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的姿态与“新进”的意味——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论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征文而起的华北沦陷区的长篇小说创作,自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殖民主义文化的烙印。从获奖与出版的作品看,日伪统治者借“振兴”之名推行殖民文化的目的昭然若揭,“新进”作家的长篇创作也因此具有了程度不一的殖民文化的意味。即便是那些反映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冲突的书写,以及反映底层人民不幸生活遭遇的小说,虽然在局部上有一定的真实性;那些反映底层妇女不堪遭际的小说,作者也试图淡化殖民的因子,但作者的投机性与时代的言说环境使他们采取的与现实或疏离或贴近的写作姿态都无法摆脱殖民文化的浸淫。这是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创作的真实
其他文献
【摘 要】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必定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过一定数量的书,并且从书中获益良多的人。  【关键词】语文 阅读 策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次成败在考试,一生成败在读书。”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
【摘要】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对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学生作文水平现状,从强化基础知识、加强阅读和练笔、情感引导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加强作文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提高高中学生作文水平提出一些意见。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
自从拜读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笔者也萌生起要办一份班级作文报的想法。2012年春,笔者在所教班级四年级五班创办了《班级作文报》,一年来已印刷13期。
【摘 要】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树立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则是当代地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地理源自生活又实践于生活,正确了解和掌握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对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成为未来新时代高素质公民、适应时代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 学以致用 策略  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
【摘 要】本文对于在教学科学课程中提高其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教学过程设计以及选择材料和创设情境等几个角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    在小学课程中科学课程是一门具备基础性的课程,其不同于其他的课程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所以本文就对于这种独特的特点来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前提是正确地