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深见性——邵大箴先生的书画创作及其启示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大箴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史家、理论家与批评家.他早年留学苏联,潜心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始就活跃于中国美术界,先后担任《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等重要杂志的主编,翻译、引进了大量西方艺术著述,主持、主编、主导了大量学术课题.并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对艺术学科的建构与发展,美术思潮的风起云涌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邵大箴先生在卓有建树的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其他文献
大概念(Big Ideas)在当今世界的教育研究中备受关注,是指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期,大概念成为有效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着力点.针对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存在的自主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人文素养不高、表现形式单一等问题,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本文以大概念融入高师创意素描教学进行初步探研,通过阐明大概念的定义、内涵及其教学价值,探寻美术中的大概念,提供以大概念引领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思路、方法和路径,以期促进学生对“创意素描”本质的理解,提升其作品的
但凡名山大川,皆有沙门结庵,高士隐迹,才子寻诗和丹青写照.桂林胜景,亦复如是.rn桂林山水奇甲天下,江山到此不平庸.自建城2000多年来,文人骚客、方外逸士往往游戏其间,留下众多墨迹佳话和传奇故事.百里桂林,凡山皆空,山如春笋,森列无际,峰多佳岩,漓江如带,渔舟点点,云烟弥漫,宛若仙境.相传北宋书画家米芾观游桂山漓水而创出“米家山水”,更有历代众多画者从中沾得半点香火.近百年来,传写桂林山水者接踵而至.诸如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丰子恺、李可染、陆俨少、白雪石等名家巨匠皆跻身其间.桂林极美,却难下笔.故宋
期刊
把双手捂住裆下的动作是这幅作品的人物造型,关于这个动作是近两年来我画了几幅类似的作品,都是双手下垂交叉且目视前方的人物,作品《开目舞》就是其中之一.rn在现实生活中,当有人站在台上的时候,这个人就变成了“人物”,人物不论大小,哪怕生产队长站在台上也是人群中的“人物”.是“人物”也就容易被关注,被台下的人盯着看甚至议论,人物也就难掩内心情绪的变化,真的假的混在一起通过表情动态流露到身上.这种情况下最不知道往哪儿放的就是人物的两只手,怎么放都不合适,胸前或者背后都没有好去处,所以捂住下身,双手交叉而立应该是目
期刊
张冬峰在油画风景画的领域里可以说是流连忘返,从他的艺术起飞开始直至今日,数十年几乎是一以贯之未见改弦易辙的追求.从小品写生到大幅创作,他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南方之南的丘陵地带和四季从不消散的绿色色调.他甚至放弃了他原本极具基础的文学,包括对艺术理论的追寻,以一种“不语”而让作品说话的姿态,把时间都用在他认为最具艺术认识意义的绘画创作上.
期刊
一直以来我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个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从2008年开始,我一直关注材料属性本身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作品的组成是一种危险关系的确立,寻找一种矛盾的方式成为我创作的快感,对材料本身的削弱和加强、增与减是一种正负值的协调,对画面强行干预以获得力量感,同时也成为整个工作能继续下去的理由.在获得自由力的同时获得一种无形的控制.我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有时会听音乐,有时会保持安静.这基本上取决于我当时的状态,它是正在进行时的.在正在发生的状态里也通常有追寻过去历史的惯性,这也都不一定.通过更多地
期刊
在信息迅捷、价值多元的当代艺术领域,架上绘画作品的表达也趋于异质和多元.在文化艺术全球化视野的观照下,传承而非割裂优秀的传统文化,真诚审视社会现实和人的精神状态,是绘画创作成败的关键.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心性表达的陈国霞,正是以十年磨一剑的执著,坚守架上绘画,不断探索着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之路.1988年陈国霞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助教研修班,2007年到2009年访学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学画开始的勤奋刻苦,到对绘画之路的困惑彷徨,再到作画时的满怀自信、潇洒无拘,我
期刊
传统书画如何在现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并焕发生机,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备受钟爱传统的青年人关注.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在社会层面,文化复兴至少是几代人的事情.所谓“十年种树,百年树人”,要知道没有人的参与,一切文艺形式都没有意义.传统书画也如此,它的未来如何,完全建立在传统文化思想能否继续恢复和繁荣的基础上.幸运的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必然包括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所以,众多青年人对此有所关注,这也是传统书画艺术能复兴繁荣的前提.另一个方面是画家个人层面,它完全依赖于画家的个人精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的教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按照各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培养,而且需要注重生命教育的培养.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进入中学后,由于课程的难度大幅度上升,学生出现了信心不足、自我否定等现象,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因此,在中学时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20世纪初的西方美术已经从传统的古典主义艺术转变为现代主义繁盛的时代,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应运而生.现代派画家不再以真实再现作为判断画作好坏的标准,而更多地强调画家自身情感、个性、价值观念在画作中的体现.与此同时,在中国特殊的国内环境推动下,一批中国画家通过留学的方式来到法国,渴望在西方艺术中找到复兴中国传统绘画的良方.部分旅法画家在巴黎浓郁的现代主义氛围影响下,决心通过现代派艺术改良中国绘画,而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主义更是以其强烈的风格特质在这场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该时期旅法画家的部分人物画作品为例,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中国画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已经和文化、社会意识融合,与日常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欣赏习惯.那么如何保持传统、尊重传统、改革创新,同时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是中国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