,所以应提供合作探究机会。教师把学生分为不同组,布置相同的探究问题,或者是不同问题,让其合作下进行资料查找和分析问题[3]。组内成员都要思考,说出个人想法。互相分享下,思维相互影响,学生就能找到问题突破口,解决以外,还能产生创新想法,确保多维度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实现能力培养目标,促进地理综合素养发展,就要借助于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积极探究中实现多维度发展,以确保教学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施鲁.浅谈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J].地理教学,2015,2015(8):29-31.
  [2]祝新杰.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J].金色年华:下,2013(10):115-115.
  [3]崔世存.让学习成为学生的本原追求 ——浅谈"问题引领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摘版:教育,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新课改背景下,有效融合以人为本理念,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模式,积极改进学校管理工作,来为初中生个性化发展、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妥善解决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准确把握更多机会,引导学生们突破挑战自我,学校管理工作得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就能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协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科学的体能训练可以使小学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小学生成长的需求,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能训练  1、小学体育课堂现存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清晰  由于新课改下,传统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思想
期刊
摘 要:概念教学作为新课改过程中重要产物,其对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水平有重要作用。这就应在考虑核心素养条件下制定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严防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出现问题。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展开研究,首先阐述高中数学科目概念教学的意义,之后介绍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发挥概念教学现实作用,使得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良性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走入美术知识的殿堂,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带领学生走进绘画艺术中,在学习和实践中构建科学、健康的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各种美术活动中,以材料、工具制作美术作品,通过鉴赏、交流获取审美体验,感受美术教学的乐趣,从而提高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小组合作;实践探究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
期刊
摘 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要将目光放在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上面,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尤其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催化剂。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当作核心任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将他们的认知水平加以提升,以便可以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鉴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提升教学
期刊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材料帮助小学生提升阅读水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而言同样重要,小学教师应当将课内外的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小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至关重要[1]。语文教师不仅需
期刊
摘 要: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体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作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个时间长、任务重的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分享个人的点滴心得。  关键词:作文;写话;观察;阅读;积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语文学科来说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广大师生比较不喜欢的课题。为此,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重要
期刊
摘 要:高中美术涉及的知识比较多,要想在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多多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先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图像以一个直观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加强学生图像识别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对高中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相关内容进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语文的学习是汉语学习的工具性课程,小学语文也是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语言的热情度和进行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之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时培养语感、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进行好的朗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才可以进行后期更为有效和深入的语言学习、运用。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日益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以国家也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条件。那么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其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尽早培养小学数学课堂中得思维能力,可以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中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孩子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