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需从学生的心理开始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wblj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至今,在一所乡村中心小学工作已有4年的时间,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并身兼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我的认识是“人”和“心”的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从学生的心理开始......下面从五种效应结合班级实际入手,阐述学生心理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南风效应”——告诉我们强硬的手段不是最好的选择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呼啸大作、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法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教师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运用“南风”法则,对他们采取“暖风长吹”“细雨润物”的教育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因为他是“差生”就给他吹“北风”而否定他的一切,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的是智慧,一次成功的演讲,运动会上漂亮的战绩,联欢会上一曲优美动听的歌,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对绘画、文学的爱好等,这些看不上眼的“亮点”,往往就是转变一个学生的契机,抓住这一瞬间及时吹入“南风”,就能水到渠成,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霍布森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对买主说,你们无论是买我的马还是租我的马,价格都便宜,而且可以随意选马,但是只能在门口选马。霍布森的马圈很大,马匹很多,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的选择和判断中产生的,如果一种选择和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选择和判断吗?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无法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扼杀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过去,我们教师在向学生出示各类作业或考试题目时,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其实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专家认为,作业或考试题目的答案允许有一定的模糊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大的选择和判断余地,还可以激发创新的兴趣。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许多事情上切记不能“独裁专制”更不能有霍布森的做法。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我也是可以的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的一所小学,从一到六年级各选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作了一番别有用心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实际上是随意拟定的“最佳发展前途者”名单悄悄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感情特别深厚。“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所以有人说: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批评与谩骂能使天才变白痴,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四、“霍桑效应”——学生需要话语权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后来,由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就比如中小学生,有些学生非常的害羞胆怯,不敢和他人交流,也不大爱说话,当他受到老师或同学们的额外关注和帮助后就会克服这些由于紧张及自卑造成的害羞及胆怯的心理。
  五、“超限效应”——学生需要尊重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期间,出席了许多重要场合,发表了大量的演说。有一次宴会他又被邀请演说了,并且被安排“压轴”。由于每位演讲者都滔滔不绝,轮到艾森豪威尔时,听众已经疲惫不堪、非常厌烦了。艾森豪威尔灵机一动,放弃讲稿,不急不忙地走到讲台前,说了下面几句话:“所有演讲,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其他形式的,都离不开使用标点符号。今晚,我就充当一个句号好了。”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在心理学上,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的或反抗的心理现象,人们称它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教师的批评过程中常常出现。例如有些教师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当面批评一通,过后可能觉得还不够,又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甚至再报告学校,学校又将学生叫去批评,然后家长知道了,再来一番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同一错误的重复批评,尤其是几方都用大致相同的道理进行批评,会使学生极不耐烦,讨厌至极,结果可能产生逆反,很难达到教育效果。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的是教育智慧,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能感受到被关注、被关爱,被尊重,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有话要说,其中的“尺度”需要我们不断用心的把握。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两年,“就业难”渐渐成为热门话题,为了能帮助即将毕业的同学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笔者以在日本小山市的实地研修为中心,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中日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等的不同,在认识和了解各自的差异后,学习日本先进的工作经验,运用到我们求职以及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并为即将进入日企的毕业生们提供些实用的建议,希望能成为就业“冰河期”的一次“融冰之旅”。  关键词:企业 文化 中日 启示  现如今
摘 要:灵感就是人的潜意识经验的突发现象。“潜意识经验”是灵感得以闪现的能量源泉,潜意识经验埋藏很深,不容易被发现,静静地积压在人的深层意识里,进行着无序的交汇、自然地发酵,并不断地聚合着新的能量。只有那些辛勤工作、善于思考、有志于创造有人,才有的机会引发灵感能量的爆发。灵感突发是没有规律的,也是人们无法把握的;灵感的到来,也是没有时间表的,突然闪现,又突然隐匿,需要时没有,不经意中迸发,然后又偷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说过: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课本来应该是一门人人都喜爱的课,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初中音乐课,本人发现课堂上总有部分学生要么低着头,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发呆、面无表情……,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更是没有反应,不与老师配合。原因在哪?笔者思考分析,主要有三个。  一是社会家庭环境的原因。当今社会的就业那么困难,(参加可加分的小B级考试的学生也不多)人才竞争那么
期刊
摘 要: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在人的幼儿时期便表现出来,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故学前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幼儿音乐教师是这一使命的执行者。创新型幼儿音乐教
摘 要:本文立足实际,就如何深化中职学校管理实效性,促进中职学校持续发展,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的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管理实效 探索  中职教育是“传授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态度”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是从塑造人的科学原理中延伸出的以实践理念为指导、以技能训练为出发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突破口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育管理实践中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稳定的办学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突出的育人效果。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怎么才能让学生得到长足全面的发展?我校一直在探索、创新,在巧借他山之石,外加结合自身实际,我校就特色办学之路谈些感想。  一、核心价值体系创特色  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校歌、校训、校风、学风、办学理念构成,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长足发展的灵魂。多年来
我校采取“引企入校”、“入厂办学”等方式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生产现场模拟训练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大量的社会培训
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班级管理应是学生的自我约束,而不应是单纯的教师约束学生。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的班集体。  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促使学生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能够在实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几年来,我中心校励精图治,运用人文精神,创新学校管理,为建设“现代化、人本化、全优化”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作出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一、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认识  21世纪的学校管理把人提升到核心地位。在人、财、物诸管理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激发潜能”的管理理念。“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这要求
任何一个项目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制度,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利影响,使绿色科学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