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指数对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_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创伤指数与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验证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168例,在入院时进行创伤指数评分,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并随访6个月,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创伤指数与ASIA分级的关系,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创伤指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68例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创伤指数与ASIA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1);完成随访157例(93.5%),创伤指数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6.1%、最佳截点为25分(P<0.01);与低分组(<25分)比较,高分组(≥25分)的ASIA分级更低,死亡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的创伤指数评分与脊髓损伤程度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逐渐偏离正常范围(103-107),并由局部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扩散成为全局性出生性别比失衡,成为了中国人口结构中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同时也对社会、经济、人口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扭转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未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水平。中国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出生性别比
当前,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毫无疑问,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当下知识快速更新、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推动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相继研制的基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提升。与此同时,各化学教材编写组依
25年前,这条铁路连接起了加拿大,如今,它是一部时光机,载着旅人寻找这个国家尘封的记忆。凡是到过加拿大的人无不惊叹于她的广阔,从温哥华到班夫,我们追随着19世纪探险者的脚步,行过
大数据时代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师面临现实的两难困境。文章借鉴康德"学者—牧师分治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双层次的"对话论"。内容上的对话,可以帮助思
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如能及时足量补水,就会延缓衰老。
目的:探讨出院精神病患者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入住我院l描床治愈后出院的精神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
期刊
在西双版纳有一个让游客亲密接触傣族文化,宗教,和生活的傣族寨子——勐景来。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毗邻缅甸。与缅甸掸族边民来往频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见的傣掸混居现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的增长、城乡化水平不断的提高、经济规模总量持续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水平与日常需求日益增大,造成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也在渐渐增加,大
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起步较晚且普遍存在被动式管理。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内外流动性危机或趋紧状况频繁发生,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我国商业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