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华语女性电影导演的艺术话语逻辑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88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导演是当代华语电影导演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开放与多元的发展其电影作品的市场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当代华语女性导演从女性视角出发,调动并融合多种女性情感、经验等内容呈现出女性导演特有的艺术话语逻辑.将女性作为重要对象,关注女性群体生活表象下的现实内核;结合现实生活,塑造丰满与立体的女性形象;以此为基础将指涉女性的性别叙事深入社会结构内里,由浅至深地展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抗,完成当代华语女性导演的艺术与话语逻辑表达.
其他文献
科幻电影是当前华语电影市场上较为流行的一类商业电影,也是能够集中体现国家电影工业发展水平的类型电影之一.提高科幻电影的创作水平既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国内外优质科幻电影文本资料,通过拆解科幻电影的类型元素,分析当代华语科幻电影的类型流变趋势,归纳总结华语科幻电影的元素融合策略,并试图为华语科幻电影当前存在的一些症候提供有效的疗救方式.
非虚构影像创作以视听语言作为主要的叙述形式,凭借声画的直观效用突出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视听平衡、角色代入和情感投入等感官刺激上与受众产生共鸣,生产出非虚构影像作品.在叙事表达方面,非虚构影像创作具有故事化叙事表达和信息化叙事表达的特征,在构建同步叙事和交叉叙事的过程中,寻求创作者与受众共情的平衡.从传播视角分析,非虚构影像作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了融合化传播、深度化传播和体验化传播,形成了品牌与商业化运营的路径.
第四代导演李前宽的《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重大历史题材电影中,以豪气干云的大将之风破旧立新,为20世纪80年代的同类型影片创作注入了史诗性的精神内核,赋予了历史事件以独特的诗性气质.导演从题材选择、人物刻画到虚实结合的春秋笔法无不透露出其深厚的共和国情结与充满人道主义的历史表达使命.在主旋律电影孜孜探求市场红利的当下,重读历史语境中李前宽导演的创作风姿,对梳理、总结、展望同类题材电影的持续性与革新性创作,意义深远.
在“视觉转向”背景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研究愈加强调可视化符号的表意价值,这对传统的以语言学符号为中心的符号理论范式构成冲击与替代.东欧导演库斯图里卡即是通过丰富的可视化政治文化符号书写巴尔干历史的代表作者.然而在电影研究领域,分析者更多将研究落点聚焦于库斯图里卡拍摄电影的风格语汇层面,而忽略其对区域当代史的精准记录.本文通过对库氏三个时期的三篇代表作进行分析,聚焦其以可视化的政治文化符号对真实的区域当代史进行记录的手法.
女性导演的创作一直都是中国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涌现出一大批女性导演,她们的作品类型丰富,题材多样,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影像重新审视社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电影“后浪”.尤其是一批基于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电影创作,往往通过“父亲”缺席,“母亲”异化的建构完成对原生家庭的批判,表现新时代语境下女性所面临的生育、家庭以及经济独立等困境书写,在表现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同时却又体现出一定的绥靖“色彩”,体现出一致的创作趋向,值得学术关注.
印度导演卡比尔·汗善于将印度的多种现实问题置于全球语境之下,叙事手法既具印度民族特色,又能汲取好莱坞模式,尤其悬念设计、人物设置和认知转换方面,颇有特色.具体而言,拟分为以下三个角度:悬念设置中延宕的心理机制;想象留白的不确定性建置人物二元对立身份;转换认知聚焦,消解隐藏冲突.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深入地探讨卡比尔·汗的叙事艺术,可从中体会到卡比尔·汗是如何实现电影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融合以及价值观的传达的.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影市场格局也在不断翻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复映电影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出现在人们的电影选择菜单内.本文以中国内地市场为视角,首先将复映电影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对各阶段特点进行梳理.其次,从电影类型与受众画像、复映周期与受众迭代、“影院性”与多屏时代三个方面入手,归纳出影响中国内地电影复映的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国内地复映电影市场环境需要从影片的选择、档期的确定和受众的调研等三个方面展开.
人工智能的赛博格形象包括类人及非类人形象、外骨骼接入及具备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秘书,其银幕形象丰富并拓展了科幻类电影的画面表现形式,通过对科幻类电影和人工智能艺术形象的研究,能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痛点及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展现的核心价值,从而深入研究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可能性,并对新时代技术发展下,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之间产生的互动关系做出理论预判,为之后人工智能形塑下的影视创作及科技伦理提供参考价值.
滨口龙介是近两年来最受国际关注的亚洲导演,曾在2017和2021年分别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和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滨口龙介的电影主题常常与当代人都市生活中迷乱的精神困境相关联.电影以大量的隐喻与表征,展现了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两重平行世界中,人们所面对的困惑和挣扎.本文也基于滨口龙介电影中出现的种种现代性特征,对电影文本加以分析,尝试从《夜以继日》《偶然与想象》《驾驶我的车》三部电影中分析滨口龙介影片的形式与内核的突破.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多围绕底层社会展开,具有明显的底层叙事色彩,呈现出主流秩序之外被忽视的底层社会真实,导演徐童的独立纪录片作品也多以底层人物为主要角色,并在铺展叙事中呈现其真实生活的戏剧性色彩.徐童从底层群众更进一步深入边缘人物,以底层叙事捕捉其真实身份的戏剧性;记录边缘人物的真实生活,挖掘其生活中的戏剧性元素;呈现边缘人物精神世界的理想国,与真实生活进行对比叙事,在落差之中渲染出戏剧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